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D/T 4364-2023 基于SRv6的VPN网络测试方法

YD/T 4364-2023 基于SRv6的VPN网络测试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1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17:09:42



相关搜索: vpn yd 方法 基于 网络测试 基于 网络测试

内容简介

YD/T 4364-2023 基于SRv6的VPN网络测试方法 ICS 33.040.40
CCS L78
YD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4364—2023
基于SRv6的VPN网络测试方法
Testing method of SRv6-based VPN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YD/T 4364—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测试环境…………………………………………………………………………………………………………………………………………… 2
6 测试方法…………………………………………………………………………………………………………………………………………………………………… 4
6.1 基于SRv6VPN网络的三层服务测试………………………………………………………………………………… 4
6.2 基于SRv6 VPN网络的二层服务测试……………………………………………………………………………………………… .6
6.3 基于SRv6的EVPN功能测试……………………………………………………………………………………………………………… 10
6.4 基于SRv6的VPN性能测试……………………………………………………………………………………………………………………… 12
参考文献………………………………………………………………………………………………………………………………………………………………………………… 17
YD/T 4364—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霞、袁世章、彭书萍、于树松、刘尧、魏月华、张宇华、张雷、吴洋、尹永胜、周惠琴、 陈端、杨冰、朱永庆、阮科。

YD/T4364—2023
基于SRv6的VPN网络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SRv6的VPN网络测试方法,包括三层服务测试、二层服务测试、基于SRv6的EVPN功能测试、基于SRv6的VPN性能测试等。
本文件适用于支持SRv6 VPN的网络设备研发、测试与应用部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2544 网络互联设备的基准测试方法(Benchmarking Methodology for Network Interconnect Device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段路由 segment routing
一种应用于MPLS网络或者IPv6网络中的源路由技术,可实现业务路径定制。在MPLS网络中,Segment被编码为MPLS标签。在IPv6网络中, Segment采用IPv6地址格式,通过分段路由头(Segment Routing Header)指示转发路径。
3.2
基于IPv6数据平面的分段路由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dataplane
该分段路由是指分段路由技术在IPv6网络中的实现,简称为SRv6.
3.3
分段标识符 segment identifier
表示在分段路由域中的具体分段,简称为SID。在SRv6中, SID由Locator、Function和Argument这3个部分组成,编码为IPv6地址形式。SID列表表示为,用于指示报文转发路径。
1
YD/T 4364——2023
4 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GP 边界网关协议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DSCP 差分服务代码点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ECMP 等价路由负荷分担 Equal-Cost Multi-Path
EVPN 以太虚拟专用网络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ISIS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 Intermediate System-Intermediate System
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QoS 服务质量 Quality of Service
SID 分段标识 Segment Identifier
SR 分段路由 Segment Routing
SRH 分段路由头 Segment Routing Header
SRv6 IPv6分段路由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oS 服务类型 Type of Service
UDP 用户数据报文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VPN 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LS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
VPWS 虚拟专用线路服务 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
VRF 虚拟路由转发 Virtual Routing Forwarding
VSI 虚拟交换实例 Virtual Switch Instance
5 测试环境
基于SRv6VPN网络测试方法,根据SRv6应用部署方式及测试场景,包含如下5种测试组网拓扑,测试拓扑1如图1所示。
