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3.220.20 R 04
DB42
湖北 長省地 方标准
DB42/T 7542011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of warm mix asphalt pavement
2012-02-08实施
2011-12-08 发布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7542011
目 录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总则... 4术语与符号. 5原材料..
5.1温拌添加剂. 5.2沥青与温拌沥青. 5.3集料... 5.4填料. 5.5纤维...
6配合比设计...
6.1级配设计. 6.2配合比设计指标. 6.3路用性能检验,
7施工工艺..
7.1温拌剂的掺量 7.2拌和.... 7.3运输... 7.4摊铺... 7.5碾压... 7.6施工温度... 7.7试验段施工
..11
11 ..12 12 12 .13 13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8试验方法...
8.1温拌添加剂 8.2集料及纤维 8.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8.4沥青路面
9施工质量管理..
9.1检验形式. 9.2原材料检验. 9.3沥青混合料检验. 9.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X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表面活性型温 半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工艺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表面活性型温拌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条文说明
17 19 .20 22
1
DB42/T754—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湖北省德斯宁路面优化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政王程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德斯宇路面优化科技有限公寻。 本标准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厚记、于学军、陈军、熊友山、蒋乐、陈跃庆、杜爱乒、
区桦、谭慧、严国全、宗炜、曾凡龙、黄又清、徐民。 张厚记、干学军、陈军、熊友山、蒋乐、杜爱兵、
区一桦、谭一慧、严国全、宗一炜、黄又清、徐一民。
II
DB42/T754—2011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术语与符号、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试验方法和施工质量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表面活性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有机降粘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各等级公路的
新建、改扩建及维修养护路面工程。其它道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10685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 GB/T14336化学纤维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GB/T21781-2008化学品的熔点及熔融范围试验方法毛细管法 JT/T533-2004沥青路面用木质素纤维 JT/T534-2004沥青路面用聚酯纤维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5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3总则
3.1为了推动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湖北省的应用,规范和指导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保证工程质量,针对湖北省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和交通组成特点,制定本指南。 3.2由于温拌沥青混合料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施工温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以及在较低温度下仍有良好压实性能等技术特点,因此温拌沥青混合料尤其适用于以下工程:
a)长大隧道的沥青混合料施工; b)高海拔地区或低温气候下的沥青混合料施工; c)超薄磨耗层的沥青混合料施工; d)环保要求高的城镇人口密集区沥青混合料施工: e)高粘度沥青混合料施工。
3.3按技术原理分类,温拌沥青混合料主要有:表面活性型、有机降粘型、沥青发泡型三大技术类型其中表面活性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根据制备途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温拌添加剂型和成品温拌沥青。 3.4按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湖北省为夏炎热冬冷潮湿地区(代号为1-3-1区),即夏天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0℃,冬季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5℃~-9.0℃,年平均降雨量>1000mm。 3.5温拌沥青混合料不宜在气温低于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2℃(其他等级公路)条件下施工,不得在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