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100.01;87.060.01 CCS G 5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071—2021
染料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dye products
2021-12-31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07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吉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嘉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博澳新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市翰均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岩峰、吕双、傅萍、彭德新、庄楷、薛岩、王明、陈美芬、李响、温卫东、赵婷、孟祥祺、 孙继会。
1
GB/T41071—2021
染料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警告: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染料产品中18种多环芳烃残留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类别染料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术语和定义
3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方法原理
4
在超声波浴中,用正已烷-丙酮混合溶剂提取试样中的多环芳烃,使用固相萃取(弗罗里硅土SPE 柱)对提取液进行净化,洗脱液经浓缩、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离和测定,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5 试剂或材料
5.1 标准品多环芳烃种类和测定参考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2 2二氯甲烷,色谱纯。 5.3 正已烷,色谱纯。 5.4 丙酮,色谱纯。 5.5 正已烷-丙酮混合溶剂:正已烷和丙酮体积比为1:1。 5.6 正已烷-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正已烷和二氯甲烷体积比为8:2。 5.7 弗罗里硅土小柱(SPE柱):1000mg,6mL。
SAC
6 仪器设备
6.1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具有EI源。
1
GB/T41071—2021
6.2 2色谱柱:50%苯基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如DB-17MS,30mX0.25mmX0.25um,或相当者。 6.3分析天平:精度0.01mg。 6.4超声波发生器。 6.5提取器:具塞管,10mL。 6.6离心机:4000r/min。 6.73 氮吹浓缩仪。 6.8固相萃取装置。
7标准溶液的配制
7.1 多环芳烃单一标准储备液
分别称取附录A所列的标准物质10mg,精确至0.01mg,用正已烷溶解并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配制成含多环芳烃为1000mg/L的单一标准储备液。单一标准储备溶液在4℃以下避光密封冷藏保存,有效期为一年。也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单一组分多环芳烃标准溶液或多环芳烃混合标准溶液均可。
7.2 多环芳烃混合标准使用液
吸取多环芳烃单一标准储备液(7.1)各0.4mL至10mL容量瓶中,用正已烷稀释至刻度,配成含多环芳烃为40mg/L的混合标准储备液 7.3标准工作溶液
用多环芳烃混合标准使用液(7.2)配制标准工作溶液,可根据试样中目标物的含量配制合适的浓度。
8试样溶液的制备
8.1提取
一般染料样品采用方法一进行提取。若染料试样在提取溶剂中溶解度较大,浓缩过程中有大量沉
淀析出,不利于试样溶液浓缩,或试样悬浮于提取溶剂中,离心效果不佳,可选择方法二进行提取
方法一: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0mL提取器中,加人5mL正已烷-丙酮混合溶剂(5.5),
用超声波发生器超声萃取10min,离心,收集上清提取溶液。重复上述萃取过程三次,合并提取液。若试样全部溶解,可省略超声萃取步骤。待浓缩。
方法二: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0mL提取器中,准确加人5.0mL正已烷-丙酮混合溶剂
(5.5),用超声波发生器超声萃取30min,离心,收集上清提取液。若试样全部溶解,可省略超声萃取步骤。待进仪器进行分析。 8.2浓缩和溶剂替换
采用氮吹浓缩法,氮吹浓缩仪设置温度为30℃C,用小流速氮气将提取液(8.1)浓缩至1mL~2mL:
用约5mL~10mL正已烷清洗浓缩管管壁,再浓缩至约1mL,待净化。
2
GB/T 41071—2021
8.3 3净化
将弗罗里硅土小柱固定在固相萃取装置上,用4mL丙酮淋洗净化小柱,再加入4mL正已烷,待柱充满后关闭控制阀,浸润5min,缓慢打开控制阀,在填料暴露于空气之前关闭控制阀。将浓缩液(8.2)转移至小柱中,用约2mL正已烷分次洗涤浓缩管,洗液全部转人小柱中。缓慢打开控制阀,接收流出液,在吸附剂暴露于空气之前,加人约8mL正已烷-二氯甲烷混合溶剂(5.6)进行洗脱,收集全部洗脱液。 8.4 浓缩定容
净化后的洗脱液用氮吹法浓缩并用正已烷定容至1.0mL,混匀后转移至样品瓶中,待分析。
8.5 空白试样的制备
按照与试样溶液制备的相同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分析步骤
9
