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80
CCS B 10
GBC
广 西 物 品 编 码 与 标 准 化 促 进 会 团 体 标 准
T/GBC 22—2024
甘蔗糖渣滤泥分子膜静态好氧发酵生产有
机肥料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erobic fermentation of sugarcane molasses
filter mud using molecular membrane for organic fertilizer production
2024 - 07 - 11 发布
2024 - 07 - 11 实施
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 发 布
T/GBC 2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南宁
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三达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广西思浦林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
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广西南宁信雄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西佑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殿贵、潘尚丽、韦英亮、邓卫利、杨崇爱、何善廉、黄超技、黄华杰、刘维
明、石梁稳、赵卓英、李尚相、杨金诚、陈潜、刘双斌、刘洋、韦小烨、韦丽丽、覃燕龙、黄一帆、何
禹钦、邓艺萍、黄韵霖、谢敏蓉、黄葆、梁鑫佳、班书浩、班雁华、潘扬昌、张思敏、陈桂鸾、陈德翼、
韦猛、高迈、李创、盘杨桂、陆云、杨剑、莫淇斐、覃石凤。
I
T/GBC 22—2024
甘蔗糖渣滤泥分子膜静态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料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甘蔗糖渣滤泥分子膜静态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料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原辅
料要求、场地与设备、工艺流程、主要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包装、贮存与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以甘蔗糖渣滤泥为原料,分子膜静态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
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440
尿素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 119
饲料原料
小麦麸
NY/T 525—2021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分子膜
molecular membrane
用于堆肥的含有过滤材料的覆盖物。
好氧发酵
areobic fermentation
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通过利用好氧微生物将糖渣滤泥进行分解,转化成有机腐殖质等有机物的过
程。
静态好氧发酵
static aerobic fermentation
发酵过程中,有机发酵物料无需频繁翻抛、搅拌的好氧发酵。
分子膜静态好氧发酵
static areobic fermentation in molecular membrane
在堆体上覆盖分子膜,以强制通风为供氧方式,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静止堆置发酵制
作有机肥料的方法。
有机肥料
organic 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能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
营养、提高作物品质。
[来源:NY/T 525—2021,3.1]
糖渣滤泥
sugar residue filter mud
亚硫酸法制糖工艺的清净工序中,甘蔗汁经澄清后由压滤机或真空吸滤机所排出的残渣。
[来源:DB45/T 1597—2017,3.1]
安全性评价
safety evaluation
1
T/GBC 22—2024
对原料安全性、生产工艺安全性、成品安全性的评价和对田间试验结果、农田土壤、地表水、地下
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曝气
aeration
向堆体中充气增加堆体中空气含量的方法,是好氧堆肥发酵的增氧工艺。
堆体
pile body
将用来发酵的甘蔗糖渣滤泥堆积起来形成的锥形物体。
4
原辅料要求
原料
应符合NY/T 525原料要求。
辅料
4.2.1
麸皮
应符合NY/T 119的规定。
4.2.2
尿素
应符合GB/T 2440的规定。
4.2.3
有机物料腐熟剂
应符合GB 20287的规定。
5
场地与设备
场地要求
宜选择避开人群聚集区的下风口位置,有避雨和防渗漏条件,远离生活和灌溉水源,并便于肥料运
输及使用。
场地建设
5.2.1
处理场至少应包括预处理区、分子膜发酵区和陈化区。
5.2.2
预处理区应防雨、防渗、防溢流。
5.2.3
原料应尽快预处理并送至分子膜发酵区,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1 d。
5.2.4
分子膜发酵区预留风管槽应根据堆体大小预留风管槽数量和大小。堆体底部宽度每增加 1.5 m~
2.0 m 应增设一条通风管道。
5.2.5
陈化区应通风、干燥、防雨淋。
设备选型
5.3.1 根据处理规模,选择适宜的分子膜静态好氧发酵堆肥机。
5.3.2 分子膜好氧发酵堆肥机由分子膜、自动监测设备、自动控制设备和供风系统等组成。
5.3.3 分子膜好氧发酵堆肥机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并提供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
5.3.4 分子膜孔径孔隙率≥80%。
6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包括混料、建堆、分子膜发酵、陈化,工艺流程如图1。
2
T/GBC 22—2024
图 1
甘蔗糖渣滤泥分子膜静态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料工艺流程图
7
主要生产技术
原料要求
甘蔗糖渣滤泥在出厂前,用自然晾晒、机械压榨或物料混合等方法,调节水分含量在55%~65%之
间。
混料
选用甘蔗糖渣滤泥为原料,按堆材重量的3%~5%的用量添加腐熟剂,或按产品说明书适量添加,
调节物料碳氮比(C/N)为25:1~30:1。用预混机或翻堆机将发酵物料与腐熟剂充分混匀后进行堆制。
建堆
将混合均匀的物料堆放在铺设好的曝气系统上,堆体底部宽度应不小于3 m,宜为6 m~8 m;堆体高
度不应低于1.2 m,宜为1.5 m~2.0 m。布料应保证物料均匀、松散,建堆时间不宜超过1 d。
分子膜发酵
7.4.1
覆膜
将分子膜覆盖在堆体上,利用重物压实、绳索紧固或机械密封等方式进行密封。系统密封完成后,
启动供风系统,向系统内持续鼓风,使分子膜鼓起并处于紧绷状态所需时间不高于5 min。
7.4.2 发酵控制
7.4.2.1 通用要求
将分子膜好氧发酵堆肥对堆体温度、堆料间氧气浓度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控制。
3
T/GBC 22—2024
7.4.2.2
温度控制
堆体温度宜控制在55 ℃~70 ℃,且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 d;65 ℃~70 ℃的高温期维持不应少于3 d。
7.4.2.3
氧气浓度控制
通过控制曝气量保持氧气浓度在8%以上。
陈化
经过分子覆膜发酵后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尚未达到腐熟,需要继续进一步发酵即陈化,将剩余的大分
子有机物进一步分解、稳定、干燥、发酵。陈化周期一般为15 d~30 d。
8
产品质量
应符合NY/T 525—2021中第4.2条的规定。
9
包装、贮存与运输
应符合NY/T 525—2021中第6章的规定。
4
T/GBC 22—2024
参 考 文 献
[1] DB45/T 1597—2017 甘蔗糖厂鲜滤泥条垛式堆腐技术规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