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9585-2020 光电测量 配光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 39585-2020 光电测量 配光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22 15:12:53



相关搜索: 检测 测量 光电 方法 性能 测试系统 配光 39585 性能

内容简介

GB/T 39585-2020 光电测量 配光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 ICS 17.180.99 L 5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585—2020
光电测量
配光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
Opto-electronic measurementPerformance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light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system
2021-07-01实施
2020-12-14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585—2020
目 次
前言 1
m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性能要求 4.1 光强测量重复性 4.2 照度示值误差 4.3 光强示值误差 4.4 光强测量稳定性 4.5 转台分度误差 4.6 线性误差 4.7 波长示值误差 4.8 波长测量重复性 4.9 总光通量示值误差 4.10 相关色温、色品坐标示值误差 4.11 V(>)失配误差 4.12 红外响应误差 4.13 紫外响应误差 4.14 余弦特性(方向性响应)误差 5 检测要求 5.1 检测条件 5.2 检测用标准器及相关设备 6 检测方法 6.1 光强测量重复性 6.2 照度示值误差 6.3 光强示值误差 6.4 光强测量稳定性 6.5 转台分度误差 6.6 线性误差 6.7 波长示值误差 6.8 波长测量重复性 6.9 总光通量示值误差 6.10 相关色温、色品坐标示值误差 6.11 V(入)失配误差 6.12 红外响应误差 6.13 紫外响应误差 6.14 余弦特性(方向性响应)误差
4
11
12 12 12 GB/T39585—20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灯具的光度学坐标系统附录B(资料性附录) 确定红外响应误差和紫外响应误差使用的光源和滤光片参考文献
13 17 19
II GB/T 3958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杭州远方光电信息股份有限公
司、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浙江三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广东省中量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杭州通尚光电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州市意顿光学设计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佛山市南海区半导体照明标准联盟促进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立文、刘慧、潘建根、黄锋、李倩、虞建栋、陈聪、杨利、刘子龙、蔡喆、刘涛、
袁良、周维虎、袁林光、胡苏军、占春连、卢永红、王海涛、罗滔、李自力、杨昭信、代鲲鹏、钟国华、陈海波、 邵广嘉、黄继雄、杨航、李向召、谢攀。
II GB/T39585—2020
3.3
光度探头photometerhead 将人射光量转化为电量的部件。 注:配光测试系统的一部分,通常是一个带有CIE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V(入)修正器的硅光电二极管,也包含对光
定向评价的元器件,例如漫射窗口、透镜和光阑。
3.4
(光度探头或光源的)参考平面referenceplane(ofphotometerheadorlightsource)与光度探头或光源相关联且用来测量二者间距离的平面。 注1:对于光度探头,该平面为在校准光度探头时垂直于该光度探头光轴的平面。理想情况下,光度探头的参考平
面与有效参考平面一致。
注2:改写ISO/CIE19476:2014,定义3.1.7。
3.5
(光度探头的)有效参考平面effectivereferenceplane(ofphotometerhead)垂直于光度探头光轴的平面。 注1:当测量点光源的照度时,在满足距离平方反比定律条件下,用来测量光源测量距离的平面。 注2:有效参考平面可能随光源发光波长的不同而改变。因此,有效参考平面宜标明所使用的光源类型,如CIEA
光源。 注3:改写ISO/CIE19476:2014,定义3.1.8。
3.6
(光源或者灯具的)光度中心photometriccentre(ofalamporluminaire)满足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参考点。 注1:测量或计算时作为原点用的参考点,对于光源而言,光度中心对应为发光区域的中心。对于带有反射器的光
源,光度中心取在出光口的中心,
注2:发光强度(以下简称为“光强”)分布测试时,光源的光度中心置于配光测试系统的轴线交点上(几何中心)注3:改写GB/T26184—2010,定义1.7
