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7.140.10
CCS B 16 体 GXAS 准
团 标
T/GXAS 442—2023
茶园茶角胸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 in tea garden
2023-02-06 发布
2023-02-12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442—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4 发生规律 ........................................................................... 1
5 危害特征 ........................................................................... 1
6 防治方法 ........................................................................... 1
7 档案管理 ........................................................................... 2
附录 A(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各虫态 ..................................................... 3
附录 B(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危害特征 ................................................... 4
附录 C(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生物药剂防治方法 ........................................... 5
附录 D(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化学药剂防治方法 ........................................... 6
附录 E(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田间防治档案记录 ........................................... 7
I
T/GXAS 442—2023
前
言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梧州分院)、梧
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梧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丽蕴、连娜娜、陈永斌、于翠平、陈颖慧、陈耀进、邱瑞瑾、江智艺、吴健
华、黄英晴、廖珍承、龙志荣、杨柳、滕翠琴、刘灼梧、甘爽、蒲琦、邓盈、徐石兰、曹中环、宁弋珍、
莫鹰、李锦锋、杨益欢。
II
T/GXAS 442—2023
茶园茶角胸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茶园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综合防控技术的程序,规定了发
生规律、危害特征、防治方法的操作指示,描述了防治过程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茶园茶角胸叶甲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发生规律
茶角胸叶甲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根际土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分批在土中化蛹。成
虫有陆续出土的习性,常出现在4月~6月。茶角胸叶甲各虫态参见附录A。茶树叶片被成虫新咬的平均
孔洞个数为2个以上即可进行防治。
5 危害特征
幼虫在表土层中取食茶树须根,成虫咬食嫩叶或成熟叶片,有时也啃食嫩茎表皮。在叶片上造成2mm
直径左右的圆形或不规则小孔(参见附录B中图B.1),严重时几个孔洞连成一片,致使叶片破烂(参见
附录B中图B.2)。
6 防治方法
6.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为辅
的综合防治方法。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
6.2 农业防治
6.2.1 合理修剪。结合树势以及茶角胸叶甲危害程度,春茶结束后进行轻、深修剪。为害重茶园且树
势弱的茶园,在冬季停采后可进行重修剪或台刈。
6.2.2 在秋冬季或早春翻耕土壤,可结合茶园施肥、除草等耕作措施进行,翻耕土壤深度 15cm~25cm,
灭杀土中茶角胸叶甲幼虫和蛹。
6.3 物理防治
6.3.1 人工捕杀
宜在成虫为害盛期在树冠下铺垫塑料薄膜,振动茶树,使茶角胸叶甲掉落在薄膜上,及时收集清出
1
T/GXAS 442—2023
茶园并集中消灭。
6.3.2 色板诱控
每年 4 月成虫出土始发期,每 667m
2挂可降解红黄双色茶园诱虫板 30~50 张于茶丛下紧挨地面处
和茶面平行处。
6.3.3 生物防治
6.3.4 利用肥螋、蚂蚁、黑步甲、毛列步甲等茶角胸叶甲天敌防治。
6.3.5 宜在茶叶采摘期结束后优先使用白僵菌、绿僵菌、苦皮藤素等生物药剂。生物药剂防治方法参
见附录 C。
6.3.6 化学防治
宜选用高效低水溶性化学药剂防治。全年药剂总使用次数应控制在 2~3 次,根据推荐剂量和安全
间隔期使用。注意药剂交替使用,同一药剂在同一年不重复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D。
7 档案管理
建立防治台账,对全年每次防治的时间、措施、使用药剂、天气情况及操作人等进行详细记录,记
录表参见附录E。防治档案应专人记载,年终系统整理,负责人审查存档,保存时间应不少于3年。
2
T/GXAS 442—2023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各虫态
茶角胸叶甲各虫态(a:幼虫,b:蛹,c:成虫)见图A.1。
图A.1 茶角胸叶甲各虫态
3
T/GXAS 442—2023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危害特征
茶角胸叶甲危害特征见图B.1、图B.2。
图B.1 茶角胸叶甲及其危害特征
图B.2 茶角胸叶甲危害严重的茶树叶片
C C
4
T/GXAS 442—2023
附 录 C
(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生物药剂防治方法
茶角胸叶甲生物药剂防治方法见表C.1。
表C.1 茶角胸叶甲生物药剂防治方法
药剂名称 使用剂量(每667m 2) 防治适期和施药方式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100g 盛蛹期、成虫出土前,拌细土 撒施;成虫出土始发期,喷雾 2
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 5kg 盛蛹期、成虫出土前,拌细土 撒施 2
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 悬浮剂 40mL~60mL 成虫出土始发期,喷雾 2
1%苦皮藤素水乳剂 30mL~50mL 成虫出土始发期、盛期,喷雾 2
0.5%藜芦碱 50mL~70mL 成虫出土始发期、盛期,喷雾 2
0.5%苦参碱水剂 70mL~90mL 成虫出土始发期、盛期,喷雾 2
5
T/GXAS 442—2023
附 D D D
录
(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化学药剂防治方法
茶角胸叶甲化学药剂防治方法见表D.1。
表D.1 茶角胸叶甲化学药剂防治方法
药剂名称 使用剂量(每667m 2) 防治适期和施药方式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24%虫螨腈悬浮剂 20mL~25mL 成虫出土盛期,喷雾 1
15%茚虫威乳油 17mL~22mL 成虫出土盛期,喷雾 1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mL~30mL 成虫出土盛期,喷雾 1
6
T/GXAS 442—2023
附 E E E
录
(资料性)
茶角胸叶甲田间防治档案记录
茶角胸叶甲田间防治档案记录见表E.1。
表E.1 茶角胸叶甲田间防治档案
日期 防治措施 农药品种及用量 天气 操作人员 备注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茶园茶角胸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GXAS 442—2023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