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30
CCS B 47 体 GXAS
团 标 准
T/GXAS 683—2024
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化性稳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tabler voltinism impacted
by long-time light of Chinese variety silkworm
2024 - 02 - 26 发布
2024 - 03 - 03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683—2024
前
言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河池市蚕业技术
推广站、兴业县华盛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枫烨、黄红燕、浦月霞、闭立辉、黄文功、谭福洋、黄扬玉、吴静颜、兰艳
妮、罗群、安春梅、刘艳伟、韦博尤、黄玲莉、苏红梅、马靖羽、毛洪斌、蒙艺英、黄凌、赖艳梅、冉
艳萍、何骥、吴雅静、廖万波、黄康东、覃耀明、肖杰章、商本庆、玉小迷、石海潜。
I
T/GXAS 683—2024
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化性稳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化性稳定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化
性稳定技术的程序,规定了饲养条件准备、稳定技术工艺的操作指示,描述了建立档案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家蚕中系品种提高化性稳定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45/T 82 桑蚕种检验检疫技术规程
DB45/T 83 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
DB45/T 84 桑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规程
T/GXAS 447 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长光照 long light
每日24
h均处于光照强度为350
lx~600
lx的环境中。
3.2
化性 voltinism
昆虫(特别是具有滞育特性的昆虫)在一年内自然发生的世代数。家蚕的化性是依品种而异,根据
化性的次数称为一、二、三、四化性,三化性以上亦称多化性。
3.3
滞育卵 diapauses eggs
产下经过一定时间发育后便停止发育,需要经过活化处理才能继续发育的蚕卵。俗称黑种。
3.4
非滞育卵 non-diapauses eggs
蚕卵产下后胚胎不断发育,约经10日即形成蚁蚕孵化,俗称生种。
4 饲养条件准备
4.1
设施设备及人员
按照T/GXAS 447的规定执行。
4.2
消毒防病
按照DB45/T 83的规定执行。
5 稳定技术工艺流程
见图1。
1
T/GXAS 683—2024
出库催青 (点青前选留黑种继代)
蚕种检疫
图1 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化性稳定技术流程图
6 稳定技术工艺操作
6.1
出库催青
催青前期淘汰非滞育卵,其他按照DB45/T 84的规定执行。
6.2
收蚁
按照T/GXAS 447的规定执行。
6.3
饲育
6.3.1 饲育形式、要求
每一代均采用单蛾育形式,防止区间混杂,连续三代以上长光照技术处理。
6.3.2 蚕室温湿度
1龄~3龄稚蚕期温度29
℃~30
℃,相对湿度85%~90%;4龄~5龄壮蚕期温度27
℃~28
℃,相
对湿度75%~80%。
6.3.3 光照
1龄~3龄稚蚕期采用自然光照处理;4龄~5龄壮蚕期,即4龄眠起时至5龄成熟时,采用长光照处理。
6.3.4 饲料管理
按照DB45/T 83的规定执行。
6.3.5 饲养管理
按照DB45/T 83规定执行。
6.4
上蔟采茧
6.4.1 上蔟
实行分区上蔟,上蔟室温度25
℃~26
℃,相对湿度75%以下,自然光照,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
阳光直射和震动。
2
T/GXAS 683—2024
6.4.2 采茧
实行早采茧,即吐丝完成、未化蛹时采茧。轻采、轻放,勿堆压。将薄皮茧、病态茧、双宫茧做好
记录后即淘汰。
6.5
种茧保护
按照DB45/T 83的规定执行。
6.6
精选种茧交配制种
6.6.1 种茧调查
按照T/GXAS 447的规定执行。
6.6.2 蛾区、茧(蛹)个体选择
按照T/GXAS 447的规定执行。
6.6.3 交配制种
按照T/GXAS 447的规定执行。
6.7
蚕种保护、冷藏、浸酸
6.7.1 蚕种保护
收种后及时放入蚕种保护室保护,保护标准:温度24
℃~25
℃,相对湿度75%~80%。避免受27
℃
以上高温和21
℃以下低温影响,并注意通风换气。
6.7.2 选留滞育卵继代
蚕卵入保护室10
d后,淘汰有非滞育卵(生种)发生的卵圈,只留滞育卵(黑种)继代。若每个卵
圈都有非滞育卵(生种)发生,选留非滞育卵(生种)少的卵圈继代。
6.7.3 蚕种冷藏、浸酸
继代用种和备用种分别按用种计划保护、冷藏处理,冷藏、浸酸按照DB45/T 84的规定执行。
6.8
蚕种检疫
产卵后次日上午单蛾袋蛾,14蛾为一张,袋蛾前核对品种、批次、编号与蚕种纸一一对应。送至检
疫机构检验检疫。采取手工磨蛾,单蛾检疫。按照DB45/T 82的规定执行。
7 建立档案
7.1
准确记录数据,及时整理统计。
7.2
妥善保存《桑蚕种质量检疫报告》及相关的图像、视频资料等。
7.3 填写《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饲育成绩表》(见附录 A)并打印纸质版存档。
3
T/GXAS 683—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饲育成绩表
见表A.1。
表A.1 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饲育成绩表
品种:
批次 收蚁 时间 饲养 形式 饲养 代数 蛾区 数 交配 形式 孵 化 率 % 死 卵 率 % 不受 精卵 率 % 五龄 经过 d:h 全龄 经过 d:h 全龄 病死 蚕率 % 蔟中 减蚕 率 % 幼虫 生命 率 % 死 笼 率 % 虫蛹 统一 生命 率 % 全 茧 量 g 茧 层 量 g 茧 层 率 % 粒子 病毒 率 % 非滞 育卵 蛾区 数 母种制种 备注
入选 蛾区 数 选择 深度 % 张 蛾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家蚕中系品种长光照化性稳定技术规程
T/GXAS 683—2024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