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3.020.20 Z0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HG/T 5870-202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2021-07-01 实施
2021-04-19 发布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河南开祥新材料有限
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鹏、王永刚、和进伟、季克均、刘江斌、王战平、吴刚、周波。
I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绿色设计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和方法、
评价要求和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由直接酯化法工艺生产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17593纺织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级要求与指南 GB/T24768工业用1,4-丁二醇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31572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2685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绿色设计产品green-designproduct
1
在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使用、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满足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具有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环境影响小、对人体健康无害、便于回收再利用的符合产品性能和安全要求的产品。 3. 2
生命周期lifecycle 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
3. 3
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理解和评价产品系统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潜在环境影响大小和重要性的阶段。
4评价原则和方法
4.1评价原则
4.1.1生命周期评价与指标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依据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考虑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设计、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废弃后回收处理等阶段,深入分析各个阶段的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因素,选取不同阶段,可评价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4.1.2环境影响种类最优选取原则
根据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产品的特点,选取具有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国家法律或政策明确要求的环境影响种类,选取资源属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进行生命周期评价。
4.2评价方法和流程 4.2.1评价方法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可称为绿色设计产品: a)满足基本要求(见5.1)和评价指标要求(见5.2); b)提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4.2.2评价流程
根据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产品的特点,明确评价范围,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照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进行评价,符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可以判定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符合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要求,同时提供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评价流程见图1。
2
范围确定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基本要求
未符合要求
-
¥
生命周期清单评价
非绿色设计产品
未符合要求
评价指标要求
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同时满足
绿色设计产品
图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流程
5评价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应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工艺,不应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5.1.2不应使用国家、行业明令淘汰或禁止的材料,不应超越范围选用限制使用的材料,生产企业应持续关注国家、行业明今禁用的有害物质, 5.1.3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节能环保相关国家标准。危险废物的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 5.1.4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5.1.5待评价产品的企业截止评价日三年内无重大生产安全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5.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应符合AQ/T9006的要求。 5.1.7生产企业应按照GB17167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5.1.8生产企业应按照GB/T24001、GB/T19001、GB/T28001(或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分别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开展能耗、物耗考核并建立考核制度,或按照GB/T23331建立并运行能源管理体系。 5.1.9鼓励企业对剩余产品及包装物进行处置或回收, 5.1.10鼓励企业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九条~第十二条公开环境信息,鼓励企业承诺实施责任关怀。 5.2评价指标要求
3
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资源属性指标、能源属性指标、环境属性指标
和产品属性指标。评价指标基准值见表1。
表1评价指标要求
所属生命周期阶段原材料获取
一级指标
指标 评价指标方向 基准值
单位
二级指标
判定依据
原材料(PTA)中对羧基苯甲醛含量原材料(PTA)中对甲基苯甲酸含量
依据GB/T32685检测,提供质量报告依据GB/T32685检测,提供质量报告依据GB/T24768检测,提供质量报告
mg/kg ≤
25
原材料获取
mg/kg ≤
150
资源 原材料1,4丁二醇(BDO)纯属性 度
≥
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产品生产
99. 7
%
对苯二甲酸(PTA)消耗量 t/t ≤ 0. 756 依据A.1计算,提供说明 1,4丁二醇(BDO)消耗量(不
t/t ≤ 0. 496 依据A.1计算,提供说明 t/t ≤
含四氢呋喃-THF)单位产品新鲜水消耗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有组织排放VOC,浓度
1. 0 依据A.2计算,提供说明 260
能源属性
kgce/t ≤
依据GB/T2589计算,提供说明
mg/m* ≤ 4. 0 依据GB37822检测,提供检测报 产品生产
告依据GB31572或地方标准检测,
污水总排口COD浓度
符合国家及地方环
mg/L
-
产品生产
环境属性
保要求 提供检测报告 3. 0 符合GB31572,提供说明符合
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
t/t ≤
产品生产
dB (A) ≤ GB12348要 依据GB12348,提供检测报告
产品生产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求
Cd镉含量 Pb铅含量 Hg汞含量 Cr铬含量 PBBs多溴联苯总和 PBDEs多溴联苯醚 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 BBP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 mg/kg ≤ 未检出 DBP邻苯二甲酸苯基丁基酯 mg/kg ≤ 未检出
mg/kg ≤ 未检出 mg/kg ≤ 未检出 mg/kg ≤ 未检出 mg/kg ≤ 未检出 mg/kg ≤ 未检出 mg/kg ≤ 未检出 mg/kg M 未检出
产品属性
依据GB/T17593检测,提供产品第三方检验报告
产品生产
5.3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
污染物监测方法、产品检验方法以及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依据附录A。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h
4
6.1方法
依据GB/T24040、GB/T24044、GB/T32161给出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框架、总体要求及其附录编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参考本标准附录B。 6.2报告内容 6.2.1基本信息
报告应提供报告信息、申请者信息、评估对象信息、采用的标准信息等基本信息,其中报告信息包括报告编号、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发布日期等,申请者信息包括公司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评估对象信息包括产品型号/类型、主要技术参数、制造商及厂址等,采用的标准信息应包括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6.2.2符合性评价
报告中应提供对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符合性情况,并提供所有评价指标报告期比基期改进情况的说明。其中报告期为当前评价的年份,一般是指产品参与评价年份的上一年;基期为一个对照年份,一般比报告期提前1年。
6.2.3生命周期评价
6.2.3.1评价对象及工具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评估的对象、功能单位和产品主要功能,提供产品的材料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表
绘制并说明产品的系统边界,披露所使用的软件工具。
本部分以吨产品质量为功能单元来表示。 6.2.3.2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报告中应提供考虑的生命周期阶段,说明每个阶段所考虑的清单因子及收集到的现场数据或背景数据,涉及到数据分配的情况应说明分配方法和结果。
6.2.3.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报告中应提供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影响类型的特征化值,并对不同影响类型在生命周期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6.2.3.4生态设计改进方案
在分析指标的符合性评价结果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绿色产品设计改进的具体方
案。
6.2.4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应说明该产品对评价指标的符合性结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提出的改进方案,并根据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绿色设计产品。
5
6.2.5 附件
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 a) 产品原始包装图; b) 产品生产材料清单; c) 产品工艺表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等); d) 各单元过程的数据收集表; e) 其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