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CQJR 017-2024 重庆市“碳挂钩”贷款业务操作指南

T/CQJR 017-2024 重庆市“碳挂钩”贷款业务操作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7.5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09:55:56



相关搜索: 重庆市 操作指南 挂钩 cqjr

内容简介

T/CQJR 017-2024 重庆市“碳挂钩”贷款业务操作指南 ICS 03.060
CCS A11
团 体 标 准
T/CQJR 017-2024
重庆市“碳挂钩”贷款业务操作指南
Carbon Linked Loan Business Guidelines
2024-07-26 发布 2024-08-26 实施
重庆市金融学会 发布
T/CQJR 017-2024



言...........................................................................................................................................................II

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4.1 借款人要求.................................................................................................................................................1
4.2 “碳挂钩”目标.........................................................................................................................................1
4.3 目标约定.....................................................................................................................................................2
5 风险评估.............................................................................................................................................................2
5.1 尽职调查.....................................................................................................................................................2
5.2 跟踪评估.....................................................................................................................................................2
6 违约处置.............................................................................................................................................................2
6.1 违约处置条款内容.....................................................................................................................................2
6.2 违约解决方案.............................................................................................................................................2
7 业务流程.............................................................................................................................................................2
7.1 申请和尽职调查.........................................................................................................................................2
7.2 信用等级评估.............................................................................................................................................3
7.3 贷款审批.....................................................................................................................................................3
7.4 合同签订.....................................................................................................................................................3
7.5 贷款发放.....................................................................................................................................................3
7.6 贷款检查.....................................................................................................................................................4
7.7 合同终止.....................................................................................................................................................4
7.8 贷款归还.....................................................................................................................................................4
参 考 文 献.....................................................................................................................................................5
I
T/CQJR 017-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金融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民生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毅、朱倩、吴畏、傅启丽、徐昊、谭剑秋、唐振辉、徐彦君、邱鸣、黎
