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3.120.20
CCS A 00
STIC
团
体 标 准
T/STIC 120032—2023
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认证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rvice certification of internet competitiveauction
2023 - 10 - 08 发布
2023 - 10 - 08 实施
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 发 布
T/STIC 120032-2023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服务要求 ...........................................................................3
4.1 公告发布与展示....................................................................3
4.2 在线平台实名认证..................................................................4
4.3 在线竞价拍卖......................................................................4
4.4 成交结算..........................................................................5
4.5 标的交付..........................................................................5
4.6 售后服务..........................................................................6
5
管理要求 ...........................................................................6
5.1 通用要求..........................................................................6
5.2 特定要求..........................................................................6
6
服务认证评价 .......................................................................8
6.1 认证准则..........................................................................8
6.2 认证模式..........................................................................9
6.3 认证结果.........................................................................10
附
录 A .............................................................................11
附 录 B..............................................................................14
I
T/STIC 120032-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T/CSCA120032-2020《“上海品牌”评价认证依据: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认证要求》,
与T/CSCA120031-2020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GB/T 27207”代替了“RB/T 314”(见第2章,2020版的第2章);
——“术语和定义”中新增了“在线竞价拍卖结算及时率”、“完好交货率”,删除了“交易信息推
送到达率”(见3.12,3.14,2020版的3.13),更改了“服务认证”的定义(见3.17,2020版的3.16)
——更改了“拍卖公告发布”内容(见4.1.1,2020版的4.1.1)
——新增了“推介信息发布、预约看样”要求(见4.1.3);
——细化了“现场验证”要求(见4.2.3,2020版的4.2.3);
——新增了“保证金支付”的前期手续流程(见4.3.2.1);
——细化了成交标的现场交付的要求(见4.5.4,2020版的4.5.4)
——“服务要求的管理目标”中新增了“在线竞价拍卖结算及时率”、“完好交货率”要求,删除了
“交易信息推送到达率”要求(见5.2.1,2020版的5.2.1)
——“客户信息保密管理规定”中新增了“顾客历史成交信息和支付信息等”要求[见5.2.8 c)];
——明确了“应设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并具有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的区域位置[见5.2.9 d)];
——“投诉处理机制”中新增了“确保拥有通畅顾客投诉渠道和机制”[见5.2.11a)]
本文件由上海市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上海紫晶拍卖有限公
司、上海公益拍卖有限公司、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市检验检测
认证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明强、许宾、唐加岱、杨琦森、乐琼华。
首批承诺执行单位: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上海紫晶拍卖有限
公司、上海公益拍卖有限公司、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市检验检
测认证协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
——2020年首次发布为T/CSCA 120032-2020,2023年第一次修订。
II
T/STIC 120032-2023
