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9334.4-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4部分: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要求

GB/T 39334.4-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4部分: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77.6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5 17:56:33



相关搜索: 机械 仿真 数控加工 部分 过程 产品制造 39334 39334 过程

内容简介

GB/T 39334.4-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4部分: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要求 ICS01.100.01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334.4—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第4部分: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要求
Digital simulation of mechanic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Part 4 : Requirements of NC machining process simulation
2021-03-01实施
2020-11-1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334.4—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分类 4.1 按仿真目标分类 4.2 按加工类型分类 5 一般要求 6 基本流程
3
4
详细要求 7.1 仿真方案制定 7.2 仿真模型构建 7.3 仿真运行分析 7.4 结果评价与优化
7 GB/T39334.4—2020
前言
GB/T39334《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一第2部分:生产线规划和布局仿真要求;一第3部分:装配车间物流仿真要求;一第4部分: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要求;
一第5部分:典型工艺仿真要求本部分为GB/T39334的第4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三十八研究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正龙、武瑞、辛明哲、陈杰、魏一雄、沈龙江、顾向阳、韦辑、严鉴铂、余功炎刘焕玲、张胜利、韩增福、杨平、陈正江、汪洪敏
SAC
= GB/T39334.4—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第4部分: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要求
1范围
GB/T39334的本部分规定了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的分类、一般要求、基本流
程,以及仿真方案制定、仿真模型构建、仿真运行分析、结果评价与优化的详细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数控加工过程仿真有关的应用、开发、服务和研究本部分不适用于加工的物理参数仿真,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T39334.1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术语和定义
3
GB/T4863和GB/T3933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
4.1 按仿真目标分类
根据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的目标分类,通常可分为刀具轨迹仿真、加工干涉检查、加工工艺参数(切削量、进给量、转速等)仿真等。 4.2按加工类型分类
根据数控加工的类型分类,通常可分为车削加工仿真、铣削加工仿真等。
5 5一般要求
5.1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应符合以下要求:
符合GB/T39334.1的基本要求;
a)
b)采用三维模型; c) 仿真输入数据包括机床模型、力具模型、夹具模型、工序模型及数控程序等: d) 仿真结果能以三维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出来;
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优化,必要时可采用试加工的方式进行验证,
e)
5.2仿真软件宜与三维设计建模系统、数控编程系统、工艺设计系统等集成,并共享机床模型、刀具模 GB/T39334.4—2020
型、夹具模型、数控程序等。
6基本流程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应包括仿真方案制定、仿真模型构建、仿真运行分析、结果评价与优化4个阶段(见图1),具体如下:
a)仿真方案制定。以加工工艺信息为输入,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确定仿真目标,输出包含仿真
手段和仿真路线等的方案。 仿真模型构建。根据仿真方案,从仿真模型库中调用或新建工序模型、机床模型、刀具模型、夹
b)
具模型等,形成用于仿真的模型。 c) 仿真运行分析:以仿真模型和仿真方案为基础,输入数控程序、工艺参数等,选择适当的算法,
对刀具轨迹、加工干涉等进行计算和监控,并输出可供分析的数据图、表、可视化的结果文件等。
d) 结果评价与优化。以仿真结果为评价对象,按照适当的评价算法,对照评价目标和指标,形成
评价结果,进而以动态、迭代的方式对仿真方案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
评评 A
资仿 标料 真 准收 目 规
工 数 1仿艺 控 真
工 机 刀 夹序 床 具 具模 模 模 模 参 算
价 o 价
集标范 型 型 型 型 数 福
目 4 算
标 新 法
序 法
加工工艺信息
仿真方案
仿真方案制定
仿真模型构建
仿真模型
工艺优化
仿真结果
仿真运行分析
仿真结果反馈
结果评价 评价结果优化
数控程序优化
评价结果反馈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人员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平台
SAG
图1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基本流程
7详细要求
7.1 仿真方案制定 7.1.1 仿真目标
开展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前,应确定仿真目标,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 验证数控程序是否正确,检查过切、欠切等现象;
2 GB/T39334.4—2020
b)验证数控程序的效率,检查加工时间等; c) 验证工艺可行性,检查力具和机床、力具和工件、力具和夹具、工件和机床之间的干涉状况; d) 验证工件加工的质量,进行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预测。
7.1.2仿真平台
开展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前,应搭建好仿真平台,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三维模型构建软件; b) 三维模型谊染与处理软件; c)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运行分析软件; d) 数据管理软件; e) 软件集成接口。
