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21/T 2448-2015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21/T 2448-2015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56.2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22



相关搜索: 规范 设计 再生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

内容简介

DB21/T 2448-2015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ICS 93.080 DB21
P65/69 备案号:46925-2015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2448—2015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2015 - 04 - 02 发布
2015 - 06 - 02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1/T 2448—2015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1
3.1
术语.........................................................................................................................................................1
3.2
符号及代号.............................................................................................................................................3
4
总则.................................................................................................................................................................3
5
适用条件.........................................................................................................................................................3
6
原路面调查与评价.........................................................................................................................................3
6.1
一般规定.................................................................................................................................................3
6.2
历史资料调查.........................................................................................................................................3
6.3
路况调查与评价.....................................................................................................................................4
6.4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4
6.5
材料组成设计的路段划分.....................................................................................................................4
7
材料要求.........................................................................................................................................................5
7.1
一般规定.................................................................................................................................................5
7.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5
7.3
乳化沥青.................................................................................................................................................5
7.4
泡沫沥青.................................................................................................................................................6
7.5
水泥.........................................................................................................................................................6
7.6
集料和填料.............................................................................................................................................6
7.7
水.............................................................................................................................................................6
8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
8.1
一般规定.................................................................................................................................................6
8.2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标准.....................................................................................................................7
8.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7
8.4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0
8.5
配合比设计报告...................................................................................................................................12
9
施工工艺.......................................................................................................................................................13
9.1
一般规定...............................................................................................................................................13
9.2
施工准备...............................................................................................................................................13
9.3
施工工艺...............................................................................................................................................13
9.4
试验段铺筑...........................................................................................................................................16
I
DB21/T 2448—2015
10 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17
10.1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17
10.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17
10.3 竣工后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18
11 附则.............................................................................................................................................................18