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认证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认证的规范性要求,包括服务要求、管理要求以及认证评价要
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认证机构实施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认证活动,也适用于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组织规
范其服务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4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 质量管理方法
GB/T 27207 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模式选择与应用导则
GB/T 28222 服务标准编写通则
GB/T 32674 网络拍卖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222、GB/T 3267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服务(Service)
服务提供者与顾客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其结果通常是无形的。
[来源:GB/T 28222-2011, 定义 3.1]
3.2
服务标准(Service Standards)
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来源:GB/T 28222-2011, 定义 3.2]
3.3
网络拍卖(Online Auction)
通过网络,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来源:GB/T32674-2016, 定义3.1]
3.4
网络拍卖平台(Online Auction Platform)
在网络拍卖活动中,为交易各方提供相关服务的信息系统。
[来源:GB/T32674-2016, 定义3.2]
1
T/STIC 120032-2023
3.5
网络竞买人(Online Bidder)
在网络拍卖活动中,通过网络竞购拍卖标的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来源:GB/T32674-2016, 定义3.3]
3.6
网络买受人(Online Buyer)
在网络拍卖活动中,通过网络以最 高应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来源:GB/T32674-2016, 定义3.4]
3.7
拍卖会标的信息正确率(The Accuracy of Auction Target Information)
已发布拍卖会的图文信息正确的标的数占拍卖会总标的数的比值。按公式(1)计算:
图文信息正确的标的数
拍卖会标的信息正确率= ×100% …………………………(1)
拍卖会总标的数
3.8
投诉处理率(Complaint Handling Rate)
受理顾客投诉的结案次数占顾客投诉总数量的比值。按公式(2)计算:
受理投诉的结案数量
投诉处理率= ×100% ……………………………(2)
顾客投诉总数量
3.9
在线订单履约率(Online Order Fulfillment Rate)
拍卖成交并完成支付的标的数占网络拍卖会成交标的数的比值。按公式(3)计算:
拍卖成交并完成支付的标的数
在线订单履约率= ×100% …………………………(3)
网络拍卖会成交标的数
3.10
顾客满意率(Customer Satisfaction Rate)
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顾客进行服务回访满意数占顾客回访总数的比率。按公式(4)计算:
顾客满意数
投诉处理率= ×100% ……………………………(4)
顾客服务回访总数
3.11
顾客在线咨询平均等候时间(Average Waiting Time for Customer Online Consultation)
顾客在线咨询,客服接入咨询响应总时长与客服接受顾客总咨询数的比值。按公式(5)计算:
客服接入咨询响应总时长
顾客在线咨询平均等候时间= ×100% ……………(5)
客服接受顾客总咨询数
2
T/STIC 120032-2023
3.12
顾客在线注册实名认证信息正确率(Customer Online Registration Real Name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Accuracy Rate)
在线注册实名认证,个人信息正确的顾客数与在线实名认证顾客数的比值。按公式(6)计算:
实名认证个人信息正确客户数
在线注册实名认证信息正确率= ×100% …………(6)
在线实名认证客户数
3.13
在线竞价拍卖结算及时率(Timeliness Rate of Online Auction Settlement)
互联网竞价拍卖会及时结算的号牌数与所发放号牌数的比值。按公式(7)计算:
互联网竞价拍卖会及时结算的号牌数
在线竞价拍卖结算及时率= ×100% …………(7)
互联网竞价拍卖会发放好牌数
3.14
在线竞价拍卖结算准确率(Online Order Delivery Timeliness Rate)
互联网竞价拍卖会准确结算的号牌数与所发放号牌数的比值。按公式(8)计算:
互联网竞价拍卖会准确结算的号牌数
在线竞价拍卖结算准确率= ×100% ……………(8)
互联网竞价拍卖会发放好牌数
3.15
在线订单发货及时率(Online Order Delivery Timeliness Rate)
网络竞价拍卖会后及时安排物流的成交订单数与顾客提交物流申请的订单数比值。
按公式(9)计算:
及时安排物流的成交订单数
在线订单发货及时率= ×100% …………(9)
网络竞价拍卖会后提交物流申请的订单数
3.16
完好交货率(Intact Delivery Rate)
网络竞价拍卖会后顾客收到完好拍品的订单数与顾客提交物流申请的订单数比值。按公式(10)
计算:
客户收到完好拍品的订单数
完好交货率= ×100% ………………(10)
网络竞价拍卖会后提交物流申请的订单数
3.17
服务认证 service certification
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及管理达到要求有关的第三方证明。
[GB/T 27400-2020,定义3.8
4
服务要求
4.1 公告发布与展示
3
T/STIC 120032-2023
4.1.1
拍卖公告发布
