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61 业 团 HBSF
林 体 标 准
T/HBSF 002—2024
砂生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seed propagation of Sophora moorcroftiana
2024-06-28 发布
2024-07-01 实施
湖 北 省 林 学 会 发 布
T/HBSF 002—202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子采收与贮藏 ...................................................................... 1
4.1 采种林选择 ...................................................................... 1
4.2 果实采收 ........................................................................ 1
4.3 净种 ............................................................................ 1
4.4 种子贮藏 ........................................................................ 1
5 种子处理 ............................................................................ 2
5.1 预处理 .......................................................................... 2
5.2 催芽 ............................................................................ 2
6 大田育苗 ............................................................................ 2
6.1 圃地选择 ........................................................................ 2
6.2 整地作床 ........................................................................ 2
6.3 苗床消毒 ........................................................................ 2
6.4 播种时间 ........................................................................ 2
6.5 播前准备 ........................................................................ 2
6.6 播种 ............................................................................ 2
6.7 苗期管理 ........................................................................ 2
7 容器育苗 ............................................................................ 3
7.1 容器选择 ........................................................................ 3
7.2 栽培基质 ........................................................................ 3
7.3 苗床准备 ........................................................................ 3
7.4 播种 ............................................................................ 3
7.5 苗期管理 ........................................................................ 3
8 越冬防护 ............................................................................ 3
8.1 露地越冬 ........................................................................ 3
8.2 假植越冬 ........................................................................ 4
9 苗木出圃 ............................................................................ 4
9.1 苗木分级 ........................................................................ 4
9.2 质量检验 ........................................................................ 4
9.3 标签 ............................................................................ 4
9.4 包装、运输 ...................................................................... 4
10 档案管理 ........................................................................... 4
附 录 A (资料性) 砂生槐苗木质量等级 .............................................. 5
I
T/HBSF 00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林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南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站(市中心苗圃)、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宁
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城市管理局、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文涛、张亚东、马林江、仁增康珠、张金娥、李蔚、巴桑、次仁卓玛、顿珠、
唐勇军、李聪、黄发新。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存在的疑问或修改意见,可咨询或反馈至湖北省林学会,联系电话:027-87698180,
邮箱:hbsf2023@126.com。
II
T/HBSF 002—2024
砂生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播种育苗技术的种子采收与贮藏、种子处理、大田
育苗、容器育苗、越冬防护、苗木出圃、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西藏自治区砂生槐适生区域的播种育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2280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硬实种子(hard solid seeds)