测试拓扑1:该组网包含3台支持SRv6VPN功能的路由器,R1和R3充当PE设备,R2充当P设备。设备之间使用10GE和100GE两种接口互联,以验证不同接口类型场景下的SRv6VPN服务功能。测试仪表T1/T2/T3/T4用于发送和接收SRv6 VPN流量,测试拓扑2如图2所示。
1
T1
3
10GE 5
7 10GE 9
11
T3
T2
R1
R2
R3
T4
2
4 100GE
6
8 100GE
10
12
图1 测试拓扑1
测试拓扑2: 该组网包含5台支持SRv6 VPN功能的设备, R1、R2、R3、R4充当PE设备, R5充
2
YD/T 4364—2023
当P设备,用来模拟EVPN多活场景。
10GE
10GE
R3
T1
R1
T3

3
5|
7
9
11
R5
T2
2
4
10GE 6
8 10GE
10
12
R2
R4
T4
图2 测试拓扑2
测试拓扑3:该组网包含一台交换机,以及4台路由器,R1、R2以及R4充当PE设备,R3充当P设备,T1和T2模拟CE设备,用于多PE接入场景下链路负载分担功能的测试时,即CE单活冗余或者多活冗余模式,测试拓扑3如图3所示。
5
7
R1
3
9

SW
14
2
T1
R3
R4
T2
4
10
6
R2
8
图3 测试拓扑3
测试拓扑4: 该组网中, R1、R3充当PE设备, R2、R4充当P设备, T1和T2充当CE设备,在R1与R2及R1与R4之间,通过多条等价链路相连。该组网用于PE多上行场景下负载均衡的测试,测试拓扑4如图4所示。
R2
^
N/2
0
1
R1
11
T1
R3
T2
N/2
10
R4
8
图4 测试拓扑4
测试拓扑5: 该组网中, R1、R2、R3和R4充当PE设备, R5充当P设备, T1和T2充当CE设备,在R5与R3、R5与R4之间,通过多条等价链路相连。该组网用于EVPN VPWS中间路径转发负载分担测试。
11
4
R1
7
R3
2
8
N/2
12
1
T1
SW1
R5
SW2
12
N/2
14
3
9
13
R2
R4
10
5
6
图5 测试拓扑5
3
YD/T 4364—2023
测试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流量字节大小,建议使用256字节的帧进行基准测试。
测试用例中的VPN可以采用per-CE或per-VRF模式。
IGP主要包含ISIS协议和OSPF.
6 测试方法
6.1 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服务测试
6.1.1 IPv4 VPN服务能力测试
测试编号:1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IPv4 VPN服务能力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验证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IPv4 VPN服务能力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PE1、P和PE2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并通告Locator
测试步骤:
a)在R1和R3上分别配置两个L3 VPNv4, 其中,端口1和11属于VPN1,端口2和12属于VPN2,每个VPN下模拟接入10个CE, 假定VPN启用per-CE VPN.
b)VPN1端口1、端口11分别生成10个End. DX4条目。VPN2端口2、端口12分别生成10个End. DX4条目。
c)断开BGP邻居并重新建立,在R2上抓包,抓取BGP Update报文,记录各VPN对应的prefix-SID, 记录结果1.
d)解析BGP的update报文,查看路径属性MP_REACH_NLRI的编码格式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2.
e)测试仪发送流量,观察接收端流量情况,记录结果3
预期结果:
结果1:10个CE对应使用相同的prefix-SID.
——结果2: 路径属性MP_REACH_NLRI的编码格式正确。
——结果3:流量在对应VPN下正常转发
6.1.2 IPv6 VPN服务能力测试
测试编号:2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IPv6 VPN服务能力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验证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IPv6 VPN服务能力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4
YD/T 4364—2023
——分别在PE1、P和PE2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通告Locator
测试步骤:
a) 在R1和R3上分别配置两个L3 VPNv6,建立VPNv6邻居,其中,端口1和11属于VPN1, 端口2和12属于VPN2, 每个VPN下模拟接入10个CE, VPN启用per-CE VPN.
b) R1和R3分别为VPN1端口1、端口11生成10个End. DX6条目。R1和R2分别为VPN2端口2、端口12分别生成10个End. DX6条目。
c) 断开BGP邻居并重新建立,在R2上抓包,抓取BGP Update报文,记录各VPN对应的prefix-SID, 记录结果1.
d) 解析BGP的Update报文,查看路径属性MP_REACH_NLRI的编码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2.
e)测试仪发送流量,观察接收端流量情况,记录结果3
预期结果:
——结果1:10个CE对应使用相同的prefix-SID.
——结果2: 路径属性MP_REACH_NLRI的编码格式正确。
——结果3:流量在对应VPN下正常转发
6.1.3 全球可寻址IPv4服务
测试编号:3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全球可寻址IPv4服务能力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验证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全球可寻址IPv4服务能力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使用R1、R2、R3这3台路由设备,3台设备均模拟PE.