颖、叶纯、郑永旖、骆勃、周美岑、张晋涛。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T/CQJR 017-2024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序有效衔接,充分激活金融资源在助推经济社
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
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为进一步推进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
设,发挥好绿金融的牵引作用,持续创新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助力全市经济绿色低碳
转型发展,制定本文件。
III
T/CQJR 017-2024
重庆市“碳挂钩”贷款业务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挂钩”贷款实施和管理的服务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在重庆市范围内依法开展“碳挂钩”贷款的金融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重庆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渝环规(2021)7号)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
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
员会、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重庆市能源局.《重庆市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
(2023年版)渝银发(2023)26号》,2023年3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挂钩”贷款 Carbon Linked Loan
在贷款合同中嵌入低碳转型挂钩目标(以下简称碳挂钩目标),将挂钩目标是否实现作为触发
条件,与贷款合同主要条款相挂钩的贷款。其核心是通过创新运用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将贷款
利率与企业单位能耗、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等绿色经济指标挂钩,激励借款企业加快实现低碳转型
发展目标。
3.2
“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简称“长江绿融通”) Yangtze River Green
Financing Platform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自建“业务+技术”团队开发的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具
备绿色项目智能识别、环境效益测算和碳核算智能计算等 6 大功能,是重庆绿色金融改革的业务创
新中心、信息共享中心、安全连接和监测评估中心。
4
基本要求
4.1
借款人要求
a)
所属行业或贷款项目需符合国家或地方转型、环保政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符合金融
机构区域、行业、客户等相关准入管理规定;
b)
资信状况良好、经营稳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c)
符合《重庆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渝环规(2021)7号)的相关规定,具有较好的环
境信用评价等级且不存在环保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近三年无突发环境事件;
d)
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4.2
“碳挂钩”目标
a)
“碳挂钩”目标的设定原则上不低于国家或地区相关行业基准值;
b)
贷款人可新设或修订贷款合同相关管理办法,或在贷款合同补充说明(其他)中,将企业
一定周期内减碳降碳成效作为贷款合同条款的触发条件;
c)
碳排放量核查 :借款人可对接重庆征信公司开发的企业碳账户平台,上传碳排放相关数据,
贷款人通过“长江绿融通”链接到企业碳账户平台,查询借款人过往碳排放量情况进行核
1
T/CQJR 017-2024
查;或由借款人提供由生态环境部门、第三方环评机构等出具的碳排放量数据、核查报告,
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核查并出具碳核查报告。对于新能源发电类项目或企业,
借款人可提供发电量等相关数据;
d)
碳减排绩效评估:贷款人可根据企业碳账户平台查询的碳排放量数据或企业提供的碳核查
报告(新能源发电量数据),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转型路径、节能技术以及当前的生产经
营情况等因素,并与借款人商定多层级、多维度的碳减排绩效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按年(按
季)的碳排放强度降低(工业增加值、税收和产品产量)、相对(绝对)碳排放量减少、
能耗水平降低、新能源发电企业发电量增加等企业碳维度数据或其他同等效应绩效指标。
4.3
目标约定
按照借贷双方商定的“碳挂钩”目标,明确借款人碳减排绩效目标与贷款利率挂钩的标准、利
率调整幅度及频率等。
5 风险评估
5.1 尽职调查
借款人向贷款人提交“碳挂钩”贷款申请,贷款人可依法依规或者按授权条款对借款人进行财
务、法律、环境权益等方面的尽职调查,除按一般公司融资要求履行的尽职调查外,借款人还宜重
点关注企业低碳转型技术及发展规划。
5.2
跟踪评估
贷款合同生效后,贷款人可持续跟踪借款人资金用途、经营状况、节能减排情况。鼓励贷款人
根据各自内部客户融资工作尽职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定期了解借款人的经营情况、收支和资
信等情况的变化。除常规贷后跟踪外,还宜特别关注借款人碳排放量(减碳量、新能源发电量)情
况,督促借款人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贷款人可通过“长江绿融通”查询企业碳账户数据,或由借
款人提供由生态环境部门、第三方环评机构等出具的碳排放量数据、核查报告,第三方服务机构出
具的碳核查报告。贷款信息录入、登记台账、档案管理、贷款分类和不良贷款管理等常规性贷后工
作严格遵照相关制度执行,并宜监控借款人融资后的资金用途,碳排放情况。
6 违约处置
6.1 违约处置条款内容
交易双方可事先在贷款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处置条款,其中约定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违约类型;
——触发条件;
——违约金;
——处置程序;
——争议解决措施。
6.2
违约解决方案
如果借款人未达到约定的碳绩效目标、经营状况明显恶化,造成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事
件,发生严重环境违法事件,不履行到期债务等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贷款人可按照借款合同约定,要求提前终止合作或采取相关保全措施。
7 业务流程
7.1 申请和尽职调查
7.1.1 申请材料
2
T/CQJR 017-2024
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碳挂钩”贷款前,由借款人向贷款人提交一般公司贷款所需材料外,还
宜提供下列主要材料:
a)
企业碳账户信息,或由借款人提供由生态环境部门、第三方环评机构等出具的碳排放量数
据、核查报告,第三方服务机构出具的碳核查报告;
b)
国家或地方转型金融支持目录、转型金融标准等相关文件;
