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3.280
CCS F 73 体 GXAS
团 标 准
T/GXAS 349—2022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radioactive waste water decay pond
in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2022 - 08 - 03 发布
2022 - 08 - 09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34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广西居里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湘亭
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明发、向辉云、常青、林晨、何叶娜、李海、贾力博、何帅兴、曹明月、林
秋莲、崔伦、江岳、于慧君、赖晓洁、陈晶、梁庆章、陆月。
I
T/GXAS 349—2022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总体要求、工艺设计
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衰变池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HJ 6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1188 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HJ 61、HJ 118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核医学 nuclear medicine
应用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药物进行诊断、治疗疾病以及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来源:HJ 1188-2021,3.1]
3.2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 radioactive waste water of nuclear medicine
在核医学活动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液态废物。
3.3
衰变池 decay pool
用于收集、贮存、排放放射性废液的容器,放射性废液在该容器中自然衰变。
[来源:HJ 1188-2021,3.4]
3.4
槽式衰变池 intermittent decay pool
也称“间歇式衰变池”。是用于轮流接纳和贮存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的2组或2组以上并联式池体。
3.5
推流式衰变池 continuous decay pool
也称“连续式衰变池”。利用水力学推移流的原理,用于连续接纳和贮存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的3
级或3级以上分隔式衰变池。
3.6
导流墙 guide wall
建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内部,用于导引废水水流流向的墙体。
3.7
检测池 detection cell
用于监测衰变池中废水的池体。
3.8
检查口 check hole
带有可开启检查盖的配件,装设在检测池池体上方,作为检查和清通之用。
1
T/GXAS 349—2022
[来源:GB 50015—2019,2.1.47,有修改]
4 总体要求
4.1
排放要求
4.1.1 对于槽式衰变池贮存方式:
a) 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 24
h 的放射性废液暂存时间超过 30
d 后可直接解控排放;
b) 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 24
h 的放射性废液暂存时间超过 10 倍最长半衰期(含碘-131 核素的暂
存超过 180
d),监测结果经审管部门认可后,按照 GB 18871 中 8.6.2 规定方式进行排放;
放射性废液总排放口总α不大于 1Bq/L、总β不大于 10Bq/L、碘-131 的放射性活度浓度不大
于 10
Bq/L。
4.1.2 对于推流式衰变池贮存方式,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 24 小时的,每年应对衰变池中的放射性废水
进行监测,碘-131 和最长半衰期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应满足附录 A 的要求。
4.2
建设要求
4.2.1 放射性废水衰变池的建设规模,应考虑核医学科的整体发展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
为主,预留远期空间。
4.2.2 应根据核医学科建设规模、放射性废水量和废水排放去向,兼顾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核医学科
废水处理技术路线。
4.2.3 放射性废水衰变池从规划时应遵守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做好前瞻性设计,减少池体运行期间的
人工介入,提高后期维护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4.2.4 核医学科规划时,做好废水管道排放规划,尽可能控制产生的放射性废水的排放量,避免非放
射性废液排入池中。可采取的措施如核素治疗病房内,淋浴、清洁衣物等用水可排入普通废水管道,厕
所、盥洗设施用水应排入放射性废水管道。
4.3
选址要求
4.3.1 在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衰变池的设计中,应根据拟建场址及周围建筑的整体规划,留有余地,
方便今后扩建。
4.3.2 核医学工作场所不宜毗邻产科、儿科、食堂等部门及人员密集区,放射性废水衰变池与病房、