——分别在R1、R2和R3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并通告Locator
测试步骤:
a)网络采用SRv6BE流量转发方式,设备上配置VRF功能。
b) 测试仪T1、T3分别往路由器R1、R3灌入1K的IPv4路由,采用per-VRF方式分配SRv6 SID标签。
c)分别在R1和R3上查看路由条目及SID表,记录结果1.
d)T1、T3互相打流,抓包查看报文封装格式,记录结果2.
e) 断开BGP邻居并重新建立,在R2上抓包,抓取BGP Update报文,记录各VPN对应的prefix-SID, 解析BGP的Update报文,查看路径属性MP_REACH_NLRI的编码格式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3
预期结果:
——结果1:路由表中可查看路由条目,其下一跳地址为End. DT4 SID.
——结果2: 流量正常无丢包,报文中封装了IPv6头, DA为End. DT4的SID
5
YD/T4364—2023
——结果3: 路径属性MP REACH NLRI的编码格式正确
6.1.4 全球可寻址IPv6服务
测试编号:4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全球可寻址IPv6服务能力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验证基于SRv6 VPN网络的三层全球可寻址IPv6服务能力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使用R1、R2、R33台路由设备,3台设备均模拟PE.
——分别在R1、R2和R3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并通告Locator
测试步骤:
a)网络采用SRv6 BE流量转发方式,设备上配置VRF功能。
b)测试仪T1、T3分别往路由器R1、R3灌入1K条IPv6路由,采用per-VRF方式分配SRv6 SID标签。
c)分别查看R1和R3的路由表以及SID表,记录结果1.
d)T1、T3互相打流,抓包查看,记录结果2.
c)断开BGP邻居并重新建立,在R2上抓包,抓取BGP Update报文,记录各VPN对应的prefix-SID, 解析BGP的Update报文,查看路径属性MP_REACH_NLRI的编码格式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3
预期结果:
——结果1:路由表中可查看路由条目,其下一跳地址为End. DT6 SID.
——结果2: 流量正常无丢包,抓包,能看到报文封装了IPv6头, DA为End. DT6的SID.
——结果3: 路径属性MP_REACH_NLRI的编码格式正确
6.2 基于SRv6 VPN网络的二层服务测试
6.2.1 基于SRv6 VPN网络的以太网自动发现路由(路由类型1)测试
测试编号:5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以太网自动发现路由(路由类型1)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验证基于SRv6 VPN网络的以太网自动发现路由(路由类型1)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和R3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通告Locator
测试步骤:
a)R1、R3上分别配置两个EVPN VPWS, 建立EVPN邻居,其中,端口1和11属于VPWS1, 端口2和12属于
6
YD/T 4364—2023
VPWS2, 每个VPWS下模拟接入1个用户。
b)R1给端口1、端口2分配SID标签:End. DX2_1, End. DX2_2.
c)R3给端口11、端口12分配SID标签:End. DX2_11, End. DX2_12.
d)断开BGP邻居并重新建立,抓取BGP Update报文,查看路由类型1的编码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1.
e)解析BGP Prefix-SID属性,查看是否有各节点通告的End. DX2 SID信息,记录结果2.
f)查看Local-SID转发表,每个VPWS实例对应生成一个End. DX2条目,记录结果3.
g)测试仪发送流量,观察接收端流量情况,记录结果4
预期结果:
——结果1:可查看到各节点发布的EVPN AD路由,且编码正确。
——结果2: 可查看到各节点通告的End. DX2 SID信息。
——结果3: 每VPWS实例对应生成1个End. DX2条目。
——结果4:流量在对应VPWS实例下正常转发
6.2.2 基于SRv6 VPN网络的MAC/IP 通告路由(路由类型2)测试
测试编号:6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MAC/IP通告路由(路由类型2)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验证基于SRv6 VPN网络的MAC/IP通告路由(路由类型2)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和R3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通告Locator
测试步骤:
a)在R1、R3上分别配置两个EVPN VPLS,建立VPLS通道,其中,端口1和11属于VPLS1, 端口2和12属于VPLS2, 每个VPLS下模拟接入1个用户。
b)R1给端口1、端口2分配SID标签:End. DT2U_1, End. DT2U_2.
