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GXAS 797-2024 报春苣苔属叶片扦插技术规程

T/GXAS 797-2024 报春苣苔属叶片扦插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53.0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11:31:39



相关搜索: 技术规程 扦插 叶片 gxas

内容简介

T/GXAS 797-2024 报春苣苔属叶片扦插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62 体 GXAS 准
团 标
T/GXAS 797—2024
报春苣苔属叶片扦插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leaf cutting of Primulina
2024 - 08 - 06 发布
2024 - 08 - 12 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 发 布
T/GXAS 797—2024


本文件参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广西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朴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丰成园艺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海霞、关世凯、陶大燕、周锦业、宋倩、雷雨阳、万正林、赵飞成、李凯、
陆建勋。
I
T/GXAS 797—2024
报春苣苔属叶片扦插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报春苣苔属叶片扦插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报春苣苔属叶片扦插繁育的程序,规
定了报春苣苔属的场地及环境、扦插、扦插后管理、移栽、移栽后管理、档案管理等阶段的操作指示,
给出了出圃苗质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报春苣苔属植物叶片扦插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报春苣苔属 Primulina
属于苦苣苔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和越南。无明显地上茎,植株形态、叶片形态和
性状、花色和花型变化丰富,观赏性高。喜阴湿,对荫蔽环境的适应性高,适宜作阳台、室内观赏花卉。
4 场地及环境
4.1
场地
温室大棚或塑料大棚。温室大棚配置有内外遮阳系统、湿帘降温系统、电动通风系统等设备,塑料
大棚配置有内外遮阳系统、湿帘降温系统等设备。
4.2
环境
温度宜在20 ℃~30 ℃。光照范围为1 000
lx~10 000
lx。
5 扦插
5.1
季节
以春季和秋季为宜。
5.2
基质
5.2.1 配比
选用纤维度为0.1
mm~10
mm的泥炭、粒径为1
mm~3
mm的珍珠岩、粒径为3
mm~6
mm的火山石、粒
径为3
mm~6
mm的轻石,按体积比为2:1:2:2混合均匀。
1
T/GXAS 797—2024
5.2.2 pH 值
pH值5.5~6.5。
5.2.3 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洒浇透基质后,拌匀后装入育苗盘中。
5.3
叶片的选择
宜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的成熟叶片。
5.4
叶片的剪切
5.4.1 剪取工具消毒
可用剪刀作为剪切工具,每次剪切叶片前均应使用75%的酒精消毒工具。
5.4.2 叶片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浸泡剪取下来的叶片5
min~10
min,捞出沥干,晾晒5
min~
10
min,备用。
5.4.3 叶片切割
5.4.3.1 叶片小于 20
cm
2的可不切割。
5.4.3.2 叶片大于 20
cm
2的可采用如下切割方法:
——纵切:用刀片沿植株叶片的中脉进行切割;
——横切:用刀片垂直植株叶片的中脉在叶片的中间位置进行切割;
——全切:用刀片沿植株叶缘即叶片四周进行切割。
5.5
生根预处理
将叶柄端或近叶柄端的切口在吲哚丁酸(IBA)200 mg/L水溶液中速蘸2 s~3 s。
5.6
扦插方法
常用扦插方法有以下两种:
——平铺法:叶柄保留不超过1.0
cm,在叶柄端或近叶柄端覆盖基质厚1.5
cm~2.0
cm。株距2.0
cm~
3.0
cm,行距3.0
cm~5.0
cm。插后浇透水;
——斜插法:叶柄保留不超过1.0
cm,将叶柄端或近叶柄端插入基质中,倾斜角度30°~60°,扦
插深度2 cm~3 cm。株距2.0
cm~3.0
cm,行距3.0
cm~5.0
cm。插后浇透水。
6 扦插后管理
6.1
温度和光照
参照4.2执行。
6.2
水分管理
基质含水量宜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宜为90%~95%。
7 移栽
7.1 定植容器
宜用塑料花盆,口径8 cm~10 cm、高度7 cm~8 cm。
2
T/GXAS 797—2024
7.2
基质
选用纤维度为10
mm~30
mm的泥炭、粒径为3
mm~6
mm的火山石、粒径为3
mm~6
mm的轻石,按体积
比为1:1:1混合均匀。pH值及消毒按照5.2执行。
7.3 时间
扦插后60 d~90 d。幼苗长出2对以上叶片且具有根系时可进行移栽。
7.4 方法
7.4.1 分株
单一植株应具有2对以上叶片和3~5条根系。叶片产生的幼株无法拆分成单一植株时,全部视作1
个植株。
7.4.2 方法
用剪刀将新植株从叶片上剪取下来,剪取工具的消毒按5.4.1执行。保持根系舒展,在容器中先放
入0.8
cm~1.4
cm的陶粒或小石子至盆高的1/2处,然后填充基质至盆高的4/5处,放入种苗,继续填充
基质至距离盆口0.5
cm~1.0
cm处,压实根部周围基质,浇透水。定植好的盆苗置于遮光率为50%~60%
的环境中。定植当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
液喷雾杀菌。
8 移栽后管理
8.1
水分管理
浇水,保持基质湿润,基质含水量宜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宜为80%~95%。
8.2
施肥管理
施肥时间宜在移栽30
d后。叶面追肥宜用0.1%磷酸二氢钾溶液10
d~15
d喷雾1次;每20
d~30
d
宜用0.5%复合肥(15:15:15)溶液灌根1次。
8.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农药使用方法参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9 出圃苗质量
9.1
植株健康,茎叶正常,无病虫害,无明显药害和机械损伤,具有 4 对以上叶片。
9.2
根系生长良好,分布均匀,不定根≥5 条,且不定根长度≥3
cm,无根腐。
10 档案管理
建立扦插技术管理档案,记录扦插种类、时间、移栽时间、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出圃时间等。技
术档案应有专人记录,并妥善保存至该批种苗销售后的两年以上。
3
T/GXAS 797—2024
附 A A A