3.7
接收面 acceptancearea 光度探头或光谱辐射探头定向接收人射光并对其进行评价的区域。 注:改写ISO/CIE19476:2014,定义3.1.10。
3.8
V(a)失配误差V(a)mismatcherror 光度探头的相对光谱响应度与CIE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的相对偏差,见式(1):
ISre(a)-V(a) |da
X 100%
.(1 )
f1:
V(a) da
式中: fi Sr(入) V(α) 标准(归一)化了的相对光谱响应度,见式(2):
V(>)失配误差;标准(归一)化了的相对光谱响应度; CIE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
P(V()
Srl(a)
(2)
X Srel ()
P()S()d)
2
SAG GB/T39585—2020
式中: PA(Λ)— 2856K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S(入)一一以任意参考点作标准时的相对光谱响应度。 注:改写ISO/CIE19476:2014,定义3.2.2。
3.9
红外响应误差 IR response error 光度探头红外辐射响应值的误差,见式(3):
Y(IR:
fIR Y X 100%
.(3)
式中: fIR Y(R) 用2856K标准灯(加红外滤光片)照射光度探头的显示值; Ys
红外响应误差;
用2856K标准灯(无红外滤光片)照射光度探头的显示值; 2856K标准灯施照下的红外滤光片的积分透射比,见式(4):
ro
PA()TR()V()da " PA()V()da
(4)
510
式中: TIR(A) 红外滤光片的光谱透射比。 注:改写ISO/CIE19476:2014,定义3.2.4。
3.10
紫外响应误差 UV response error 光度探头紫外辐射响应值的误差,见式(5):
Y(uV) YB
X100%
..(5)
fuv
式中: fuv Y(uv) 用黑光灯(加紫外滤光片)照射光度探头的显示值: YB
紫外响应误差:
用黑光灯(无紫外滤光片)照射光度探头的显示值;黑光灯施照下的紫外滤光片的积分透射比,见式(6):
uo
S. (a)ruv(a)V(a)da
·( 6)
t
S.()V(a)da
式中: S.(入) 黑光灯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Tuv (a) 紫外滤光片的光谱透射比。 注:改写ISO/CIE19476:2014,定义3.2.3。
3.11
照度的余弦特性(方向性响应)误差 directional response error for illuminance 光度探头(配光系统)对与法线成一定夹角人射光的响应度的误差(通用照度计的余弦响应定律)。
投射(人射)光方向引起的误差f2(e,),见式(7):
Y(e,$)
fz(e,Φ): [Y(O,)cose ×100%
( 7)
3 GB/T 39585—2020
式中: E d Y(E,Φ) 光人射角为,方位角为中时照度计的显示值; Y(O,$) 光垂直照射在测试面上,方位角为更时照度计的显示值。 f2(e,)规定的坐标示意图见图1。 光度探头的方向性总误差f2,见式(8):
人射光与光度探头测试面法线所成的入射角;人射光与光度探头测试面水平线所成的方位角;
I f2(e)|sin2ede
f2:
..(8)
图1f2(8,中)规定的坐标示意图
注:改写ISO/CIE19476:2014,定义3.2.5。
4 性能要求
4.1 光强测量重复性
光强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0.5%。 4.2 2照度示值误差
照度示值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1.0%。 4.3 光强示值误差
光强示值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1.3%。 4.4 光强测量稳定性
光强在15min内的变化率应不超过0.3%。 4.5 5转台分度误差
转台分度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0.2°。 4.6 线性误差
线性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0.3%。
4
上一章:GB/T 23669-2016 2,6-二溴-4-硝基苯胺 下一章:JJG 965-2013 通信用光功率计

相关文章

GB/T 39585-2020 光电测量 配光测试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 41310-2022 视觉模组光电性能的图像式检测方法 EN 50676-2019 用于检测和测量卤代烃(制冷剂气体)或SF6的电气设备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38853-2020 用于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监测和测量系统的性能要求 T/GDCKCJH 080-2023 光电比色计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GB 34659-2017 汽车和挂车防飞溅系统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2980-2015 基于IMS的固定网语音业务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YD/T 3591-2019 基于LTE的语音业务(VoLTE)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