居民区等建筑物之间应设有防护带。
4.3.3 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应远离地下取水构筑物,宜设置在绿化地、室外空地的地下。
4.4
衰变池组成
4.4.1 槽式衰变池
含碘-131治疗病房的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应设置槽式废液衰变池。槽式衰变池至少由污泥池、2组或
以上槽式池体、其他配套及辅助工程组成。主要组成部分见图1。
衰变池1
衰变池2
核医学科产生
的放射性污水
... 衰变池n
达标后排放
图1 槽式衰变池主要组成部分
2
T/GXAS 349—2022
4.4.2 推流式衰变池
核医学诊断(使用锝-99
m、氟-18等)和门诊碘-131治疗场所,可设置推流式放射性废液衰变池。
推流式衰变池一般至少由污泥池、3级~n级分隔连续式池体、检测池、其他配套及辅助工程组成。主要
组成部分见图2。
核医学科产生
的放射性污水
污泥池
衰变池1 衰变池2
达标后排放
图2 推流式衰变池主要组成部分
5 工艺设计
5.1
设计要求
污泥池、检测池、衰变池的布局应合理。池体可采用混凝土浇筑,并在池体内部刷防水防渗涂料,
池底和池壁应光滑坚固、耐酸碱腐蚀、防渗漏。
5.2
污泥池
5.2.1 无固体放射性试验冲洗废水可直接排入衰变池,粪便等生活废水应经过污泥池处理净化后再排
入衰变池。
5.2.2 污泥池池底应设置有防止和去除污泥硬化淤积的措施。
5.2.3 污泥池附近应设置有当心电离辐射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5.2.4 污泥池应设有排气口。
5.3
衰变池
5.3.1 基本要求
应符合以下要求:
c) 容积除满足日常研究或使用预期产生放射性废水的最短停留时间,还应为事故应急时的清洗
需要留有余量,确保排放的废水满足 4.1 的要求。碘-131 核素治疗项目建设的衰变池容积推
荐值参见附录 B;
d) 顶部应设有检修口,盖板与池体边缘可设置橡胶圈密封、隔震;废水液面与盖板的距离不小
于 20
cm;
e) 衰变池的外壁与检修盖板应具有一定的辐射防护能力,外表面 0.3
m 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宜不
大于 2.5
μSv/h;
f) 衰变池附近应设置有电离辐射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g) 按使用的同位素种类和强度设计,应为三级推流式放射性衰变池,见图 4,收集放射性废水的
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的特种管道,宜为不锈钢管或塑料管,化粪池进水口应高于出水口 5
cm,
池盖与废水液应有至少 20
cm 的距离,衰变池盖板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 30
cm。
5.3.2 槽式衰变池
见图3,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预设取样口;
b) 应设有防止废液溢出的措施,如衰变池内设置有液面计等;
3
T/GXAS 349—2022
c) 应设有防止污泥硬化淤积的措施,如衰变池底部设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污泥的排放,池内配置
高压水枪冲洗装置防止淤泥硬化淤积等;
d) 应设有防止堵塞进出水口的措施,如衰变池前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小大体积固形物等;
e) 应设有防止超压的措施。例如池体内部设置排气管(口),用于废水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排出,气体排放口可安装活性炭或其他专用的过滤装置。
控制阀门
进水
衰变池1 衰变池2 衰变池3
出水
取样口 取样口 取样口
图3 槽式衰变池示意图
5.3.3 推流式衰变池
见图4,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内部应设置导流墙,引导水体在池体内进行水平和竖向的立体性流动;
b) 底部应设置有防止和去除污泥硬化淤积的措施。
地 面
混凝土
≥30cm
进水 5cm 衰变池1 衰变池2 至液面 出水
≥20cm
污泥池 衰变池3
底板≥20cm
图4 推流式衰变池示意图
5.4
检测池
5.4.1 检测池上方应设置有检查口,检查口盖板与检测池边缘部分有搭接。
5.4.2 在进行检测操作的时间外,检查口应处于密闭状态,宜设置锁定装置。
5.4.3 检测池附近应设置有电离辐射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5.5
放射性废水排放管道
5.5.1 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的特种管道,宜为不锈钢或塑料管。
5.5.2 管道宜具有一定的埋地深度,尽可能避免暴露在地面;如有暴露在地面的部分,需要做好防护
和标记。
5.5.3 如果管道需要在控制区内穿行时,管道外表面 0.3
m 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宜不大于 10 μSv/h;
如果管道需要在控制区外人员可达区域穿行时,管道外表面 0.3
m 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宜不大于 2.5
μ
Sv/h。
5.5.4 管道应尽可能短,不准许带有存水弯且需带有大于 0.2%的坡度。
5.5.5 管道的走向、阀门和管道的连接处应设置有明显的标记。
4
T/GXAS 349—2022
附 录 A
(资料性)
放射性废水中放射性核素豁免活度浓度
表A.1给出了放射性废水中放射性核素豁免活度浓度。
表A.1 放射性废水中放射性核素豁免活度浓度
核素 活度浓度(Bq/g) 核素 活度浓度(Bq/g)
C-14 1E+04 Sr-90 1E+02
O-15 1E+02 Mo-99 1E+02
F-18 1E+01 Tc-99m 1E+02
Na-22 1E+01 In-111 1E+02
P-32 1E+03 I-125 1E+03
Cr-51 1E+03 I-131 1E+02
Ni-63 1E+05 Sm-153 1E+02
Sr-89 1E+03 Tl-201 1E+02
注: 资料来自GB 18871。
5