在拍卖会举办前一周,通过组织及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拍卖会公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拍
卖会名称、标的名称、拍卖会开始及结束时间、拍卖会预展(看样)时间、拍卖业务经办人联系方式、
竞买人资质。
4.1.2
拍卖会信息发布
在拍卖公告对外发布的48小时内,在线拍卖实施的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竞价拍卖平台向社会发布
并开放拍卖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拍卖须知、拍卖会特别说明、拍卖标的名称、拍卖标的照片、标的类
型、数量、参考价(评估价)等。
4.1.3
推介信息发布、预约看样
在线拍卖实施的工作人员,根据拍卖会以及业务需求等,通过企业网站、APP、微信端或第三方渠
道发布拍卖会、标的推介信息,并提供线上预约看样服务。
4.1.4
咨询接待
在线拍卖实施的工作人员通过组织各渠道接受来自顾客关于拍卖会标的咨询信息,对顾客咨询情况
及相关信息等进行记录。
4.1.5
标的展示
在线拍卖工作人员根据拍卖公告,在对外公布预展(看样)时间内,组织并安排现场预展或集中看
样。预展(看样)过程中,做好看样顾客的记录和接待工作。现场展示(看样)时,线下工作人员需要
统一着装、文明礼貌、仪表整洁、举止规范、热情接待、展示详尽。
4.2 在线平台实名认证
4.2.1
在线平台的注册
竞买人使用网站、APP、微信端等渠道,通过提交手机号、验证码的方式进行在线竞价拍卖系统的
注册。
4.2.2
在线平台认证
竞买人完成平台的注册后,根据提示信息通过在线竞价拍卖系统,上传身份证并进行人脸识别后,
完成在线竞价拍卖平台的实名认证。
4.2.3
现场验证
个人竞买人因身份证、人脸识别无法通过时,以及首次注册的单位竞买人需通过线下完成实名认
证。线下工作人员在现场协助竞买人完成在线竞价拍卖系统的个人基本信息、脸部信息的录入、个人身
份信息、企业信息的读取和录入。
4.3 在线竞价拍卖
4.3.1
拍卖登记
4.3.1.1 在线拍卖工作人员,需在拍卖会信息发布时,完成在线竞价拍卖平台中,保证金和拍卖号牌
的设置。
4.3.1.2 工作人员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当拍卖标的需要进行竞买人资质审核或验证时,至少在拍卖会
4
T/STIC 120032-2023
举行前2个工作日,组织并安排竞买人的评审。并在拍卖会举办前1个工作日将评审结果通知竞买人。
4.3.2
保证金支付
4.3.2.1 竞买人登录在线竞买拍卖平台,根据所要参拍的标的,在阅读参拍须知后,支付相应的参拍
保证金。
4.3.2.2 在线拍卖工作人员及财务人员核对在线竞价拍卖平台中竞买人保证金到账及号牌申领情况。
4.3.2.3 财务人员需每日核对公司账户,对于单位竞买人通过转账的方式支付参拍保证金,需及时
(1个工作日内)完成在线竞价拍卖平台中号牌的发放。
4.3.3
竞价拍卖
4.3.3.1 在线拍卖工作人员,需在拍卖会开始前,完成各标的起拍价、保留价等的设置和复核。
4.3.3.2 拍卖师根据标的类型确定其加价幅度和阶梯,由在线拍卖工作人员完成在线竞价拍卖系统中
加价幅度的设置。
4.3.4
成交确认
4.3.4.1 在线拍卖工作人员在拍卖会结束后,核对拍卖会各标的成交情况,完成在线竞价拍卖平台中
的成交复核。
4.3.4.2 在线拍卖工作人员,根据在线竞价拍卖平台成交记录的订单情况打印“成交确认书”
4.3.4.3 财务人员根据成交复核结果,提请拍卖会顾客成交结算。
4.4 成交结算
4.4.1
保证金退还
拍卖会结束后,竞买人缴纳的保证金或超出拍卖成交总金额的保证金差额部分,在3个工作日内,
通过原支付渠道退还至竞买人。
4.4.2
成交结算
拍卖会结束后,竞买人通过在线竞价平台支付线上完成拍卖成交款的支付,或至线下完成支付,并
从现场工作人员领取成交确认书或提货单。
4.5 标的交付
4.5.1
物流申请
买受人通过在线竞价拍卖平台,提出成交标的物流申请。在线拍卖工作人员,在客户提出物流申请
的1个工作日内完成标的包装及物流发货。
4.5.2
顾客资产的防护
在线拍卖工作人员按照拍卖成交情况,对成交的标的做好物理隔离、防护以及标识管理工作。
4.5.3
成交标的的包装
在线拍卖工作人员按照标的特性、尺寸、体积,对需要物流运输的标的进行包装,在包装外部做好
必要的包装储运标识,包括但不限于防潮、易碎。
4.5.4
现场交付
买受人在现场提货时,现场工作人员做好接待工作,要求其签署《成交确认书》或《提货单》并确
5
T/STIC 120032-2023
认买受人信息,完成与买受人成交标的确认和移交。
4.6 售后服务
4.6.1
客户回访
组织应在及时对各场拍卖会的竞买人进行客户回访工作,收集客户对于拍卖过程、在线竞价拍卖平
台等服务感受、客户满意率以及服务改进的机会。
4.6.2
悔拍及退货处理
经与委托方、竞买人协商一致,工艺品标的(仅限)在不影响二次拍卖的前提下,允许竞买人的悔
拍或退货申请。
5
管理要求
5.1 通用要求
5.1.1
组织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组织应:
a)
明确服务流程,识别服务接触点,确定服务接触面,建立服务总蓝图;
b)
针对在线竞价拍卖服务,建立服务子蓝图;
c)
确定为确保服务提供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服务提供的运作和监视;
e)
对在线竞价拍卖服务的过程和结果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
f)
识别改进机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5.1.2 针对所选择的任何影响服务符合要求的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服务,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
类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服务的控制类型和程度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
注: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可参照 GB/T 19001 标准要求。
5.2 特定要求
5.2.1
组织应建立包含了服务要求的管理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a) 拍卖会标的信息正确率 100%;
b) 客户在线注册实名认证信息正确率不低于 95%;
c) 顾客在线咨询平均等候时间≤5min;
d) 在线订单履约率不低于 98%;
e) 在线竞价拍卖结算准确率 100%;
f) 在线竞价拍卖结算及时率不低于 98%;
g) 在线订单发货及时率不低于 90%。
h) 完好交货率不低于 98%;
