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CAICC 001-2024 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

T/CAICC 001-2024 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8.5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15:05:51



相关搜索:

内容简介

T/CAICC 001-2024 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 ICS 65.020.01
CCS B10/19
备案号:CAICC-001-2024
全 联 农 业 产 业 商 会 团 体 标 准
T/CAICC 001-2024
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
Grade Evaluation of
Zhangjiajie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2024-07-19
发布
2024-08-01实施

联 农 业 产 业 商 会 发 布
1
目 录
前言.....................................................................................................................................................3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5
4 产品分类........................................................................................................................................ 5
5 产品分级........................................................................................................................................ 5
6 质量安全........................................................................................................................................ 7
7 安全性指标.................................................................................................................................... 7
8 检验方法........................................................................................................................................ 8
9 检验规则........................................................................................................................................ 8
10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9
2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联农业产业商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界市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张家界莓茶发展服务中心、湖南省茶叶
研究所、张家界市莓茶协会、张家界庸城茶语职业培训学校、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股份有限
公司、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
张家界神州界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家界市原产地莓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家界湘
巧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张家界白岁王茶业有限公司、张家界莓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家
界黄土城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张家界千寻汤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张家界青安茶业有限
公司、张家界诺康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张家界鑫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家界中莓茶叶
有限公司、张家界老班子食品有限公司、张家界农夫茶叶有限公司、张家界长寿藤健康产业
有限公司、张家界界西莓茶生态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张家界宁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界
轩妍莓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湖南瑞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界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联
合品标认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彦凯、覃华兰、刘宇知、吴自勇、邓红英、胡维军、邓武成、李
春萍、赵俭、戴亚、田景娣、谢春凤、汪明辉、郑红发、赵熙、卢良军、黄宏全、朱琴、覃
子厚、汤红梅、赵如初、周正强、田丽萍、王亮、李芳、刘超、陈放。
3
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张家界莓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产品分级、质量安全、安全性指标、
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2022 GB 2763-2021 GB 5009. 3-2016 GB 5009. 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 1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GB 7718-2011 GB 14881-2013 GB/T 191-2008 GB/T 8302-2013 GB/T 8305-2013 GB/T 30375-2013 GH/T 1070-2011 GH/T 1091-2014 CCAA 0017-2014 DB43/T 1850-2020 DB43/T 1851-2020 T/ZMX 002-2020 T/ZMX 004-2020 JJF 1070-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茶 取样 茶 水浸出物 茶叶贮存 茶叶包装通则 代用茶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茶叶、含茶制品及代用茶加工生产企业要求 张家界莓茶 加工技术规程 张家界莓茶 种植技术规程 张家界莓茶感官评审方法 张家界莓茶 总黄酮的测定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4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张家界莓茶(Zhangjiajie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特指生长于湖南省张家界市行政区域内,经人工栽培种植的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小叶种植物,采摘其芽头、芽尖、叶片为原料,按照张家界特有的加工工艺
制成的代用茶。
4 产品分类
4.1 分类依据
张家界莓茶按照原料种类,分为朵茶、芽尖茶、叶茶。
4.2 分类
4.2.1 朵茶
以采摘的芽头为原料,按照张家界当地特有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莓茶产品,加工工艺应符
合 DB43/T 1850 的规定。
4.2.2 芽尖茶
