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03.220.30 P 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559.2—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桥梁
Specifications for operational monitoring of urban rail transit facilities-
Part 2 : Bridge
2021-07-01实施
2020-12-14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559.2—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1
基本要求检查 5.1 日常检查 5.2 定期检查 5.3 专项检查监测 6.1 沉降与变形监测 6.2 安全监测 7 状态评价 7.1技术状况评价 7.2结构安全评价 7.3行车影响评价附录A(资料性附录) 桥梁日常检查记录表附录B(规范性附录) 桥梁沉降及变形(位移监测的监测点设置要求附录C(资料性附录) 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 桥梁沉降与变形监测记录表附录E(规范性附录) 各类构件评价指标及对应的标度值参考文献
4 5
6
11
17 21 24 25 26
27
28
43
GB/T39559.2—2020
前言
GB/T39559《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桥梁;一第3部分:隧道;一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 本部分为GB/T39559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
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林同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市勘测院、深圳高速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峙、周新六、马虎、吴新安、林莉、秦清华、张雁珍、冯旭杰、周建庭、杨永清、 张勇、高芒芒、邱凌、项丽琳、黄福伟、高爱林、刘安双、滕德贵、周成涛、李俊淞、潘正华、蔡佩宏、单爱成、 陈晓虎、黎小刚、蒲黔辉、李晓斌、余取、赵晓波、石永燕、刘传新、李明、宋杰、经纬、任干、宋传龙、汪波
1
GB/T39559.2—2020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桥梁
1范围
GB/T39559的本部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施运营监测技术的基本要求、检查、监测和状态
评价的要求及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施的运营检查、监测与状态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559.1一2020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50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T51234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9559.1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沉降与变形监测 settlement and deformationmonitoring 对桥梁墩台的沉降、墩顶的横向水平位移和恒载作用下的梁体变形持续进行监测,并提供变形分析
的行为。 3.2
安全监测safetymonitoring 通过安装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荷载、环境与结构响应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的行为。
3.3
技术状况评价technicalstatusevaluation 依据桥梁运营检查和监测结果,对桥梁的病害情况做出的评价
3.4
结构安全评价evaluationof structuresafety 依据桥梁运营检查和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通过检算或试验,对桥梁结构是否安全做出的评价。
3.5
行车影响评价evaluationofimpactsontrainmoving 依据桥梁运营检查和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对列车运行受桥梁结构的影响程度做出的评价。
4基本要求
4.1桥梁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以及沉降与变形监测应填写记录表,记录表应及时整理,发现问题应提出处理建议。
1
SAG
GB/T39559.2—2020
4.2 桥梁定期检查后应进行技术状况评价和行车影响评价。 4.3 桥梁专项检查后应进行结构安全评价和行车影响评价。 4.4 桥梁沉降与变形监测后应进行行车影响评价
5 检查
5.1 日常检查 5.1.1 桥梁日常检查的频次符合下列要求:
a) 混凝土桥梁日常检查频次不应低于1次/季度; b) 钢桥、钢-混组合桥梁、钢-混混合桥梁日常检查频次不应低于1次/月; c) 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日常检查频次不应低于1次/季度; d) 桥梁支座、墩台日常检查频次不宜低于1次/半年; e) 符合下列要求的桥梁宜提高日常检查频次:
1) 主跨跨径120m及以上的梁桥; 2) 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拱桥、斜拉桥、悬索桥; 3) 新型或复杂结构桥梁;
f) 当出现病害发展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提高日常检查频次; g) 发生洪水、台风、暴雨前后,应及时对桥梁排水设施、声屏障状态进行检查。
5.1.2 桥梁日常检查内容见表1。
表1桥梁日常检查内容
对象
内容
梁腹板斜裂缝情况,梁跨中底板横向裂缝情况,连续梁中墩处顶板横向裂缝情况预应力混凝土梁沿预应力管道方向结构表面纵向裂缝情况拱顶下缘、拱脚上缘处拱肋(圈)横向裂缝情况,拱肋拱脚横向、纵向裂缝情况斜拉索的索梁、索塔锚固部位,预应力混凝土梁锚下区域裂缝情况墩(柱)横向裂缝情况,塔横向、竖向裂缝情况主缆锚或锚块区域裂缝情况
裂缝
混凝土结构
钢筋锈迹、露筋、破损等病害情况梁体表面渗水痕迹情况裂缝口因碱骨料反应渗出的凝胶状物质情况加固处治过的结构部位的病害情况涂装开裂、起皮、脱落情况
正交异性板桥面系加劲肋与面板连接处、加劲肋与横隔板(横肋)连接处、弧形缺口处、加劲肋嵌补段裂纹情况钢板梁竖向加劲肋端部腹板处裂纹情况钢桁梁节点处、桥面板与弦杆连接处、横隔板与节点板连接处裂纹情况
裂纹
钢结构
积水、锈蚀情况异常变形、局部损伤情况高强螺栓有无松动、断裂、锈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