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6875-2012 板式结构屈曲强度

SY/T 6875-2012 板式结构屈曲强度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5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17:10:38



相关搜索: 结构 强度 屈曲 板式 6875

内容简介

SY/T 6875-2012 板式结构屈曲强度 ICS 75.180.10 E94 备案号:35175--201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875-2012
板式结构屈曲强度
Buckling strength of plated structures
2012-01-04发布
2012一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875--201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符号 3 安全准则
H
对平板式结构的一般原则 4.1 坐标系 4.2 定义 4.3 失效模式 4. 4 公差要求 4.5 使用范围 4.6 有效性 5分析方法
X
E
5. 1 概述 5. 2 假定仅受剪切作用的板式结构 5. 3 剪力滞效应的考虑 5. 4 基于线弹性屈曲应力确定屈曲抗力受侧向荷载作用的板
6
无加强筋板的屁曲 7. 1 概述 7. 2 在均布的纵向压力作用下的无加强筋板的屈曲 7.3 在横向压力作用下的无加强筋板的屈曲 7. 4 剪切作用下的无加强筋板的屈曲…· 7. 5 纵向压力,横向压力及剪力联合作用下的无加强筋板的屈曲· 7.6 纵向变化应力作用下无加强筋板的屈出一-内部压缩单元 7.7 外悬受压构件的届曲 7.8 在变化的横向压力作用下的无加强筋板的屈曲 7.9 在变化的纵向压应力,横向压应力及剪切力作用下的无加强筋板的届曲加筋板的属曲
L
10 11 11 12 X 15 15 15 15 16 18 18 20 21
8
8.1 概述· 8. 2 理想加筋板上的力 8.3 有效板宽· 8.4 加强筋之间的板的抗力· 8.5 加强筋的屈曲特征强度 8.6 受剪应力时加筋板的抗力: 8.7 轴向压力和侧向压力作用的组合方程 SY/T 6875-—2012
8.8 剪力的校核 9桁材的屈曲 9.1 概述 9.2 桁材的力 9.3 桁材的抗力参数 9.4 桁材的有效宽度. 9.5 材的扭转属曲· 10加强筋、材和肘板的局部屈曲
23 24 24 24 25 26 27 28 28 29 31 32 35
10.1 加强筋和桁材的局部届曲 10.2 肘板的屈曲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DNV-RP-201:2002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附录B(资料性附录) 注释参考文献
Ⅱ SY/T6875-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f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挪威船级社DNV-RP-C201《板式结构屈曲强度》(2002版,英文版》。本标准是对DNVOS-C101:2002《海上钢结构的设计荷载抗力系数法》的补充。
本标准与DNV-RP一C201:2002相比,在结构上有所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标准与DNV RP一C201:2012相比的结构变化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DNV-RP-C201:2002在技术性上一致本标准做出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PART2.Buckling strength of plated structures--PULSbuckling code-因该部分为
DNV软件程序PULS的介绍,与本标准内容不相关: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由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艳芳、杨晓刚、王忠畅、邓合霞、高定全。
m SY/T 6875—2012
板式结构屈曲强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平板式钢结构物屈曲强度设计的推荐作法,供设计结构时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平板式钢结构物屈曲强度的设计。
2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 横截面积: A 有效面积; Ar 翼缘的横截面积: A桁材的横截面积 A加强筋的横截面积 A一腹板的横截面积 A净剪切面积(剪切面积减去开孔面积) C.加强筋屈曲长度,因子 C 方向的应力屈曲因子 CuL ·方向有效宽度因子: C——y方向有效宽度因子: Ch.- 一因子: E- --杨氏模量,2.1×105MPas
剪切模量:
G 1 惯性矩; I. 极惯性矩: I po 极惯性矩,Ip。= IdA,r是量至加强筋和板之间的连接处的距离: I.- 包括整个板宽为带板的加强筋的惯性矩: I 加强筋对轴的惯性矩,绕垂直于板平面的中心轴的加强筋惯性矩: I. 加强筋的扭转惯性矩(St.Venant扭转): I. --. 长度,距离; L板格的长度; I心 桁材的长度: LiK 桁材的屈曲长度:
Lit" 桁材的侧向支撑间距离: LGTa 桁材的侧向支撑间的限制距离: Mp.Rd 板-侧的设计抗力矩: MPl.Rd 设计塑性抗力矩; SY/T6875—2012
MRd 设计抗力矩: Msd 设计弯矩: MsRd 在加强筋侧的设计抗力矩: Mat.Rd 受拉时在加强筋侧的设计抗力矩; NE 欧拉届曲强度: Nks.Rd 加强筋诱导的设计轴向届曲抗力 Nkp.Rd 板诱导的设计轴向届曲抗力: Nsd 设计轴向力; Psa 设计侧向力; Q 因子: Vrd 设计剪切抗力; Vs 设计剪切力; W 弹性截面模量: Wei 在桁材翼缘边的有效截面模量,
Wep Wp= A We Wp L 在加强筋边的有效裁面模量,包括翼缘顶部有效部分,见图10;
,在板侧的有效裁面模量见图10;
Z.
2.
翼缘宽度: be 有效宽度:;
b
板外悬长度,因子: C: 影响因子: er 翼缘偏心度,见图10# fer 弹性板届曲强度: fa 设计届服强度 fE 欧拉屈曲强度, fEpx 纵向压力下板的拉屈曲强度: fEpy 横向压力下板的欧拉厨曲强度: fupe 板的欧拉屈曲剪切强度: fET 扭转弹性届曲强度: fET: 桁材的扭转弹性属曲强度: fey" fes 分别对应于构件轴和轴的歇拉屈曲强度, fk 特征屈曲强度: f. 特征强度: fr 特征扭转届曲强度 fT 组合桁材的特征扭转届曲强度: f 特征屈服强度:
高度: hw 加强筋的腹板高度; h. 从加强筋趾部(加强筋和板的连接处)到加强筋剪切中心之间的距离: hw 桁材的腹板高度:
h
回转半径:
-
I.
/,有效回转半径;
2 SY/T6875—2012
I 有效惯性矩: k,ke 屈曲因子; ke- 因子: kp- 侧向压力下板屈曲的折减因子; ka 无加强筋板的屈曲因子:
长度,单元长度,跨距:有效长度:纵向腹板加强筋长度:
L
L 横向腹板加强筋长度: lr 加强筋侧向支撑间距离,防倾肘板间的距离(扭转届曲长度); t 参考点长度: Pr- 使用弹性截面模量的连续加强筋外侧屈服时的侧向压力 Psd 设计静水头压力,设计侧向压力: Po 等效侧向压力; qsd 设计侧向线荷载:
板宽,加强筋间距 Se 有加强筋板的有效宽度
S
厚度;肘板厚度;