9.1 色谱分析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因此不可能给出色谱分析的普遍参数。采用表1参数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可根据不同仪器设备,选择最佳分析条件。
表1气相色谱-质谱仪器分析条件
控制参数柱温进样口温度
分析条件
C
初始温度50℃,保持0min,以20℃/min的速度升至250℃,保持2min,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310℃,保持15min 280 ℃ 氨气(99.999%) 1.0 mL/min 1 μL 不分流进样 230℃
载气载气流量进样体积进样方式离子源温度四极杆温度 150 ℃
280 ℃ 全扫描(SCAN)或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电子轰击源(EI) 4 min
传输线温度扫描方式离子化方式溶剂延迟
9.2 2测定
按照色谱分析条件(9.1)分别对标准工作液(7.3)和试样溶液(第8章)进行测定,通过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见附录A)进行目标化合物的定性,使用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按照该步骤对空白试样进行分析测定。1 色谱示意图参见附录B。
3
GB/T41071—2021
10 结果计算
试样中各种多环芳烃的含量以α:计,按公式(1)计算:
_C.XA.XV
..(1 )
W; = A,Xm
式中: W; C s A; V 一 试样溶液定容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A。———标准工作溶液中目标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数值;
试样中目标物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标准工作溶液中目标物的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试样溶液中目标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数值;
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计算结果按GB/T8170一2008的规定进行数值修约。
11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11.1 检出限
以第8章中方法一制备试样溶液,18种多环芳烃方法检出限为0.2mg/kg;以方法二制备试样溶液,方法检出限为1.0mg/kg 11.2精密度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定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定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的20% 11.3准确度
采用标准加入法,在1g染料试样中加入适量多环芳烃标准溶液,加标浓度为10mg/kg,按第8章和第9章的规定操作,测得的多环芳烃(萘除外)回收率应在70%~120%,萘回收率应在60%~120%。
12 2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样描述; b) 本文件编号; c) 试验条件; d)试验结果; e) 偏离标准的差异; ) 试验日期。
4
GB/T 41071—2021
附录A (规范性)
多环芳烃种类和测定参考参数
表A.1规定了多环芳烃种类和测定参考参数。
表A.1 多环芳烃种类和测定参考参数
特征离子(m/)
序号 1 茶 2 苞烯 3 范 4 苏
CAS编号 91-20-3 208-96-8 83-32-9 86-73-7 85-01-8 120-12-7 206-44-0 129-00-0 56-55-3 218-01-9 205-99-2 205-82-3 207-08-9 192-97-2 50-32-8 193-39-5 53-70-3 91-24-2
分子式 Cia H: Ci. H: Ci2 Hl Cia Hin Ci. Hin Cia Hin Ci Hi Cas Hi Cs H12 Crs H12 Caz. H12 C H12 C2 H12 C2o H12 Caz. H12 Ca2 H12 Ca Hi. Ca2 H12
多环芳烃名称
定量离子 128 152 154 166 178 178 202 202 228 228 252 252 252 252 252 276 278 276
辅助离子 102,127,129 76,151,153 76,152,153 139,165,167 179,176,152 179,176,152 203,200,101,100 203,200,101.100 229,226,114,113 229,226,114,113 253,250,251 253,250,251 253,250,251 253,250,251 253,250,251 277,275,274
菲 6 葱 7 荧葱 8 花 9 苯并(a)葱 10 苗 11 苯并(b)荧葱 12 苯并(j)荧葱 13 苯并(k)荧葱 14 苯并(e)芘 15 苯并(a)芘 16 节并(123-c,d)花 17 二苯并(a,h)葱 18 苯并[g,h,i苝注:由于萘与其他17种多环芳烃相比,具有相对挥发性,测试结果中测出的萘往往只反映测试试样在测定时的
276,279,138 275,274,138
一个短暂状态。
5
GB/T 41071—2021
附录B (资料性)
多环芳烃标准品总离子流色谱示意图
图B.1给出了18种多环芳烃标准品的总离子流色谱示意图。
5
4
6
12
9
14 13
10
17
16
15
18
35.00
10. 00
15. 00
20. 00
25. 00
30. 00
t/min
5. 00 标引序号说明: 1萘; 2———烯; 3-苞; 4——苏; 5—菲; 6———葱; 7——荧蕙; 8—花; 9苯并(a)葱;
10——苗; 11 苯并(b)荧蕙; 12 苯并(i)荧葱; 13- 苯并(k)荧葱; 14 苯并(e)芘; 15- 苯并(a)花; 16 节并(123-c,d)花; 17: 二苯并(a,h)蕙; 18 苯并[g,h,门菲。
-
图B.1 18种多环芳烃的总离子流色谱示意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