i) 投诉处理率 100%;
j) 顾客满意率不低于 90%;
k) 信息泄密发生 0 次/年;
l) 重大安全事件 0 次/年;
m) 在线拍卖会故障 0 次/年;
5.2.2
组织应制定并实施工作于服务接触面的从业人员职业化培训规划,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建立以提高工作责任心和热情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6
T/STIC 120032-2023
b)
建立并实施员工信息交流和满意度定期测评制度;
c)
确定与所从事网络拍卖业务和规模相配套的技术人员、拍卖专业人员的资格;
d) 有计划开展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服务需
求;
e) 定期评价从业人员职业化培育规划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5.2.3
组织应制定并实施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设计和开发控制规划,包括但不限于:
a) 采用多方论证方法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工作;
b) 获取潜在竞买人需求作为设计+和开发的输入之一;
c) 建立服务总蓝图及在线竞价拍卖服务子蓝图作为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之一;
d)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关注收集客户建议,确认设计和开发工作,并出具书面确认意见。
注:本款适用于具有服务设计责任的组织,包括服务设计外包的组织。
5.2.4
组织应建立并实施互联网竞价拍卖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 竞买人资格审核制度;
b) 公告发布制度;
c) 网络拍卖规则;
d) 保密制度;
e)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5.2.5
组织应制定并实施采购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 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和对合作方的评估机制;
b) 查验合作方的有效资质证明;
c) 查证拍品相关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和(或)评估报告,记录信息完整可追溯。
5.2.6
组织应基于拍卖服务可持续性,建立并实施风险管理,包括但不限于:
a) 供应商和供货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供货商资质和信誉、标的质量、售后服务;
b) 拍卖会信息正确发布风险;
c) 网络拍卖平台安全风险;
d) 成交结算风险;
e) 仓储和配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仓储和配送服务商资质和信誉,过程保障,过失理赔;
5.2.7
组织应建立和实施系统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
a) 网络和信息系统应具备并达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
b)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c) 专业系统管理人员;
d) 防病毒系统、防火墙系统、防入侵系统等安全产品。
5.2.8
组织应建立并实施客户信息保密管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a) 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个人电话号码、脸部信息、收货地址;
b) 法人信息,如公司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司资质、公司地址;
c) 顾客历史成交信息和支付信息。
5.2.9
组织应建立、实施贯穿于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全过程的应急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a) 制定处理各种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的应急预案。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支付失败、服务
器、系统或网络故障,导致网络拍卖无法正常进行、成交结算等;
7
T/STIC 120032-2023
b) 发生意外事件时,须根据预案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和减少相关的不良后果;
c) 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定期进行模拟演练;
d) 现场拍卖区域、拍品及标的存储区域应设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并具有防盗、防火等安全措
施;
e) 重要服务场所应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系统日志保存时间不少于 5 年。
5.2.10 组织应建立并实施网络拍卖档案管理,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包括但不限于:
a) 委托拍卖合同、委托人的证照复印件等有关资料;
b) 拍卖公告;
c) 拍卖标的资料;
d) 委托人对拍卖标的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证明材料;
e) 网络竞买人身份证明资料;
f) 拍卖规则、竞买须知、重要说明;
g) 竞价过程记录;
h) 电子拍卖笔录;
i) 成交确认书;
j) 结算记录;
k) 拍卖未成交、中止和终止拍卖的有关资料;
l) 客户信息;
m) 其他相关信息。
5.2.11 组织应建立并实施面向顾客的投诉处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a) 确保拥有通畅顾客投诉渠道和机制;
b) 在合理或承诺的期限内完成投诉处理,无法有效处理的,应及时向投诉者反馈;
c) 所有投诉应有记录,并可提供投诉处理的进度查询;
d) 投诉处理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投诉者。
