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77.060 H 2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213—2019/ISO17752:2012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大气腐蚀引起的材料中金属流失速率的测定和评估程序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Procedures todetermineand estimate runoff rates of metalsfrommaterials as aresult of atmosphericcorrosion
(ISO17752:2012,IDT)
2020-09-01实施
2019-10-1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213—2019/ISO17752: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7752:2012《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大气腐蚀引起的材料中金属流
失速率的测定和评估程序》。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参见附录NA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A。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振尧、潘晨、侯捷、刘雨薇、李倩、汪川。
I
GB/T38213—2019/ISO17752:2012
引言
开展流失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不同材料在大气暴露下金属流失速率的数据。流失测试包括在试验现场暴晒试样并连续收集流失水样,因此,流失测试比标准化的腐蚀试验要求更高。
由于从长期看,流失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且常常远小于腐蚀速率。由于腐蚀产物中包含金属,因此不能用标准化腐蚀试验获得流失速率数据。与标准化试验相比,流失测试可以在实际产品的表面或任何经表面处理的材料上进行,例如纯金属、合金或不同的覆盖层(如金属覆盖层、含金属的有机覆盖层),只需记录试样的来历、表面处理和特性这些信息。
本现场试验的结果是通过收集冲刷材料表面雨水而得到的金属流失速率。金属进一步可能发生的化学形式转化及与环境发生的相互作用是超出本标准范围的
考虑到特定的应用条件,可基于规范性的暴露试样测定或通过资料性的评估来建立流失速率程序。 附录A给出了大气腐蚀特殊应用中影响裸基材料金属流失速率评价的条件。
Ⅱ
GB/T38213—2019/ISO17752:2012
总流失水量,pH值,测定总的金属浓度)非常重要
应避免表面损伤。所有样品,特别是有覆盖层材料,表面应无损伤。为减少表面污染并确保表面均
匀性,非覆盖层样品应尽可能根据材料进行暴晒前清洗。一种实用的方法是在丙酮和异丙醇中除油。 不建议打磨样品,因为打磨过的表面不代表产品的真实状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属释放的程度。样品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指纹会影响结果,应使用棉手套和触摸样品边缘来避免产生指纹
每个样品背面应贴胶带,切边位置应用非金属漆或蜡密封,以避免金属从样品的这些部分释放。对于有覆盖层材料,切割边缘应密封。
在放置样品的同一地点,应平行暴晒一个情性材质的空白样品架(不夹样品),同时收集冲刷空白样
品架的雨水并测定沉积率作为试验样品的基准沉积率。
3.3样品标记
尽可能以一种在暴晒过程中不易被混淆的方式标记试验样品。建议同时标记样品架和样品。 可通过刻痕(应在样品背面)来标记样品。如满足易读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也可使用其他标记方法。
受标记影响的区域应最小化。当用刻痕来识别覆盖层样品时,识别方法应不影响或干扰试验结果。应在涂装前对所有覆盖层样品进行刻痕
3.4样品数量
对于表面积不小于300cm(见3.1)的材料,一个样品就足够了。
3.5储存
从样品制备到开始暴晒的时间间隔应尽可能短,以减小样品储存过程中引起的腐蚀效应。腐蚀效应会影响流失结果,特别是对于金属释放浓度非常低的样品。建议从样品制备到开始暴晒的时间间隔为一周,尤其是裸金属和合金表面。
由于流失测试可以在任何表面上进行,因此试验前有必要记录储存时间和储存条件。如果暴晒结
束后应对腐蚀产物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建议从暴晒结束到表面评价之间的最长时间间隔为两周,以确保表面特性无变化并避免进一步氧化。对于短期暴晒.时间间隔应尽可能短
样品储存期间,应避免机械损伤以及与其他样品接触。应选择温度可调节且相对湿度不大于50%
的房间储存样品。特别敏感的样品应储存于干燥器中或密封于含有干燥剂的塑料袋中(见ISO4543)。 3.6样品数据记录
对于每一系列的试验样品,需记录流失效应评估所需的数据(见第8章)。应包含以下内容: a) 裸金属和合金:
1)1 化学成分,包括主要和次要合金元素; 2) 暴晒外观和表面积; 3)买 表面光洁度特性(例如:表面粗糙度等); 4) 样品来历(例如储存条件、预处理、表面老化)。
b) 覆盖层和其他表面:
1) 基材说明,如有; 2) 涂装方法说明; 3) 覆盖层材料说明,化学成分; 4) 覆盖层厚度,
注1:样品每一处的化学成分都有所不同,正如暴晒试验中的覆盖层形貌一样。 注2:可对试验前和试验期间的样品条件进行摄影记录。 2
GB/T38213—2019/IS017752:2012
沉积率。
根据ISO9226中描述的方法,结合环境数据确定或评估大气腐蚀性等级。 为对比流失速率测量结果,建议对流失暴晒试验相同样品的正面直接进行腐蚀测量,样品背面用胶
带覆盖,切边用蜡或漆涂覆,如3.2中所述。
6操作条件
每个样品应单面安装在配有倾斜沟槽的固定装置上,倾斜沟槽可收集冲刷试样的流失水。流失溶
液经过沟槽被输送到容器内(见图1)。固定装置、沟槽及容器应由情性材料制成,如聚甲基内烯酸甲酯或聚乙烯。延伸至样品的固定装置宽度应尽可能小,以避免流失水被稀释,通常小于0.5cm。
1 1
2
说明:
面板; 2- 惰性材质固定装置;
1-
情性材料边缘;挡边;
3- 4- 5- 硅管; 6- 用于收集流失水的聚乙烯容器。
图1推荐用于测量流失速率的情性材料固定装置示意图
试验样品放置要求如下:
试验样品与任何可能影响其腐蚀或影响流失测试条件的材料之间不发生接触;腐蚀产物及来自表面的含释放金属的流失水不应从一个试验样品滴到另一个样品;收集冲刷样品表面的全部流失水;流失水的收集容器方便定期更换;易于接近试验样品表面;保护试验样品不受坠落、意外污染或破坏的影响;所有试验样品均暴露在相同条件下,所有方向尽可能均匀地接触空气:通常,北半球试验样品表面朝南,南半球试验样品表面朝北,但应考虑能够影响腐蚀破坏的其他朝向,如海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