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
CCS B 64 体 GXAS
团 标 准
T/GXAS 552—2023
黄枝油杉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of Keteleeria davidiana
var.calcarea
2023 - 08 - 11 发布
2023 - 08 - 17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552—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资源县资源林场、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恭
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丽萍、阳桂平、陈江平、莫小锋、张敏、贲柳玲、白秀英、邓发真、文清岚、
黄江林、赖曼娟、吴相玲、罗桂武、蒋紫艳、刘艳、向菲、陈捷、何聪、刘凯捷、曾鑫焱、袁浩珲、胡
志华。
I
T/GXAS 552—2023
黄枝油杉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苗木培育、林地选择、造林、未成林造林地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北部境内黄枝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 var.calcarea)自然分布区内的造
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776—2023 造林技术规程
DB45/T 626 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苗木培育
4.1 球果采收
10月下旬~11月上旬,球果成熟时,从生长健壮、树干通直的母株上采摘球果。
4.2 种子调制
球果采回后,堆放于阴干处15
d~25
d,待种鳞裂开后,取出种子,除去杂质;常温干藏或放置于5
℃
环境中冷藏。
4.3 播种
4.3.1 苗圃地选择和整地
选择地势平缓、有水源、交通便利的地段。除杂、平整场地后,整理成长15 m~20 m,宽1.0 m~1.2
m,床高10
cm~20
cm,步道宽0.3 m~0.4 m的圃地。
4.3.2 催芽
4.3.2.1 种子质量
选择净度≥90%,种子发芽率≥20%,种子含水量≤10%,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4.3.2.2 浸种
播种量60
g/m
2~70
g/m
2,先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
h,捞出后用清水洗净。
4.3.2.3 催芽
按以下方式进行催芽:
——恒温催芽:置于种子发芽箱中,保持 25℃的恒温,直至 30%种子露白;
——沙床催芽:用清洁干净的河沙作催芽床,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在沙床上,以中沙或细沙覆盖,
河沙的最大持水量 10%,直至 30%种子露白。
1
T/GXAS 552—2023
4.4 移苗
4.4.1 育苗容器
选择直径10
cm~12
cm,高度15
cm~16
cm的无纺布育苗袋。
4.4.2 基质配制
按重量比例配制:54%~64%腐熟的椰糠、30%~40%林地表层腐殖质土或黄心土、5%珍珠岩、1%
钙镁磷肥。
4.4.3 摆杯
填充好基质的容器装入育苗托盘后整齐摆放在苗床上。
4.4.4 移苗
在苗高5
cm~7
cm进行移苗,在500
mg/L的IBA溶液中蘸3
s~5
s,先在基质上打小孔,移入苗木后压
紧、淋水。
4.5 移苗后管理
4.5.1 遮荫
苗床用遮阴度70%的遮阳网进行遮荫。
4.5.2 水肥管理
苗木移植后,每日淋水保持基质湿润,30
d后按7
500
kg/hm
2的标准每周施0.3%复合肥
(N:P2O5:K2O=15:15:15)水肥,施水肥后用清水喷雾。
4.5.3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叶枯病、地下害虫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4.5.4 炼苗
在“立秋”后,停止施肥,并逐步增加光照时间:1
d~30
d每日早、晚各打开1h,31
d~59
d早、
中、晚各打开2
h,60
d后全天去除遮阳网。
4.6 苗木出圃
4.6.1 出圃规格
苗龄2年(0-2)可出圃,苗木规格为苗高≥35
cm,地径≥0.3 cm,苗木健壮,无病虫害,顶芽完整。
4.6.2 出圃前苗木处理
出圃前7d用1
000倍的多菌灵喷洒一次,起苗前1d淋水1次。
5 林地选择
宜选择海拔160
m~800
m,土壤pH值为5.8~7.6的石山、荒坡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等。选择石山
地造林时,按DB45/T 626的规定执行;其它造林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
6 造林
6.1 林地请理
按以下方式对应清理:
——石山地林地清理时,按 DB45/T 626 的规定执行;
2
T/GXAS 552—2023
——荒坡地、疏林地、采伐迹地进行带状清理,砍除宽为 1
m 的种植带内的杂草、灌木;林地内有
阔叶乔木的,宜保留≤20%的阔叶树,形成一定的遮荫条件。
6.2 造林密度
按以下规定对应设计:
——石山地林地造林的密度设计,按DB45/T 626的规定执行。
——石山地以外的林地造林时,按行距 2.0
m,株距 2.0
m~2.5
m 的密度设计。
6.3 挖穴施基肥
按以下方式对应施肥:
——石山地林地造林挖穴施基肥,按 DB45/T 626 的规定执行;
——石山地以外的林地,在种植点上用生石灰布点,然后挖造林穴;穴的规格为 50
cm×50
cm×35
cm;每穴施钙镁磷肥 100
g~150
g,并与穴内土壤拌匀。
6.4 栽植
6.4.1 种植时间
1~5月,选择阴雨天或雨后的进行种植。
6.4.2 种植方法
在育苗袋下部用刀划开“十”字,露出基质后放置于种植穴内,覆细土高出容器苗原土痕处5
cm,
压紧后在上方培一层松土。
6.4.3 补植
造林30
d~45
d后检查成活率,成活率低于80%时进行补植。
6.5 造林质量与成效评价
按GB/T 15776—2023中第16章的规定执行。
7 未成林造林地管理
7.1 抚育
造林后3
a内,每年的5月进行除草抚育、松土;每年的7月、9月进行割灌除草抚育。
7.2 施肥
每年的第1次抚育后,沿幼树树冠边缘挖施肥沟,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沟的规格为
长30
cm~40
cm,宽为10
cm~15
cm,深为12
cm~18
cm;第1年至第3年每株的施肥量分别为30
g、40
g、
50
g。
7.3 未成林造林地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食叶害虫等。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3
T/GXAS 552—2023
附 录 A
(资料性)
黄枝油杉主要病虫害防治
黄枝油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表A.1。
表A.1 黄枝油杉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种类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苗木立枯病 危害幼苗根茎等部 位。 用2种药剂交替防治,分别为用100倍的硫酸铜浇灌根部;用100~200倍 的硫酸亚铁喷根部,间隔时间为7 d。连续2~3次。
叶枯病 危害幼苗、幼树针叶。 用0.2°Bé~0.3°Bé的石硫合剂,每7 d~10 d喷雾1次,连续2~3次。
枯梢病 危害幼树针叶。 用0.5°Bé~1.0°Bé的石硫合剂,每7 d~10 d喷雾1次,连续2~3次。
地下害虫 危害幼苗、幼树针叶。 用0.5%噻虫胺颗粒剂,按4.0 kg/hm 2~5.0 kg/hm 2的施药量撒施。
食叶害虫 危害幼苗、幼树针叶。 用90%敌百虫1 000倍水溶液拌匀喷洒,连续2~3次。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黄枝油杉造林技术规程
T/GXAS 552—2023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