附录 A(规范附录)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取样与试验分析........................................................... 19
附录 B(规范附录) 泡沫沥青发泡试验......................................................................................................2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22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再生混合料参数参考值......................................................................................... 25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编制说明.....................................26
图 1 配合比设计流程图....................................................................................................................................8
图 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9
图 3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11
图 4 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14
图 D.1 沥青发泡示意图..................................................................................................................................26
表 1 符号及代号................................................................................................................................................3
表 2 厂拌冷再生 RAP 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 5
表 3 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5
表 4 泡沫沥青的技术要求................................................................................................................................6
表 5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 7
表 6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各尺寸筛孔的通过百分率,%).................................7
表 7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范围......................................................................................................11
表 8 冷再生混合料厚度不大于 8cm 碾压工序............................................................................................. 16
表 9 冷再生混合料厚度大于 8cm 碾压工序................................................................................................. 16
表 10 施工前材料的检查................................................................................................................................17
表 11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17
表 12 竣工后的质量检查验收........................................................................................................................18
表 D.1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材料设计参数..................................................................................... 25
表 E.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28
表 E.2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31
表 E.3 AI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32
表 E.4 ARRA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32
表 E.5 ASTM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33
II
DB21/T 2448—2015
前 言
本规范编制依据的起草规则是 GB/T 1.1-2009。
本规范由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沈阳建筑大学提出。
本规范由辽宁省交通厅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沈阳建筑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谦、武泽锋、杨彦海、刘平伟、梁晓斌、逯艳华、袁晓军、张悦、施磊、
王秋菲、黄强、张晓兵、于保阳、张海、董晨阳、吴涛、于德营
III
DB21/T 2448—2015
引 言
为了规范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的设计与施工,推动这项技术在辽宁省公路建设中更好应用,特
编制《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本规范是在总结辽宁省应用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现行 JTG F40《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借鉴国内外的技术资料编写
而成。分 11 章、5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总则,适用条件,原路面
调查与评价,材料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等。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将对本规范的意见和建议函告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
理局(地址:沈阳市和平区砂山街128号
IV
110005),以便修订时研用。
DB21/T 2448—2015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条件,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材料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一级及以下公路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工程,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T25033
再生沥青混凝土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H2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21/T2026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范
JTG E50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适用于本规范。
3.1
术语
3.1.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面层材料。
3.1.2
厂拌冷再生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运至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按照一定比例与新集料、
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活性填料、水进行常温拌和,常温铺筑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1
DB21/T 2448—2015
3.1.3
乳化沥青 emulsified 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
3.1.4
泡沫沥青 foamed asphalt
将热沥青和水在专用的发泡装置内混合、膨胀,形成含有大量均匀分散气泡的沥青。
3.1.5
泡沫沥青膨胀率 maximum expansion of foamed asphalt
泡沫沥青发泡状态下的最大体积与未发泡时沥青体积的比。
3.1.6
泡沫沥青半衰期 half life of foamed asphalt
泡沫沥青从最大体积衰减到最大体积50%所用的时间。