c)R3给端口11、端口12分配SID标签:End. DT2U_11, End. DT2U_12.
d)断开BGP邻居并重新建立,抓取BGP Update报文,查看路由类型2的编码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1.
e)抓BGPUupdate报文,查看BGP Prefix-SID属性,查看是否有各节点通告的End. DT2USID信息,记录结果2.
f)查看Local-SID转发表,每个VPLS实例对应生成一个End. DT2U条目,记录结果3.
g)测试仪发送双向流量,观察接收端流量情况,记录结果4
预期结果:
——结果1:路由类型2的编码格式正确。
——结果2: 可查看到各节点通告的End. DT2U SID信息。
——结果3: 每VPLS实例对应生成1个End. DT2U条目
7
YD/T 4364—2023
———结果4:流量在对应VPLS实例下正常转发
6.2.3 基于SRv6 VPN网络的集成多播路由(路由类型3)测试
测试编号:7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集成多播路由(路由类型3)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验证基于SRv6 VPN网络的集成多播路由(路由类型3)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和R3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通告Locator
测试步骤:
a)在R1、R3上分别配置两个EVPN VPLS, 建立VPLS通道,其中,端口1和11属于VPLS1, 端口2和12属于VPLS2, 每个VPLS下模拟接入1个用户。
b)R1给端口1、端口2分配SID标签:End. DT2M_1, End. DT2M_2.
c)R3给端口11、端口12分配SID标签:End. DT2M_11, End. DT2M_12.
d)断开BGP邻居并重新建立,抓取BGP Update报文,记录路由类型3(集成多播路由)的编码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1.
e)查看BGP Prefix-SID属性,查看是否有各节点通告的End. DT2M SID信息,记录结果2.
f)查看Local-SID转发表,每个VPLS实例对应生成一个End. DT2M条目,记录结果3.
g)测试仪发送流量,观察接收端流量情况,记录结果4
预期结果:
——结果1:路由类型3的编码格式正确。
——结果2: 可查看到各节点通告的End. DT2M SID信息。
—结果3: 每VPLS实例对应生成1个End. DT2M条目。
——结果4:流量在对应VPLS实例下正常转发
6.2.4 基于SRv6 VPN网络的ES以太网分段路由(路由类型4)测试
测试编号:8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ES以太网分段路由(路由类型4)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2
测试目的:验证SRv6 VPN网络的ES以太网分段路由(路由类型4)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R3、R4、R5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 (用于Basic forwarding) 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功能),在IGP
8
YD/T 4364—2023
实例中引用并通告Locator.
——R1和R2的端口1和端口2配置相同的ESI,R3和R4的端口11和端口12配置相同的ESI
测试步骤:
a)在R1、R2、R3、R4上配置相同的EVPN VPLS, 模拟接入10个用户。
b)在R1、R2之间和R3、R4之间,分别查看Type4 路由ESI信息,记录结果1.
c)VPN1端口1、端口11分别生成10个End. DT2U条目。VPN2端口2、端口12分别生成10个End. DT2U条目。
d)断开BGP并重新建立邻居,在R5上抓包,抓取BGP Update报文,检查以太网分段路由(路由类型4)的编码
格式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2.
e)测试仪发送流量,观察接收端流量情况,记录结果3
预期结果:
——结果1:双活的两台路由器上面,Type4 路由的ESI信息一致。
——结果2:路由类型4的编码格式正确。
——结果3:流量正常转发
6.2.5 基于SRv6 VPN网络的IP前缀路由(路由类型5)测试
测试编号:9 测试项目:基于SRv6 VPN网络的IP前缀路由(路由类型5)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2
测试目的:验证SRv6 VPN网络的IP前缀路由(路由类型5)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R3、R4、R5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并通告Locator.
