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5.240 L 7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319—2019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智能硬件技术要求
Digital techniqu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and residence commun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for intelligent hardwares
2019-12-10发布
2020-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8319—2019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应用场景 5 功能要求 6 接口要求 .. 安全要求运维要求
4
6
6
3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场景结构示意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 通信模块接口连接方式及通信协议示例
9
GB/T 3831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关村乐家智慧居住区产业技术联盟、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立林科
技有限公司、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摩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绿建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杭州高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朗阳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广东赛博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瀚特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宜居尚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易瑞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思唯奇科技有限公司、百思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桂青、田崇冀、王钢、陈耀忠、梁志军、管延成、孙小兵、王远春、陈金树、方桦
幸兴、张珣、谢后贤、程卫东、陈水明、郎翊东、袁龙、刘勇勤、蒋泰、付存谓、邱琦、吴涛、姚翠友、沈燕肖江、武向阳、张春龙。
1
GB/T38319—2019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
智能硬件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及居住区用智能硬件的应用场景、功能要求、接口要求、安全要求和运维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及居住区应用场景下的智能硬件设计、研发、应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626.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25056信息安全技术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GB/T25058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29262一2012信息技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术语 GB/T35134—2017 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描述方法
术语和定义
3
GB/T35134一2017、GB/T29262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35134一2017、GB/T29262一2012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智能硬件 intelligenthardware 具备感知、联网、人机交互、后台服务支撑等功能的设备总称。
3.2
智能网关 intelligentgateway 用于网络通信连接和协议转化,实现对智能设备的远程和本地访问控制等功能的设备
3.3
S2C SC
设备描述 devicedescription 对设备自有功能和服务的表述。 [GB/T35134—2017,定义3.4]
3.4
面向服务 services oriented 通过一组有联系的服务的组合和集成来对软件或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的思想, 『GB/T29262—2012.定义2.35
3.5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 遵循面向服务原则、具有松耦合特性的结构, [GB/T29262—2012,定义2.37]
1
GB/T38319—2019
3.6
自组网self-organizednetwork 通过智能硬件的设备描述文件,网关和系统自主完成对智能硬件的注册、分配地址,实现通信的
过程。
4应用场景
4.1 系统结构
建筑及居住区智能硬件应包括智能家居系统、居住区公共服务系统相关的硬件设备,其应用场景结构参见附录A中的图A.1。 4.2典型应用场景 4.2.1智能家居应用
智能家居应用的要求如下: a)智能家居系统应由硬件终端设备、智能网关及智能家居云平台组成; b)硬件终端设备应包括常见的智能家电、门禁、报警、健康设备等,需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人
智能网关,完成与其它终端及云平台的接人; c)用户应通过网页(WEB)或手机应用程序(APP)访问智能家居云服务平台获取服务。
4.2.2居住区公共服务系统应用
居住区公共服务系统应用的要求如下: a) 居住区公共服务系统应由多个硬件终端设备、居住区智能网关、居住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组成; b): 智能建筑设备、安防设备、能源设备等应通过智能网关集成到管理平台; c) 用户应通过网页或手机应用程序访问管理平台获取服务。
5ZC
5功能要求
5.1概述
智能硬件应通过通信接口模块接入智能系统控制网络,并通过设备描述文件的发布解析为用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功能服务,包括以下内容:
a)将自身具备的全部功能按照标准化的设备描述方法生成设备描述文件,通过通信接口在智能
网关(管理服务设备、服务器)中登记,可与其它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智能硬件的设备描述方法及信息数据编码应符合GB/T35134一2017的要求
b)通过联接通信网络系统,为后台提供基础数据,接受来自后台的控制和管理。 c)通过软硬件结合以及后台网络服务的支撑,使其能够具有自学习、人工智能等功能
5.2 硬件组成
智能硬件应由通信接口模块及功能单元模块组成,其结构见图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