c)
所属行业或产业、贷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
d)
已投产项目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证明;
e)
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文件;
f)
企业转型发展计划(短、中和长期)。
7.1.2
尽职调查
贷款人按照一般公司贷款要求对借款人进行尽职调查,并通过查看征信系统、咨询主管部门、
实地调查企业等方式,重点调查借款人的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处置设施运行、各类环境
资源消耗、相关环境权益有偿使用费缴纳、环境违法信息、重点关注企业低碳转型技术及发展规划。
尽职调查完成后,贷款人可组织开展“碳挂钩”目标评估,目标评估遵照4.2要求。
7.2
信用等级评估
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公司治理水平、领导者素质、市场地位、研发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清缴
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级可由贷款人独立进行,内部掌握,
也可由有关部门批准的评估机构进行。
7.3
贷款审批
贷款人根据内部贷款管理制度,结合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资金需求、担保保障,合理授予贷款
额度;参考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企业低碳转型目标值、所属行业的转型金
融目标值和基准值等,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及与碳绩效挂钩方式、调整触发条件和频率,合理确定贷
款期限。
7.4
合同签订
通过尽职调查、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和贷款审批后,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碳挂钩”贷款合同。
合同约定的内容除一般公司或个人贷款合同包括的内容外,还包括但不限于:
a)
“碳挂钩”目标:贷款人根据企业碳账户平台查询的碳排放量数据或企业提供的碳核查报
告(新能源发电量数据),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节能技术等因素与借款人商定多层级、
多维度的碳减排绩效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按年(按季)的碳排放强度降低(工业增加值、税
收和产品产量)、相对(绝对)碳排放量减少、能耗水平降低、新能源发电企业发电量增加
等企业碳维度数据或其他同等效应绩效指标;
b)
贷款利率:由贷款人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同档次LPR利率,结合借款人信用情况
合理确定加减点利率幅度。并将企业一定周期内减碳降碳成效作为贷款合同贷款利率条款变
更的触发条件,约定贷款利率变更幅度、频率等;
c)
授信期限:授信期限由贷款人依据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借款人实际资金需求合理设置授信
期限。
d)
资金用途:“碳挂钩”贷款资金用途根据贷款业务品种确定,但可优先用于低碳技术改造、
工业脱碳技术等绿色项目和工业环保领域,也可用于相关项目或领域的实际生产经营,不可
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不可用于购买股票、期货等有价证券和从事股本权益性投
资,不可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e)
影响:转型活动在减碳的同时,不能对其他可持续目标(SDGs)和社会稳定产生明显负面影
响(即“无重大损害原则”和“公正转型原则”)。如:减碳的转型活动不应污染环境和破坏
生物多样性,不应对失业造成显著影响;
f)
违约处置方式:借款人未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的,贷款人可依据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或仲
裁机构裁决。
7.5
贷款发放
3
T/CQJR 017-2024
贷款人按贷款合同的约定按期发放贷款,借款人按合同约定用款。双方违反合同规定的,依照
贷款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7.6
贷款检查
7.6.1
信息披露
鼓励借款人通过碳账户系统、企业公开网站等方式,定期(按度、按季或按年)披露碳排放量
(减碳量、新能源发电量)相关数据。
7.6.2
跟踪核查
鼓励贷款人根据各自内部客户融资工作尽职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定期了解借款人的经营
情况、收支和资信等情况的变化。除常规贷后跟踪外,还宜特别关注借款人碳排放量(减碳量、新
能源发电量)情况,督促借款人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贷款人可通过长江绿融通系统查询企业碳账
户数据;或由借款人提供由生态环境部门、环评机构等出具的碳排放量数据、核查报告,第三方服
务机构出具的碳核查报告。贷款信息录入、登记台账、档案管理、贷款分类和不良贷款管理等常规
性贷后工作严格遵照相关制度执行,并监控借款人融资后的资金用途,碳排放情况。
7.6.3
“碳挂钩”情况执行
对于触达利率调整条款的,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时限内进行贷款利率调整。
7.7
合同终止
如果借款人经营状况明显恶化,造成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事件,发生严重环境违法事件,
不履行到期债务等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贷款人可按照借款合同约定,
要求提前终止合作或采取相关保全措施。
7.8
贷款归还
借款人按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在借款人清偿贷款本息后,合同自行终止。
4
T/CQJR 017-2024
参 考 文 献
[1]
《重庆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渝环规(2021)7号)
[2]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农业农村
委员会、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重庆市能源局.《重庆市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
录(2023年版)渝银发(2023)26号》,2023年3月。
5
上一章:T/CQSES 01-2024 页岩气开采地下水污染评价技术指南 下一章:T/CQJR 016-2024 排污权抵(质)押融资服务规范

相关文章

T/CQJR 009-2024 互联网贷款业务数据安全要求 T/CQJR 008-2024 重庆市金融服务绿色消费指南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操作实务 JR/T 0138-2016 银团贷款业务技术指南 GB/T 51267-2017 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范 GB/T 51267-2017 高清晰版 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范 T/GDLC 017-2024 乘用车产品碳中和实施指南 GB/T 50626-2010 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业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