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53.100 P 97 备案号:56493—2017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900—2016 代替JB/T10900—2008
工程机械 聚氨酯、改性硅烷密封粘接剂
应用技术规范
Construction machineryPolyurethane and silane modified polyether
sealants&adhesives-Applica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
2017-04-01实施
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0900—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使用规范
-
3.1玻璃粘接装配工艺. 3.2接缝密封粘接工艺
4性能要求 5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2 状态调节、固化及测试条件 5.3 外观.. 5.4 下垂度 5.5 表干时间. 5.6 固化速度 5.7 固含量 5.8 剪切强度 5.9 硬度 5.10 拉伸强度及拉断伸长率, 5.11 撕裂强度 5.12 耐水性能附录A(资料性附录) 涂胶代号与牌号对照表
图1密封粘接剂固化速度测试模板,
表1聚氨酯、改性硅烷密封粘接剂性能要求表A.1涂胶代号与聚氨酯密封粘接剂、改性硅烷密封粘接剂牌号对照表
C
JB/T1090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10900—2008《工程机械聚氨酯、MS密封粘接剂应用技术规范》,与JB/T
10900—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工程机械 聚氨酯、改性硅烷密封粘接剂应用技术规范” 一修改了底剂涂覆的规定(见3.1.2,2008年版的3.1.2);一修改了玻璃粘接装配和定位的规定(见3.1.4,2008年版的3.1.4);
修改了密封粘接剂涂覆的规定(见3.2.1,2008年版的3.2.1);增加了产品STP1及相应的性能指标(见表1);修改了部分性能指标(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剪切强度的试件制作(见5.8.2,2008年版的5.8.2);一删除了图2(见2008年版的图2);一增加或删除了部分产品牌号(见附录A,2008年版的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师力、邓艳芳、王翔、陈亚菊、陆方姝。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10900—2008。
II
JB/T10900—2016
工程机械聚氨酯、改性硅烷密封粘接剂应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机械用聚氨酯密封粘接剂和改性硅烷密封粘接剂的使用规范、性能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司机室玻璃粘接及各种接缝密封。其他机械产品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2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2793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7124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13477.6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3使用规范
3.1玻璃粘接装配工艺 3.1.1表面处理
用棉布蘸取少许专用清洗剂,沿玻璃和窗框的待粘接面顺一个方向擦拭一追,清除玻璃及车体待粘
接密封部位的灰尘、油污、油脂等杂质,室温晾置10min。 3.1.2底剂的涂覆
底剂在使用前先充分振播,使物料混合均匀,再用毛刷蘸取适量底剂,涂刷于被粘面上,其厚度以
不露底为宜,刷完晾置10min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超过12h应重新涂底剂。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晾置时间应延长至30min以上。粘接司机室玻璃时应涂刷黑色底剂。 3.1.3密封粘接剂的涂覆
涂胶环境温度应在10℃以上,若冬季气温低,应预先把胶存放在20℃~30℃的环境内。依据风挡玻璃的大小及胶层厚度确定三角形胶条的尺寸,并按要求将胶嘴切割成一定的形状用胶枪连续均匀地将胶涂注在玻璃被粘面上(或涂注在窗框被粘面上,只允许单面涂胶)。如果被粘面很宽,可采取双条或多条涂胶。 3.1.4玻璃粘接装配和定位
玻璃粘接装配和定位应按下列步骤完成: a)放置事先准备好的等高垫,等高垫不能切断胶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