3.1.7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掺配比 percentage of RAP in recycled mixture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占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3.1.8
含水率 water content
冷再生混合料中水(包括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中的水、外加水、矿料和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
水)占干固体(RAP、矿料、活性填料)的质量百分比。
3.1.9
再生混合料级配 gradation of recycled mixture
指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级配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
3.1.10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cold recycle mix with emulsified asphalt
使用乳化沥青作为主要的稳定剂,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及新加矿料等在常温下进行均
匀拌和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料。
3.1.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cold recycle mix with foamed asphalt
使用泡沫沥青作为主要的稳定剂,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及新加矿料等在常温下进行均
匀拌和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料。
2
DB21/T 2448—2015
3.2
符号及代号
本规范有关符号、代号及意义见表 1。
表 1
符号及代号
符号或代号 意义
RAP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PCI 路面状况指数
PSSI 路面结构强度
RQI 路面平整度
TSR 冻融劈裂强度比
OWC 最佳含水率
OEC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OAC 最佳泡沫沥青用量
Wopt 泡沫沥青的最佳发泡用水量
4 总则
4.1 为规范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4.2 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工程,宜在最低气温 10℃以上条件下进行施工,不得在雨天
施工。
4.3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应用,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颁布的其他有关标
准、规范的规定。
5 适用条件
5.1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可适用于重交通一级公路的基层,但必须保证新加铺双层面层,厚
度不宜小于 7cm;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可适用于中等交通一级、二级公路的下面层
或基层;轻交通三级及以下公路的面层,用做面层时应加封层。
5.2 长大纵坡、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不宜采用厂拌冷再生技术。
6 原路面调查与评价
6.1 一般规定
沥青路面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路面历史信息、原路面技术状况、交通量等进行详细调查,
为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组成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6.2 历史资料调查
6.2.1 原始设计资料
a) 初始设计过程中的交通状况,气候条件;
3
DB21/T 2448—2015
b)
路面结构组成和厚度;
c)
各结构层材料组成。
6.2.2
施工和竣工资料
a)
施工方法(施工记录);
b)
实际使用的材料和现场碾压情况;
c)
变更资料;
d)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6.2.3
养护维修资料
各种养护维修作业的时间、位置、规模、所用材料组成、结构层厚度等。
6.2.4
历史交通量资料
包括年平均日交通量、重型车量比例、当量轴载数量、该地区交通量增长率等。
6.2.5
气象资料
6.3
路况调查与评价
6.3.1
根据现行 JTG H2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路况调查与评价,确定原路面的
维修对策。
6.3.2
原沥青面层铣刨后,原则上裂缝间距不小于 3m 的原半刚性基层可以继续利用,但必须满
足适用条件要求。
6.4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6.4.1
原沥青路面取样
应在拌和厂铣刨或开挖破碎筛分后各档 RAP 料堆表面 15cm 以下取样,然后在料堆顶部、中部、
下部的不同方向分别取样至少 9 个,每个试样不少于 10kg,混合均匀后作为该料堆的样品。
6.4.2
材料性能测试
a)
级配
应对 RAP 进行级配检测。
b)
RAP 沥青的含量和性能
可通过试验确定 RAP 的沥青含量和矿料级配。
应检测回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动力黏度等指标。对于重点项目或有条件的单位还宜
对回收沥青进行化学组分分析。
6.5
材料组成设计的路段划分
通过获取的历史资料及原路面材料性能和老化程度,初步划分路段。原则上,原路面材料组成、
厚度、老化程度等类似的划分为一个材料组成的设计路段。
不同性能的 RAP 应单独存放,并分别进行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
DB21/T 2448—2015
7 材料要求
7.1 一般规定
7.1.1 用于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原材料有:RAP、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矿粉、集料和水
等。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7.1.2
RAP 和新集料应按照不同料源、品种、规格分开堆放,不得混杂。
7.1.3
RAP、水泥、新集料应堆放在预先经过硬化处理且排水通畅的地面上,在多雨季节宜采用防
雨棚遮盖。
7.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7.2.1 用于厂拌冷再生的 RAP 必须经过破碎、筛分后方可使用。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
合理选择筛孔孔径,将 RAP 筛分成 2~3 档,一般筛分成 0mm~10mm 和 10mm ~30mm 两档。分档
后的 RAP 应按表 2 的要求进行检测。
表 2
厂拌冷再生 RAP 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
材料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RAP 含水率 实测 本规范附录 A
RAP 级配 实测
沥青含量 实测
砂当量 ≥55
RAP 中的沥青 针入度 实测 抽提,现行 JTG E20《公路工程沥 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60℃黏度 实测
软化点 实测
15℃延度 实测
RAP 中的粗集料 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 实测 抽提,现行 JTG E42《公路工程集 料试验规程》
RAP 中的细集料 棱角性 实测
7.2.2 用于室内配合比设计的 RAP 应没有结成的块状和杂物。
7.3 乳化沥青
通常情况下,厂拌冷再生宜采用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本规范推荐使用高粘乳化沥青,技术
要求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表 3
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慢裂 T 0658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T 0653
筛上残留量(1.18mm 筛) % ≤0.1 T 0652
黏度 恩格拉黏度计 E25 — 3~28 T 0622
25℃赛波特黏度 Vs s 20~100 T 0623
蒸发 残留物含量 % ≥62 T 0651
5
DB21/T 2448—2015
残留物 性质 溶解度 % ≥97.5 T 0607
针入度(25℃) 0.1mm 50~100 T 0604
延度(15℃) cm ≥60 T 0605
软化点 ℃ ≥44 T 0606
与粗、细集料拌和试验 — 均匀 T 0659
储存 稳定性 1d % ≤1 T 0655
5d % ≤5
注:表中试验方法按照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进行。
7.4
泡沫沥青
泡沫沥青发泡用的基质沥青应符合 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厂拌冷再
生使用的泡沫沥青应满足表 4 的技术要求。
表 4
泡沫沥青的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膨胀率(倍) 不小于 10 本规范附录 B
半衰期(S) 不小于 8 本规范附录 B
7.5
水泥
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 3h 以上,终凝时间宜在 6h 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水泥应
疏松、干燥、无聚团结块、受潮变质。水泥强度等级可为 32.5 或 42.5。水泥其他的质量技术指标
还应满足现行 JTG 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水泥剂量一般为 1%~2%。
7.6
集料和填料