(资料性)
报春苣苔属植物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报春苣苔属植物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表A.1 报春苣苔属植物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使用方法
软腐病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 叶面喷雾,连续喷施 2~3 次,7 d~14 d 一次,农药交替使用。
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 倍
炭疽病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 叶面喷雾,连续喷施 2 次,10 d~14 d 一次,农药交替使用。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
灰霉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 叶面喷雾,连续喷施 2~3 次,10 d~14 d 喷一次,农药交替使用。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000~1 200 倍
介壳虫 40%啶虫·毒死蜱乳油 750~900倍 叶面喷雾,连续喷 2 次,10 d~14 d 一
次,农药交替使用。
40%噻嗪酮悬浮剂 750~900 倍
蜗牛 6%四聚乙醛·甲萘威颗粒剂 500 g~1 000 g/亩 颗粒剂撒施;悬浮剂叶面喷雾,连续喷 2~3 次,15 d~20 d 一次,农药交替使用。
40%四聚乙醛悬浮剂 2 000~3 000 倍
红蜘蛛 25%炔螨特乳油 2 000~3 000 倍 叶面喷雾,连续喷施 2~3 次,5 d~7 d 一次,农药交替使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2 000~3 000 倍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
报春苣苔属叶片扦插技术规程
T/GXAS 797—2024
广西标准化协会统一印制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上一章:T/GXAS 798-2024 小蚕共育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下一章:T/GXAS 795-2024 冬凤兰无菌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T/GXAS 792-2024 永福报春苣苔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 T/GXAS 796-2024 侧膜组秋海棠叶片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T/GXAS 617-2023 壮药材三叶青藤扦插繁育技术规程 T/GXAS 791-2024 竹节类秋海棠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DB45/T 1823-2018 景天科多肉植物叶片扦插技术规程 DB52/T 1491-2020 荔波唇柱苣苔培育技术规程 T/HBSF 013-2023 巴蜀报春设施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DB42/T 1823-2022 欧洲报春盆花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