5.2.12 组织应制定并实施服务改进措施,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包括但不限于:
a) 对不合格拍品和服务进行控制,对不合格拍品和服务的原因进行识别和分析,及时采取纠正和
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b) 定期评审互联网竞拍服务提供过程,结合顾客反馈与自我评价结果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服
务与管理水平。
6
服务认证评价
6.1 认证准则
6.1.1
服务要求测评准则
6.1.1.1 第4章给出的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要求,其服务特性的测评应依据附录A表A.1给出的测评工具实
施。
6.1.1.2
服务认证审查员基于表A.1实施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要求(即服务特性)体验测评时:
a) 表 A.1 是根据第 4 章的 4.1 至 4.6 要求,赋权量化构建的服务特性体验测评表,设定满分值
为100 分;
b) 测评内容为明显的“是,否”判断时,可用直接判断法,判定得分和不得分;
c) 测评内容除了 b)情形外,给出基于李克特 5 点式量表的体验系数 α,如下:
8
T/STIC 120032-2023
1) 远低于预期:0≤α≤0.2;
2) 低于预期:0.2<α≤0.4;
3) 符合预期:0.4<α≤0.6;
4) 高于预期:0.6<α≤0.8;
5) 远高于预期:0.8<α≤1.0。
d) 用表 A.1 中给定的每一项测评内容的分值乘以该项确定的体验系数 α 后求和,得出服务特性
测评基础分;
e) 将服务特性测评基础分乘以体验否决系数 E,得出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特性测评分。其中,体
验否决系数 E={0,1},当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过程中发生下列任一情况时 E=0,否则 E=1:
1) 未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件或者相关许可证件超过有效期限;
2) 未与委托人或竞买人签订有效合同或协议书;
3) 评价期间,发生重大事故,舆论影响恶劣。
6.1.1.3 在服务认证中,针对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特性测评活动,其总分由计算每人(次)测评分的均
值获得。
6.1.2
管理要求审核准则
6.1.2.1 第5章给出的管理要求,应依据附录B表B.1给出的审核工具实施。审核应包括GB/T 19001标准要
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内容。
6.1.2.2
5.1是实施管理要求审核的基本条件,应在进入5.2审核前实施评审,做出符合性判断。
6.1.2.3 获得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且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组织,由认证机构评估风险后决定
是否免除其GB/T 19001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
6.1.2.4
互联网竞价拍卖管理要求的审核应采用管理体系审核的要求和方法。
6.1.2.5 互联网竞价拍卖管理特定要求的审核工具可参照GB/T 19004标准给出的成熟度模型,采用五级
定性成熟度水平的评价方法。表1给出了管理要求如何与成熟度水平相对应的通用示例。
6.1.2.6
根据附录B表B.1给出的管理审核工具实施第5章管理要求的成熟度评价。
表 1 管理成熟度水平通用模型
关键要素 管理成熟度水平
一级成熟度 二级成熟度 三级成熟度 四级成熟度 五级成熟度
特定要求 准则 1 基本水平 准则 1 最佳实践
6.2 认证模式
6.2.1
适用的服务认证模式
6.2.1.1
GB/T 27207中的5.5给出了可选的服务认证模式。
6.2.1.2 针对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及其服务管理的特征,选择适用于其服务特性测评和管理要求审核活
动的服务认证模式:
a) 公开的服务特性检验,即模式 A;
b) 神秘顾客(暗访)的服务特性检验,即模式 B;
c) 既往服务足迹检测(验证感知),简称模式 F;
d) 服务设计审核,即模式 H;
e) 服务管理审核,即模式 I。
6.2.1.3
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认证方案中应给出适用的服务认证模式。
9
T/STIC 120032-2023
6.2.2
服务认证模式选用及其组合
6.2.2.1
根据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的过程和能力,以及认证周期及其不同认证阶段,给出认证模式。
6.2.2.2
具有设计职责的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的认证模式,应按照下列规则进行选用和组合:
a) 初次认证:模式 A+模式 B+模式 F+模式 H+模式 I;
b) 再认证:模式 A+模式 B+模式 F+模式 H+模式 I,模式 A+模式 F+模式 H+模式 I,或模式 B+模
式F+模式 H+模式 I;
c) 保持认证(监督评价):模式 B+模式 H+模式I 和模式 A+模式 F+模式 I,或模式 B+模式 F+模
式I 和模式 A+模式 H+模式 I。
6.2.2.3
没有设计职责的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的认证模式,应按照下列规则进行选用和组合:
a) 初次认证:模式 A+模式 B+模式 F+模式 I;
b) 再认证:模式 A+模式 B+模式 F+模式 I,模式 A+模式 F+模式 I,或模式 B+模式 F+模式 I;
c) 保持认证(监督评价):模式 B+模式 I 和模式 A+模式 F 模式 I,或模式 B+模式 F+模式 I
和模式 A+模式 I。
6.3 认证结果
6.3.1
互联网竞价拍卖服务认证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其中:
a) 通过是指管理要求的审核达到 80 分(含)以上成熟度水平,且单项条款得分均不低于 60%;
服务特性测评达到 85 分(含)以上;
b) 不通过是指管理要求的审核低于 80 分成熟度水平,或服务特性测评低于 85 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