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并保持原来大小状态的种子。
4 种子采收与贮藏
4.1 采种林选择
采种林应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土质和水源条件优越,且环境与育苗生产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相似;
采种林群落应整体处于中龄林至成熟林,砂生槐植株数量在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植株密度适中,生长
健壮、生长势强,无病虫害。
4.2 果实采收
8月~10月,砂生槐荚果由青转黄至荚果果皮开裂前采收。采收后放置在通风、透气良好的尼龙纱
袋、布袋或麻袋中。
4.3 净种
将荚果摊放在平整干净的地面,阳光下曝晒。荚果充分干燥后,用棍棒敲打或磙子碾压,使种子脱
落。用风选法除去荚果壳、树叶等杂质,用7 mm孔径筛子筛出大颗粒杂质,再用2 mm~3 mm孔径筛子
去除沙土等细小杂质。再将种子倒入清水中,迅速充分搅拌,清除漂浮在表面的树叶、破损种子及虫蚀
种子等,再筛出沉淀在底部的沙石、土壤等杂质。
将漂洗干净的种子平铺在平整干净的地面,晾晒2 d~3 d,不断翻搅,待种子完全干燥后,收集并
置于通风干燥处。
4.4 种子贮藏
准备翌年播种的种子,适于在室温15°C~20°C的通风干燥处保存。
需要保存1年以上的种子,应放入0°C~5°C的低温冷库或冰箱冷藏室中,用封口袋或容器密封保存。
1
T/HBSF 002—2024
5 种子处理
5.1 预处理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选择其中一种:
a) 破皮处理:以砂生槐种子上部为胚芽或胚根的位置,以种子下部远离胚芽或胚根的位置为人
工破皮点,用剪刀或手术刀刺破种皮。
b) 强酸处理:将种子放入玻璃器皿中,加入没过种子,浓度 98%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浸
种 60 min 后取出用自来水反复冲洗至硫酸完全洗净去除。
5.2 催芽
经过预处理的种子在室温下用0.5%的KMnO4溶液消毒30 min,然后将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
用温水进行浸种24 h,将浸泡吸胀的种子与湿沙混合。沙子需经过1 mm~2 mm的筛子过筛后用0.5%的
KMnO4溶液浸泡消毒10 min,之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种沙比例1:3,沙子湿度保持手握成团、松
开即散状态,催芽最适温度为20°C~25°C。每天轻轻翻动沙子,保持沙子湿润,等种子萌发露白后开
始播种。
6 大田育苗
6.1 圃地选择
圃地选择土层深厚的沙土或砂质壤土,肥沃疏松、排灌良好。
6.2 整地作床
入冬前深翻40 cm以上,施复合肥750 kg/hm2、有机肥7500 kg/hm2~15000 kg/hm2,旋耕混合均匀。
翌年春,整细耙平作床,苗床做成低畦,畦埂高15 cm~20 cm、床宽100 cm~120 cm,床间步道宽30 cm~
40 cm,床长因地制宜。
6.3 苗床消毒
播种前1周,苗床喷施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6.4 播种时间
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播种,6月~8月中旬雨季为宜。
6.5 播前准备
筛出催芽种子,清水洗净。播前苗床先灌足底水,待水渗下畦床稍干,再开沟,沟深2 cm~3 cm,
沟宽5 cm~10 cm,行距15 cm~20 cm。
6.6 播种
条播,在沟内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底,种子间距2 cm~3 cm,覆细土1 cm~1.5 cm,压实、耙平、盖
草并浇足水分。
6.7 苗期管理
6.7.1 揭除覆盖物
待种子有50%~60%出土露出子叶时,揭去盖草。
6.7.2 水肥管理
自播种至幼苗真叶3枚~5枚期间应保持圃地土壤湿润,连续晴天2 d~3 d喷水一次。降雨造成圃地
积水,应及时排涝。
出苗1个月后,每隔10 d~15 d喷施3‰~5‰肥水溶液,7月为平衡肥,8月~9月中旬为高磷、高钾
肥,之后停止施肥。播种期较晚的不宜施肥。
2
T/HBSF 002—2024
6.7.3 除草松土
及时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6.7.4 病虫害防治
苗期少见病害发生,一般采用诱虫灯、天敌等生态方式诱杀害虫或驱逐害虫。
7 容器育苗
7.1 容器选择
宜选用直径6 cm~8 cm,高度10 cm~12cm可降解无纺布容器袋、塑料营养钵或育苗杯。
7.2 栽培基质
无纺布容器袋宜选择泥炭土:珍珠岩=6:4的轻基质,营养钵或育苗杯宜选择沙土:泥炭土:珍珠
岩=5:3:2的基质,基质按体积比混合均匀,宜添加1 kg/m3~2 kg/m3缓释肥。基质消毒按LY/T 1000的
规定执行。
7.3 苗床准备
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圃地或温室大棚内设置苗床。
作下沉苗床,底面水平,四边呈直角切面,床深11 cm~15 cm、床宽100 cm~120 cm,床长因地制
宜;床底及四壁宜铺设防草布。填装基质的营养袋或育苗杯码放整齐放置于苗床上。
7.4 播种
7.4.1 播种时间
温室或保护地容器育苗播种时间可提前至3月下旬~4月上旬,也可在当年种子秋季采收净种后立即
处理进行温室或保护地内播种。无设施露天容器育苗播种时间与6.4相同。
7.4.2 播前准备
筛出催芽的种子,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播种前2 d~3 d基质消毒并浇透水。
7.4.3 播种方法
取露白种子,点播在容器中央,每个容器1粒~2粒,播种深度1 cm为宜,覆盖基质,充分喷淋浇透
水。
7.5 苗期管理
7.5.1 温度管理
温度低于15°C时,搭建小拱棚或表面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
7.5.2 水分管理
出苗前保证基质湿润不积水。5 d~7 d灌水一次。
出苗后保持基质见干见湿,避免积水或过分干燥。
7.5.3 移植炼苗
移植前,需提前10 d~15 d进行炼苗。先白天通风5 d~7 d,再昼夜通风5 d~7 d,移至温室外再完
全裸露炼苗5 d~7 d。炼苗期间保持基质湿润。
8 越冬防护
8.1 露地越冬
苗木直接露地越冬的,在土壤上冻前充分灌足水分,起垄土覆盖幼苗基部,同时切断幼苗主根。
3
T/HBSF 002—2024
8.2 假植越冬
准备翌年春季定植的苗木,可在秋末冬初落叶后从距幼苗基部20 cm处深挖,避免切断苗木主根的
的中上部,并排向前推进挖掘。假植在阳畦中一排排码放、覆土、压实,排间距10 cm,浇足水分,阳
畦表面覆盖塑料膜及遮阳网,四周压实。间隔10 d~20 d观察假植阳畦土壤湿度,保持湿润。
9 苗木出圃
9.1 苗木分级
起苗后及时进行苗木分级,其质量等级见附录A。
9.2 质量检验
按GB 6000的规定执行。
9.3 标签
按LY/T 2290的规定执行。
9.4 包装、运输
按GB/T 6001的规定执行。
10 档案管理
按LY/T 2280规定执行。
4
T/HBSF 002—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砂生槐苗木质量等级
苗木 种类 苗龄 苗木等级
Ⅰ级苗 Ⅱ级苗
地径(mm) 苗高(cm) 根系 地径(mm) 苗高(cm) 根系
主根长 (cm) ≥5cm长侧 根数量 主根长 (cm) ≥5cm长 侧根数量
播种 苗 1-0 >2.5 >20 >20 >10 1.5~2.5 15~20 15~20 6~10
1-1 >4.0 >40 2.5~4.0 25~40
容器 苗 1-0 >3.0 >25 >15 >12 2.0~3.0 15~25 10~15 8~12
1-1 >5.0 >45 3.5~5.0 30~4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