应通过掺加新集料和填料改善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集料和填料应符合现行JTG F40《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质量技术要求。
7.7

饮用水,应洁净,不含有机物等其他杂质。
8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8.1 一般规定
8.1.1 必须在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充分调查分析基础上,根据工程要求、使用层位、气候
条件、交通情况,充分借鉴成功经验,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厂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8.1.2
厂拌冷再生以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的依据。
8.1.3
根据原沥青路面划分的路段,分别进行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8.1.4
考虑施工时的气候和施工条件,结合现场的施工设备状况和施工组织特点进行配合比设计,
并尽量模拟混合料生产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6
DB21/T 2448—2015
8.2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指标应满足表 5 技术要求。
表 5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空隙率 % 6~12(乳化沥青)
40℃马歇尔稳定度(φ101.6mm) kN ≥6.0
40℃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 ≥75
15℃劈裂强度 MPa ≥0.5
15℃干湿劈裂强度比 % ≥80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 ≥75
60℃动稳定度 次/mm ≥2000
注:设计时建议使用劈裂强度作为设计指标,马歇尔稳定度值仅供参考。
8.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8.3.1 设计步骤见图 1。
8.3.2 级配设计
级配范围见表 6。
如果 RAP 的 0.075mm 筛孔通过率很低,应适当添加矿粉来调整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
RAP 级配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要求或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
以适当添加粗集料调整级配,具体用量根据实际合成级配而定。
表 6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筛孔(mm) 各筛孔的通过百分率(%)
粗粒式 中粒式 细粒式 A 细粒式 B
37.5 100 — — —
26.5 80~100 100 — —
19 75~95 90~100 100 —
16 68~85 85~95 90~100 —
13.2 60~80 75~90 85~95 100
9.5 40~70 60~80 60~80 90~100
4.75 25~60 35~65 45~75 60~80
2.36 15~45 20~50 25~55 35~65
1.18 10~33 12~38 15~40 20~40
0.6 6~25 6~28 9~30 10~30
0.3 3~20 3~20 6~25 6~25
0.15 2~11 2~13 4~15 4~15
0.075 1~7 2~8 2~9 2~10
7
DB21/T 2448—2015
RAP 取样
新加矿料和水泥试验,确定 RAP 级配
和抽提后矿料级配、沥青含量及性能
调整级配,确定各档料比例
成型试件
确定最佳含水率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
性能验证 不合格
合格
进入生产配合比环节
8.3.3 成型与养生方法 图 1 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a)
拌和
拌和在室温下进行,搅拌锅每次只搅拌一个试件,拌和步骤见图 2。
b)
成型与养生
采用两次击实的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试件的第一次压实成型,常温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
双面各击实 50 次,将试件连同试模侧放在 60℃鼓风烘箱内至恒重,养生时间一般不少于
48h。进行试件的第二次击实成型,双面各击实 25 次,然后侧放在地面上,室温冷却至少
12h 后脱模备用。
8
DB21/T 2448—2015
RAP 各档料和新集料(如果有)拌和 60s
加入水泥和矿粉(如果有),拌和 30s
加入计算用量的水,拌和 60s
加入计算用量的乳化沥青,拌和 60s
铲出平摊在托盘中,静放 15~30min
8.3.4 确定最佳含水率 图 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后加入的拌和用水、乳化沥青中的水、RAP 中水以及新加入矿料中
的水的总和占干固体(RAP、矿料、水泥)的质量百分比称为含水率。
乳化沥青用量取 4%,水泥用量取 1.5%,变化拌和用水量进行击实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时,
对应的含水率即为最佳含水率 OWC,试验参照现行 JTG E4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方法。
8.3.5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最佳水泥用量
a)
密度和空隙率
采用现行 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真空法测定试件的理论最大
相对密度。采用蜡封法或表干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并计算空隙率。
b)
马歇尔稳定度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将恒温水槽调节至 40℃±1℃ ,测定 40℃下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
度。
c)
干湿劈裂强度比
将试件浸入 15℃恒温水槽中保温 1.5h~2h 后,按照现行 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
合料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干)劈裂强度。
湿(浸水)劈裂试验是将试件放入 25℃±0.5℃水浴养护 24h±1h,再放入 15℃±0.5℃
恒温水槽中保温 1.5h~2h 后,按照现行 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湿劈裂强度,并计算干湿劈裂强度比。
d)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
乳化沥青用量取 4~5 个(3.0%~5.0%),水泥用量取 3~4 个(1.0%~2.0%),根据确定的成
型方法和最佳含水率 OWC,进行马歇尔试验,使表 5 中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指标中
的一个或两个达到最佳化,同时空隙率处在 6%~12%范围内,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
用量即为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
9
DB21/T 2448—2015
8.3.6
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
用于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的试件应压实到配合比设计空隙率,其他条件和方法应符合现行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相关规定。
8.3.7
动稳定度试验
车辙试件成型后放入 60℃鼓风烘箱中养生 48h,然后取出二次碾压 10 个往返后放入烘箱中养
生 12h 进行车辙试验。其他条件和方法应符合现行 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的相关规定。
8.3.8
有条件可以增加其他试验
8.4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8.4.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见图 3。
8.4.2
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上一章:DBJ/T 13-106-2024 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标准 下一章:DB23/T 3823-2024 黑龙江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热回收新风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21/T 2448-2015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报批稿 DB42/T 848-2012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DB13/T 2945-2019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21/T 1847-2010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指南 DB43/T 2140-2021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DB61/T 1284-2019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32/T 3312-2017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 DB65/T 3848-2016 低温大比例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