以采摘的幼嫩藤尖为原料,按照张家界当地特有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莓茶产品,加工工艺
应符合 DB43/T 1850 的规定。
4.2.3 叶茶
以采摘的绿叶为原料,按照张家界当地特有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莓茶产品,加工工艺应符
合 DB43/T 1850 的规定。
5 产品分级
5.1 基本要求
5.1.1 具有茶产品特有的色、香、味、形等典型特征。
5.1.2 无杂质、无霉变、无劣变、无异味、无添加剂。
5.1.3 其他应符合 GH/T 1091 的规定。
5.2 分级依据
张家界莓茶按照原料类别、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5.2.1 原料
应符合 DB43/T 1851 的规定。
5.2.2 原料类别
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 1 原料类别
5
原料类别 等级 评价标准
朵茶 特级 清明前≤3 cm 未散叶的芽头
一级 清明至谷雨前 3 cm~6 cm 的芽头
芽尖茶 特级 幼嫩藤尖,长度 5 cm~8 cm,带 1 芽 3~5 叶
一级 幼嫩藤尖,长度 8 cm~12 cm,带 2~3 芽 5~10 叶
二级 幼嫩藤尖,长度 12 cm~15 cm,带 2~3 芽 5~10 叶
叶茶 一级 植株上部不带羽状复叶枝梗的嫩绿叶
二级 植株中部不带羽状复叶枝梗的绿叶
5.2.3 成品茶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 2 要求。
表 2
成品茶感官指标
产品类别 等级 评价标准
外形 内 质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朵茶 特级 卷曲紧细,匀整,净 度好,呈银白色。 香 气 纯 正 无 异味,持久。 清澈透亮,黄 绿色。 鲜爽浓郁, 回味甘甜。 叶底芽叶细嫩,色 泽嫩黄,芽头成朵, 匀整,无卷须。
一级 微卷紧细,较匀整, 净度好,银灰或青灰 色。 香 气 纯 正 无 异味,持久。 清澈透亮,绿 黄色。 鲜爽浓厚, 回味甘甜。 叶底芽叶细嫩,色 泽嫩黄,芽头成朵, 较匀整,无卷须。
芽尖茶 特级 条索较细勾连,匀净 度好,呈银白色。 香气纯正无 异味,持久。 透亮绿黄色。 浓厚,入口 微苦,回味 甘甜。 叶底黄绿,茎叶细 嫩,匀整。
一级 条索稍粗勾连,匀净 度好,呈银白色。 香气纯正无 异味,持久。 明亮,绿黄色。 浓烈,入口 较苦,回味 甘甜。 叶底黄绿,茎叶略 显粗,匀整。
二级 条索较粗勾连,较匀 净,呈灰白色。 香 气 纯 正 无 异 味 , 较 持 久。 较明亮,杏黄 色。 厚重浓烈, 入口苦,回 味甘甜。 叶底深黄绿,茎叶 显粗,较匀整。
叶茶 一级 叶片褶皱弯曲密布白 点状物,梗少较匀, 草木香味,香 气持久。 褐黄色。 清爽,有回 甘。 叶底黄绿色,叶片 较宽大,细枝梗少。
6
呈褐色。
二级 叶片褶皱弯曲,梗多, 叶 背 密 布 灰 白 点 状 物,叶面呈深褐色。 草木香味,香 气较持久。 黄褐色。 醇和,少许 回甘。 叶底黄褐色,叶片 宽大,叶柄较粗, 枝梗较多。
5.2.4 成品茶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3 要求。
表 3
成品茶理化指标
产品 类别 等级 评价标准
水分/ (g/100g)≤ 灰分/ (g/100g)≤ 水浸出物 (g/100g)≥ 总黄酮/(以二 氢杨梅素计, g/100g) ≥ 总氨基酸/ (g/100g) ≥
朵茶 特级 7.5 7.5 32.0 28.0 12
一级 7.5 7.5 32.0 26.0 8
芽尖茶 特级 7.5 9.0 30.0 28.0 /
一级 7.5 9.0 30.0 26.0 /
二级 7.5 9.0 30.0 24.0 /
叶茶 一级 7.5 10.0 32.0 18.0 /
二级 7.5 10.0 34.0 15.0 /
6 质量安全
6.1 安全卫生条件
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
6.2 加工厂房与人员
应符合 CCAA 0017 的规定。
6.3 产品质量管理与跟踪
应符合 CCAA 0017 的规定。
6.4 加工工艺
应符合 DB43/T 1850 的规定。
7 安全性指标
7.1 污染物限量
7
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
7.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8 检验方法
8.1 感官指标检验
按 T/ZMX 002 的规定,并参照 5.2.3 表 2 的要求执行。
8.2 理化指标检验
8.2.1 水分检验按 GB 5009.3 的规定执行。
8.2.2 灰分检验按 GB 5009.4 的规定执行。
8.2.3 总黄酮检验按 T/ZMX 004 的规定执行。
8.2.4 水浸出物检验按 GB/T 8305 的规定执行。
8.2.5 氨基酸总量检验按 GB 5009.124 的规定执行。
8.3 安全性指标检测
8.3.1 污染物检测按 GB 2762 的规定执行。
8.3.2 农药残留检测按 GB 2763 的规定执行。
8.4 净含量
净含量检验按 JJF 1070 的规定执行。
9 检验规则
9.1 取样
9.1.1 取样
取样参照 GB/T 8302 的规定执行。
9.1.2 组批
以具有相同类别、等级、包装规格和净含量,品质一致、在同一地点、同一期间内加工
包装的产品集合为一批次。
9.2 检验
9.2.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净含量。
9.2.2 型式检验
9.2.2.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文件规定的全部项目。
9.2.2.2 型式检验项目周期:一般情况下每年 2 次,厂家每半年送检 1 次。
8
9.2.2.3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定型投产时;
b) 主要原料来源、关键工艺和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国家市场监管部门或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提出要求时。
9.3 判定规则
9.3.1 合格品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文件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9.3.2 不合格品
检验结果中,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定为不合格品。
9.3.3 复检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使用留存样品进行复检,检验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10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10.1 标志、标签
产品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产品标签应符合 GB 7718 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
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的规定。
10.2 包装
包装应符合 GH/T 1070 的规定。
10.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防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
10.4 贮存
贮存应符合 GB/T 30375 的规定。
10.5 保质期
符合本文件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产品保质期为 24 个月。
9
上一章:T/CBIA 010-2024 营养素饮料 下一章:T/GXAS 393-2022 金槐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43/T 1850-2020 张家界莓茶加工技术规程 DB43/T 1851-2020 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 T/LSMA 001-2024 保卫管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规范 T/HHPA 001-2024 盆底康复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T/CSER 001-2024 矿山回填物质量评价技术指南 DB43/T 2958-2024 莓茶气候品质评价技术规范 T/GDNS 001-2024 广东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专家库管理规范 T/NJAEDTR 001-2024 透明工厂评价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