7.1.3其他 7.1.3.1 应根据仿真目标明确所需包含的输入对象,如工序模型,刀具、机床、夹具模型,数控程序,加工参数,外部环境参数等。 7.1.3.2 应综合考虑仿真精度和成本,明确仿真的空间、时间范围,制定合理的边界约束条件。 7.2仿真模型构建 7.2.1工作内容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在建模阶段通常应进行以下工作,包括工序模型、机床模型、刀具模型、夹具模型构建,控制系统配置等。 7.2.2 工序模型构建 7.2.2.1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工序模型的构建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以工件的工序模型为基础进行; b) 平滑处理通过数据转换获取的模型曲线: c) 构建完成的模型具备相应的精度和公差等级: d) 根据需求选择模型的尺寸控制方式,包括中间尺寸建模和基本尺寸建模; e) 能被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读取并重用
7.2.2.2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工序模型的构建宜符合以下要求:
a) 建模坐标系与编程坐标系统 ; b) 复用设计模型,以提高设计模型的重用率。
7.2.3 机床模型构建
机床模型的构建应符合以下要求:
将数控机床实体按照运动逻辑关系进行分解,并为各部件构建较为简单的模型,然后按照它们
a)
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进行装配; b) 在了解数控机床各轴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及相关参数的基础上,建立机床运动轴组件拓扑
结构; c) 机床组件模型的尺寸大小、位置关系与实际机床结构完全相同,并进行必要的简化,省去一些
与仿真无关的穴余部件;
3 GB/T39334.4—2020
d)设定机床相关参数,如机床初始化设置、机床的换力位置、机床行程等
7.2.4刀具模型构建
7.2.4.1 刀具模型的构建应符合以下步骤:
a) 建立刀具,包括确定刀具类型,定义刀具直径、刀具长度、刀具刃长、刀具夹持点和刀尖点; b) 建立刀柄; c) 根据程序中力具名称或刀具号给力具命名: d) 根据实际工艺需要设定刀具夹持点。
7.2.4.2 刀具类型、规格、刀具参数应与现场机床一致,防止刀具调用错误导致撞刀。
SAG
7.2.5夹具模型构建
夹具模型的构建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具备主要的外廓几何要素; b) 模型特征满足碰撞、干涉等仿真要求。
7.2.6仿真控制系统配置 7.2.6.11 设置好机床的组成和结构后,应进行控制系统配置,使机床具有解读数控代码、插补运算等功能。 7.2.6.2宜在仿真软件中配置控制系统库,并直接调用 7.3 仿真运行分析 7.3.1 应调用机床模型、刀具模型、夹具模型和工件毛坏模型,并设置工件坐标系原点、刀补参数等。 7.3.2加载的数控程序应符合以下要求:
a)包含各编程坐标系的程序代码; b) 包含进退点及力具补偿地址代码:
1) 进退力点不会和工件及其他力具发生干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空走行程; 2) 多把刀具不要选择同一退刀点,方便后期刀具轨迹的拾取; 3) 刀具进刀的时候尽量从加工点的延长线切人,保护刀尖,同时防止不完全加工; 4) 刀具补偿量与刀具参数符合。
c) 包含完整的转速、进给量等参数; d) 具备加工过程的完整刀具轨迹信息
7.3.3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运行中的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检查是否有过切、欠切、碰撞干涉等问题; b) 检查刀具补偿信息是否正确; c) 检查主轴转速、进给速度是否与当前数控机床匹配等; d) 仿真过程中状态应可控制,可按照仿真进程显示程序
7.3.4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的输出结果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工件的仿真结果模型; b) 数控加工过程动画; c) 干涉、碰撞等的可视化提示信息; d) 加工时间、材料去除率等的工艺文件报表。
4 GB/T39334.4—2020
7.4结果评价与优化 7.4.1 仿真方案评价与优化 7.4.1.1 对数控加工过程仿真方案的评价应包括但不限于:
a) 结果精度是否符合预期; b) 对模型的简化是否导致计算值失真。
7.4.1.2 评价后应对仿真方案做出调整和优化,具体应包括但不限于:
a) 重新选择仿真的模型精度; b) 对仿真区域进行划分; c) 调整仿真的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d) 调整仿真计算的时间范围等
7.4.2 加工工艺评价与优化 7.4.2.1 对数控加工工艺的评价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对数控程序的正确性进行判断,是否出现过切、欠切等情况; b) 对数控程序的效率进行分析,如无效切削是否存在,以及加工中的材料的去除率、加工时间、走
力路径是否最优,并估算加工成本;对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如是否存在刀具与机床、刀具与夹具、工件与夹具等的干涉和碰撞,
c)
是否有切伤工件、损坏夹具、折断刀具、碰撞机床或超出行程的情况; d) 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如根据仿真,评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过
大的进给,影响尺寸精度等
7.4.2.2 评价后应对数控加工工艺做出调整和优化,具体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对仿真中出现的干涉、碰撞、过切、欠切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修改数控程序,反复选代后输出正
确的数控程序和几何仿真视频文件;
b) 消除无效切削,优化切削参数和路径,提高切削速度,提高加工效率; c) 对工件模型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分析,若其的差异性不满足要求,则修改加工参数和数控程
序,并继续进行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直至切削模型满足设计要求,
上一章:GB/T 39400-2020 工业数据质量 通用技术规范 下一章:GB/T 39334.5-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5部分:典型工艺仿真要求

相关文章

GB/T 39334.4-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4部分: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要求 GB/T 39334.5-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第5部分∶典型工艺仿真要求 GB/T 39334.5-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5部分:典型工艺仿真要求 GB/T 39334.3-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第3部分;装配车间物流仿真要求 GB/T 39334.3-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3部分:装配车间物流仿真要求 GB/T 39334.2-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第2部分;生产线规划和布局仿真要求 GB/T 39334.2-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2部分:生产线规划和布局仿真要求 GB/T 39334.1-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第1部分∶通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