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120 Q 2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534—2020
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超低温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oriented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at ultra-low temperature
2021-02-01实施
2020-03-06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8534—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渠成兵、肖红梅、刘玉、付绍云、王占东。
1
GB/T38534—2020
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超低温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超低温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的试验设备、试样、试样状
态调节、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温度在一196℃~一269℃范围内,测定连续纤维(包括织物)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面内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泊松比、拉伸破坏应变。
n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3354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3 方法原理
在一196℃~一269℃环境下,对薄板长直条型试样,通过夹持端夹持,以摩擦力加载,在试样的工作段形成均匀拉力场,测试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泊松比、拉伸破坏应变。
4试验设备
4.1试验机
试验机应符合GB/T1446的规定
4.2 2夹具、拉杆、超低温恒温器框架
应使用具有高强度、韧性好及低导热性的材料制造夹具、拉杆、超低温恒温器框架,如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钢、锻造镍基高温合金以及钛合金等。 4.3冷却装置 4.3.1基本要求
冷却装置应能使试样冷却到规定温度,规定温度通过冷却介质(如液氢等)冷却获得或制冷装置(如
制冷机)冷却获得 4.3.2超低温恒温器
4.3.2.1 超低温恒温器的框架应与试验机相匹配,并能容纳超低温恒温器
1
GB/T38534—2020
4.3.2.2 超低温恒温器宜采用具有多层绝热结构的不锈钢真空杜瓦瓶,并能够保证试验区域温度偏差不超过士3℃。均温带的长度应不小于试样夹持端之间平行段的长度。 4.3.2.3超低温恒温器应不影响拉伸力与试样几何轴线的同轴度。
4.3.3辅助设备
超低温恒温器与冷却介质输液管应真空绝热。使用冷却介质冷却的,应配备包括冷却介质输液管、 真空泵、冷却介质杜瓦瓶、氮气瓶等辅助设备;使用制冷机冷却的,应配备循环冷却水等辅助设备
注:当操作冷却介质时,试验人员事先采取符合相关规定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及对测试仪器、试
样的损坏。
4.4温度测量仪器
温度测量仪器由温度计和指示装置组成。其分辨力应等于或优于1℃,温度计应覆盖工作温度范
围并定期校准。 4.5低温应变测量装置 4.5.1采用可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引伸计或其他低温应变测量装置测量应变,测量精度应符合 GB/T1446的要求。 4.5.2引伸计应定期在室温及实际试验温度使用下进行标定。引伸计低温下的标定参见附录A。 4.5.3在低温下使用应变片时,粘贴应变片的胶黏剂应与应变片、试样相匹配,
5试样 5.1 形状和尺寸
试样形状见图1所示,试样尺寸见表1。
L
L
0°单向层合板试样和多向层合板试样
a)
图1试样示意图
2
GB/T 38534—2020
I
b) 90°单向层合板试样
说明: L W h Lo 加强片长度; 8
试样长度;试样宽度;试样厚度;
-
加强片厚度;加强片边缘斜截角。
0
图1(续)
1
表1 试样尺寸
单位为毫米
尺寸
试样铺层 0°单向层合板 90°单向层合板 180~200 多向层合板
W
Lo 50 一 50
L 180~200 12.5±0.1
h 1±0.2 2 ~4 1.5~2.5
0 1.5
0 15°~90°
25±0.1 25±0.1
-
15°~90°
1.5
180~200
5.2 加强片
加强片使用铝合金板或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板。
5.3 胶黏剂
应选择具有较高韧性且低温剪切强度较大的胶黏剂粘贴加强片,胶粘剂固化温度不应高于层合板成型温度。 5.4 试样制备
按GB/T1446的规定。 5.5 试样数量
每组有效试样应不少于5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