T/GXAS 349—2022
附 A B B
录
(资料性)
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
表B.1~B.36给出了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
表B.1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00 mCi、废水量 10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24 13 9 7
3 34.5 19.5 13.5 10.5
4 46 24 18 14
5 55 30 22.5 17.5
6 66 36 24 21
7 77 45.5 28 21
8 84 48 32 24
9 94.5 54 36 27
10 105 55 40 30
11 115.5 60.5 44 33
12 126 66 48 36
13 130 71 52 39
14 140 77 56 42
15 150 82.5 60 45
16 160 88 64 48
17 170 93.5 68 51
18 180 99 72 54
19 190 104.5 76 57
20 190 110 80 60
6
T/GXAS 349—2022
表B.2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00 mCi、废水量 12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31.2 15.6 10.8 8.4
3 41.4 21.6 16.2 12.6
4 52.8 28.8 21.6 16.8
5 66 36 24 21
6 79.2 43.2 28.8 21.6
7 88.2 50.4 33.6 25.2
8 100.8 52.8 38.4 28.8
9 113.4 59.4 43.2 32.4
10 126 66 48 36
11 132 72.6 52.8 39.6
12 144 79.2 57.6 43.2
13 156 85.8 62.4 46.8
14 168 92.4 67.2 50.4
15 180 99 72 54
16 192 105.6 76.8 57.6
17 193.8 112.2 81.6 61.2
18 205.2 118.8 75.6 64.8
19 216.6 125.4 79.8 68.4
20 228 120 84 72
7
T/GXAS 349—2022
表B.3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00 mCi、废水量 14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33.6 18.3 12.7 9.8
3 48.4 25.3 19 14.8
4 61.7 33.6 22.5 19.6
5 77.1 42.1 28.1 21.1
6 88.2 50.5 33.6 25.3
7 102.9 54 39.2 29.5
8 117.7 61.7 44.9 33.6
9 126.1 69.4 50.5 37.9
10 140.0 77.1 56.1 42.1
11 154.1 84.7 61.7 46.2
12 168.1 92.4 67.2 50.5
13 182.1 100.2 72.9 54.7
14 186.3 107.9 78.4 58.9
15 199.6 115.6 84.1 63.1
16 212.8 123.3 78.4 67.2
17 226.2 119.1 83.4 71.4
18 239.5 126.1 88.2 75.7
19 252.8 133.0 93.2 79.9
20 266.0 140.0 98.1 84.1
8
T/GXAS 349—2022
表B.4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00 mCi、废水量 16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36.9 20.8 14.4 11.3
3 52.9 28.8 24.0 16.8
4 70.4 38.4 25.6 22.5
5 84.0 48.0 32.0 24.0
6 100.8 52.9 38.4 28.8
7 117.7 61.6 44.9 33.6
8 128.0 70.4 51.2 38.4
9 144.0 79.2 57.6 43.2
10 160.0 88.0 64.0 48.0
11 176.0 96.8 70.4 52.9
12 192.0 105.7 76.8 57.6
13 197.6 114.4 83.2 62.4
14 212.8 123.2 78.4 67.2
15 228.0 120.0 84.0 72.0
16 243.3 128.0 89.7 76.8
17 258.4 136.0 95.2 81.7
18 273.6 144.0 100.8 86.4
19 288.8 152.0 106.4 91.2
20 288.0 160.0 112.0 96.0
9
T/GXAS 349—2022
表B.5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00 mCi、废水量 18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41.4 21.6 16.2 12.6
3 59.4 32.4 21.6 18.9
4 79.2 43.2 28.8 21.6
5 94.5 54.0 36.0 27.0
6 113.4 59.4 43.2 32.4
7 126.0 69.3 50.4 37.8
8 144.0 79.2 57.6 43.2
9 162.0 89.1 64.8 48.6
10 180.0 99.0 72.0 54.0
11 188.1 108.9 79.2 59.4
12 205.2 118.8 75.6 64.8
13 222.3 128.7 81.9 70.2
14 239.4 126.0 88.2 75.6
15 256.5 135.0 94.5 81.0
16 273.6 144.0 100.8 86.4
17 290.7 153.0 107.1 91.8
18 291.6 162.0 113.4 97.2
19 307.8 188.1 119.7 102.6
20 324.0 180.0 126.0 108.0
10
T/GXAS 349—2022