——R1和R2的端口1和端口2配置相同的ESI,R3和R4的端口11和端口12配置相同的ESI
测试步骤:
a)在R1、R2、R3、R4上配置相同的L3 EVPN, 模拟接入10个CE, VPN启用per-CE VPN.
b)VPN1端口1、端口11分别生成10个End. DX4条目。VPN2端口2、端口12分别生成10个End. DX4条目。
c)断开BGP并重新建立邻居,在R5上抓包,抓取BGP Update报文,检查IP前缀路由(路由类型5)的编码格式是否符合《基于SRv6的VPN网络技术要求》中的定义,记录结果1.
d)抓取BGP Update报文,查看BGP Prefix-SID属性,查看是否有各节点通告的End. DX4SID信息,记录结果2.
e)测试仪发送流量,观察接收端流量情况,在设备上查看Type5路由,记录结果3
预期结果:
——结果1:路由类型5的编码格式正确。
——结果2: 可查看到各节点通告的End. DX4 SID信息。
——结果3:流量正常转发,能看到Type5路由
9
YD/T 4364—2023
6.3 基于SRv6的EVPN功能测试
6.3.1 EVPN中多PE接入负载分担测试
测试编号:10 测试项目:多PE接入负载分担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3
测试目的:验证多PE接入场景下负载分担功能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R3、R4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并通告Locator.
—R1、R2、R4模拟PE设备, R3模拟P
测试步骤:
a)在R1、R2、R4上配置一个相同的EVPN实例。
b)R1和R2配置为EVPN双归双活模式。
c)T2向T1发送单播流量,查看流量在R1和R2上是否为双链路负载分担方式,记录结果1.
d)R1和R2配置为单活冗余模式。
e)T2向T1发送单播流量,查看流量在R1和R2上是否为双链路负载分担方式,记录结果2
预期结果:
——结果1:在R1和R2配置为多活冗余模式时,流量在R1和R2上1:1负载分担。
——结果2:在R1和R2配置为单活冗余模式时,流量只经过R1或只经过R2
6.3.2 EVPN中PE双上行负载均衡测试
测试编号:11 测试项目:PE双上行负载均衡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4
测试目的:验证PE在双上行情况下可做到三层VPN和二层VPN的负载均衡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R3和R4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通告Locator.
R1和R3模拟PE设备, R2、R4模拟P设备, T1、T2模拟CE设备。
—R1到R2有N/2条等价链路,R1到R4也有N/2条等价链路(N为最大负载分担链路数)
测试步骤:
10
YD/T 4364—2023
a)PE(R1) 双上行至两个P设备 (R2和R4).
b)配置PE设备(R1)的同一L3VPN实例(IPv4L3VPN和IPv6L3VPN分别进行测试)中100条不同prefix路由走N条不同链路到P设备(R2和R4),采用VRF分配标签。
c)配置同一VPLS实例中不同的MAC地址走N条不同的链路到P设备。
d)仪表T1基于不同prefix路由/MAC地址发流,观察流量是否在PE与P之间负载分担,并计算负载分担误差,记录结果1
预期结果:
结果1:被测设备支持PE双上行流量负载分担,记录负载分担误差
6.3.3 EVPN VPWS 中间路径转发负载分担测试
测试编号:12 测试项目:EVPN VPWS 中间路径转发负载分担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5
测试目的:验证EVPN VPWS 中间路径转发负载分担测试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R3、R4、R5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1(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并通告Locator.
——R1和R2的端口4和端口5配置相同的ESI,R3和R4的端口10和端口11配置相同的ESI
测试步骤:
a)在R1、R2、R3、R4上配置EVPN VPWS实例。
b)在R1、R2上的端口1和端口2配置E-Trunk, EVPN冗余模式配置成双活模式。
c)在R3、R4上的端口11和端口12配置E-Trunk, EVPN冗余模式配置成双活模式。
d)在R5与R3以及R5与R4之间,分别通过N/2条等价链路互连(N代表设备的支持ECMP链路数量),并使能ECMP负载分担。
c)从T1发送流量给T3,观察R5与R3、R4之间的N条链路是否实现负载均衡,记录流量负载分担误差,记录结果1
预期结果:
结果1:N条连接可以实现负载均衡,记录负载分担误差
6.3.4 EVPN VPWS QoS测试
测试编号:13 测试项目:EVPN VPWS QoS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验证EVPN VPWS QoS功能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11
YD/T4364—2023
分别在R1、R2和R3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1(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通告Locator.