tb tr 翼缘厚度:
tw 腹板厚度; 2p 距离:
距离: 3 因子; Yr 局部作用因子 YM 材料效果因子
235 ,因子
EE
WJy
入 折减后的长细比,柱体的长 细比参数 A. 折减后的等效长细比, AG 折减后的长细比 ap 折减后的板的长细比; AT 折减后的扭转长细比: ATG 桁材折减后的扭转长细比, A. 折减后的长细比:
系数,几何参数;泊松比:
j.sd 设计密塞斯等效应力: dyl.sd 横向作用的较大的设计应力,拉应力取值为负; Oy2.Sd 横向作用的较小的设计应力,拉应力取值为负; Teg. Tel 弹性届曲强度; Tetg. Terl 临界剪切力: SY/T6875-2012
TRd 设计剪切应力:
-设计前切力:
TS
中,中因子。
3安全准则
本标准所采用的荷载抗力系数设计标准(LRFD标准)确保了材料(抗力)和荷载因子都在安全范围之内。
本标准可以和工作应力设计法(WSD)结合使用,在标准中公式使用的材料因子为rm=1.15 校核时一个修改的许用因子UF=1.15应被采用,这里UF是根据WSD方法的一个允许使用因子。
4对平板式结构的一般原则
4.1坐标系
结构整体以及每个结构构件的屈曲强度都应被校核。 屈曲强度分析将基于最不利的屈曲模式确定的屈曲特征强度。 将基于测验结果的最小5%的值作为届曲特征强度。如果不需要更多的相关信息或者更精确的分
析,屈曲特征强度的获得可见附录B。 4.2定义
板单元如图1所示。板平面可以是梁的翼缘或腹板,箱型桁材、舱壁、浮箱、船体的一部分或是整个甲板。
筋板
柠材
图1有加强筋的板结构
4.3失效模式
本标准对有加强筋和没有加强筋的板的失效模式做了说明,但不对构件的横截面做校核(相应的校核见DNV-OS-C101Sec.5A400)。失效模式如下:
4
上一章:SY/T 6876-2012 壳的屈曲强度 下一章:SY/T 6874-2012 张力腿平台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

相关文章

SY/T 6876-2012 壳的屈曲强度 SY/T 6877-2012 杆件、框架和球型壳的屈曲强度分析 SY/T 7053-2016 海底管道总体屈曲——高温高压下的结构设计 SY/T 7456-2019 油气井套管柱结构与强度可靠性评价方法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屈曲模态判别标准及临界荷载简化算法 DB62/T 3256-2023 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规程 带屈曲支撑的全钢框架无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高速铁路双方孔板式轨道结构静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