表B.6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00 mCi、废水量 20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46.0 24.0 18.0 14.0
3 66.0 36.0 24.0 21.0
4 84.0 48.0 32.0 24.0
5 105.0 55.0 40.0 30.0
6 126.0 66.0 48.0 36.0
7 140.0 77.0 56.0 42.0
8 160.0 88.0 64.0 48.0
9 180.0 99.0 72.0 54.0
10 190.0 110.0 80.0 60.0
11 209.0 121.0 77.0 66.0
12 228.0 120.0 84.0 72.0
13 247.0 130.0 91.0 78.0
14 266.0 140.0 98.0 84.0
15 285.0 150.0 105.0 90.0
16 288.0 160.0 112.0 96.0
17 306.0 170.0 119.0 102.0
18 324.0 180.0 126.0 108.0
19 342.0 190.0 133.0 114.0
20 360.0 200.0 140.0 120.0
11
T/GXAS 349—2022
表B.7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20 mCi、废水量 10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25.0 13.0 9.0 7.0
3 36.0 19.5 13.5 10.5
4 46.0 26.0 18.0 14.0
5 57.5 30.0 22.5 17.5
6 66.0 36.0 27.0 21.0
7 77.0 42.0 28.0 24.5
8 88.0 48.0 32.0 24.0
9 94.5 54.0 36.0 27.0
10 105.0 60.0 40.0 30.0
11 115.5 60.5 44.0 33.0
12 126.0 66.0 48.0 36.0
13 136.5 71.5 52.0 39.0
14 147.0 77.0 56.0 42.0
15 150.0 82.5 60.0 45.0
16 160.0 88.0 64.0 48.0
17 170.0 93.5 68.0 51.0
18 180.0 99.0 72.0 54.0
19 190.0 104.5 76.0 57.0
20 200.0 110.0 80.0 60.0
12
T/GXAS 349—2022
表B.8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20 mCi、废水量 12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28.8 15.6 10.8 8.4
3 41.4 23.4 16.2 12.6
4 55.2 28.8 21.6 16.8
5 66.0 36.0 27.0 21.0
6 79.2 43.2 28.8 25.2
7 92.4 50.4 33.6 25.2
8 100.8 57.6 38.4 28.8
9 113.4 64.8 43.2 32.4
10 126.0 66.0 48.0 36.0
11 138.6 72.6 52.8 39.6
12 151.2 79.2 57.6 43.2
13 156.0 93.6 62.4 46.8
14 168.0 92.4 67.2 50.4
15 180.0 99.0 72.0 54.0
16 192.0 105.6 76.8 57.6
17 204.0 112.2 81.6 61.2
18 216.0 118.8 86.4 64.8
19 228.0 125.4 91.2 68.4
20 228.0 132.0 96.0 72.0
13
T/GXAS 349—2022
表B.9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20 mCi、废水量 14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33.6 18.3 12.7 9.8
3 48.4 27.4 18.9 14.8
4 61.7 33.6 25.3 19.6
5 77.1 42.1 28.1 24.6
6 92.4 50.5 33.6 25.3
7 102.9 58.9 39.2 29.5
8 117.7 61.7 44.9 33.6
9 132.3 69.4 50.5 37.9
10 147.0 77.1 56.1 42.1
11 154.1 84.7 61.7 46.2
12 168.1 92.4 67.2 50.5
13 182.1 100.2 72.9 54.7
14 196.1 107.9 78.4 58.9
15 210.1 115.6 84.1 63.1
16 224.1 123.3 89.1 67.2
17 226.2 130.9 95.2 71.4
18 239.5 138.7 100.9 75.7
19 252.8 146.3 93.2 79.9
20 266.0 154.1 98.1 84.1
14
T/GXAS 349—2022
表B.10 衰变池的各级(组)衰变池最小容积(治疗剂量 120 mCi、废水量 160 L/床·d)
床位数量 (满员) 各级(组)衰变池的最小容积(m 3)
m=2 m=5
2 38.4 20.8 14.4 11.3
3 55.2 28.8 21.6 16.8
4 70.4 38.4 25.6 22.5
5 88.0 48.0 32.0 24.0
6 100.8 57.6 38.4 28.8
7 117.7 61.6 44.9 33.6
8 134.4 70.4 51.2 38.4
9 151.3 79.2 57.6 43.2
10 160.0 88.0 64.0 48.0
11 176.0 96.8 70.4 52.9
12 192.0 105.7 76.8 57.6
13 208.0 114.4 83.2 62.4
14 224.0 123.2 89.7 67.2
15 228.0 132.0 96.0 72.0
16 243.3 140.8 89.7 76.8
17 258.4 149.6 95.2 81.7
18 273.6 144.0 100.8 86.4
19 288.8 152.0 106.4 91.2
20 304.0 160.0 112.0 96.0
15
T/GXAS 34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