—R1和R3模拟PE设备, R2模拟P设备, T1、T2、T3、T4模拟CE设备
测试步骤:
a) R1和R3上配置EVPN VPWS实例。
b)在R1的端口1上配置QoS端口限速,大小为要求的限速值N,并使能VPWS流量统计,打大于N的流,并查看仪表接收到的流量大小,记录结果1.
c)配置R1的端口1及R3的端口11,使从该端口进入的流量遵守如下规则进行重标记。
1)源IP地址为T1接口地址的流被标记为000010.
2)目的IP地址为T3接口地址的流被标记为000100.
3) 源TCP端口为1001的流被标记为000110.
4) 源UDP端口为2001的流被标记为001000.
5) 目的TCP端口为3001的流被标记为001010.
6) 目的UDP端口为4001的流被标记为001100.
7) IP协议号为1的流被标记为001110.
8) ToS或DSCP值为001000的流被重标记为010000.
9) EXP为7的被重标记为101000.
10) 其他流被标记为000000.
d)观察T1和T3流量接收情况,记录结果2.
e)在R1和R3上配置基于MAC地址、源IP、目的IP、标记等参数的限速,并查看流量接收情况,记录结果3
预期结果:
结果1:VPWS流量大小为限制值N.
结果2:T1和T3接收的流量均被重标记。
结果3:流量按照配置限速
6.4 基于SRv6的VPN性能测试
6.4.1 L3VPN容量测试
测试编号:14 测试项目:VPN容量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L3VPN容量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分别在R1、R2和R3的Loopback端口上配置IPv6地址并使能IGP IPv6能力,设备启用SRv6.
IGP进程启用SRv6扩展并发布Locatorl(用于Basic forwarding)和Locator2(用于L2/L3VPN Function),在IGP实例中引用通告Locator.
—R1和R3模拟PE设备, R2模拟P设备
12
YD/T 4364—2023
测试步骤:
a)创建设备的最大VRF数目M,并绑定到单板所有接口的不同VLAN子接口下。
b)路由器R1、R3按照per-VRF方式分配End. DT46 SID.仪表向R1和R3灌入N条前缀不连续的、掩码长度不等的EBGP路由(N为设备的最大VPN路由数)。
c)在R1和R3上查看路由表和Local SID表,有结果1.
d)两侧仪表打双向流,IPv4流量负载50%,IPv6流量负载50%,观察流量情况,记录结果2.
e)配置一个VRF, R1和R3分别分配End. DT46 SID.仪表向PE灌入N'条前缀不连续的、掩码长度不等的EBGP路由(N'为单VRF下支持的最大VPN路由数)。
f)发送双向流量,记录流量情况,记录结果3.
g)记录最大的VRF数目及路由表容量,有结果4
预期结果:
——结果1:可查看到灌入的VPN路由,并在Local SID表中生成对应的End. DT46 SID条目。
——结果2:流量正常转发,无丢包。
——结果3:记录最大VRF数目以及路由表容量,及单VRF下的最大路由数
6.4.2 L3EVPN容量测试
测试编号:15 测试项目:L3EVPN容量测试
测试拓扑:测试拓扑1
测试目的:测试设备最大L3EVPN实例数、最大路由规格
预置条件:
——按照测试拓扑图组网。
上一章:YD/T 4368-2023 基于代理的移动IPv6技术要求 下一章:YD/T 4363-2023 SRv6网络编程测试方法

相关文章

YD/T 4363-2023 SRv6网络编程测试方法 YD/T 2171-2010 基于IPv6的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 IPv6 VPN)测试方法 YD/T 3074-2016 基于分组网络的频率同步互通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 355-2019 基于IMS的VoLTE网络与2G/3G/4G网络话音业务互通测试方法 YD/T 3555-2019 基于IMS的VoLTE网络与2G/3G/4G网络话音业务互通测试方法 YD/T 3555-2019 基于IMS的VoLTE网络与2G 3G 4G网络话音业务互通测试方法 YD/T 4015-2022 基于家庭网关的宽带网络性能质量数据采集测试方法 YD/T 3405-2018 基于分组网络的同步网操作管理维护(OAM)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