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_17.220.20 N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831.5—2017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5部分:无线中继
Specification for reading system of energy metering in community-
Part 5: Wireless relaying
2017-07-12 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831.5—2017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 IV
术语和定义解释性说明 4.1 概述 4.2 介绍 4.3 中继 4.4 路由器的使用 4.5 网关的使用 4.6 使用节电功能 4.7 误码处理 4.8 时间同步 4.9 协议可能性 5P模式:使用路由器的协议 5.1 概述 5.2 物理层协议 5.3 数据编码 5.4 数据链路层协议 5.5 网络层协议 5.6 应用层协议 6R2模式:基于网关的协议 6.1 概述 6.2 物理层协议 6.3 数据链路层协议 6.4 网络层功能 6.5 应用层
3
.
12 15 17 24 24 24 24 27 29 35 35 35 37 38 43 47 57
..
Q模式:基于精准时钟的协议 7.1 概述 7.2 物理层协议 7.3 数据编码…· 7.4 数据链路层协议· 7.5 Q模式:网络层协议 7.6 Q模式:应用层协议参考文献
2
1
GB/T26831.5—2017
前言
GB/T26831《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由以下六部分构成: —第1部分:数据交换;一第2部分:物理层和链路层;一第3部分:专用应用层;一第4部分:仪表的无线抄读;一第5部分:无线中继;一第6部分:本地总线。 本部分为GB/T26831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深圳市航天泰瑞捷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智能水表集团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航发热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杭州西力电能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代傲表计(济南)有限公司、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麦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电工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万宏、舒杰红、关文举、陈富光、李勇、王学信、袁志民、鄂永强、张建伟、 倪志军、屠向荣、陆寒熹、曾任途、张继川、刘明忠、连敏、李保龙、顶超、蒋永坚、李宏伟、申杰、秦国鑫。
II
GB/T26831.5—2017
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对能源使用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社区(建筑及居住区)计量(水、 电、气、热)远程抄收及管理的技术应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了一批使用各类通信技术、涉及各个计量领域的多种产品及技术方案。产品制造方和用户方迫切希望这些产品或系统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
因而,从1999年开始,国际电工委员会陆续发布了IEC62056《抄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 系列标准;国内参照其内容制定发布了GB/T19882《自动抄表系统》系列标准。该标准是开放式体系,很好地解决了互连性和互操作性的要求。该标准体系分成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制定,从而有利于标准本身的不断发展。这种科学方法及该标准的内容都为GB/T26831《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同时,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与自动抄表系统具有很多相似或共通的内容,现实中产品也有互连互通的需求,GB/T26831《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的制订要考虑与 GB/T19882《自动抄表系统》的协调。
GB/T26831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制定的,认识这一背景情况对理解GB/T26831的制定思路和理解标准内容都是有益的。
GB/T26831包含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中应用管理和底层通信两方面的内容。在应用管理方面,主要内容是COSEM(能源计量配套规范),利用仪表对象标识和接口对象方法建立模型,并进而描述了用于计量仪表和远程抄表的专用应用层。在底层通信方面涉及包括双绞线基带(M-BUS)和短距离无线两种物理层、链路层的规范。
IV
GB/T 26831.5—2017
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
第5部分:无线中继
1范围
GB/T26831的本部分规定了在无线仪表抄读网络中实施中继时的通信协议要求。本部分是 GB/T26831.4的扩充。它支持R2模式的路由,但不支持S模式和T模式的路由。
本部分适用于支持无线路由网络的仪表抄读。 注:本部分不涵盖电表的抄读,电表的远程抄读参见GB/T1988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15.421一2008交流测量费率和负荷控制第21部分:时间开关的特殊要求 GB/T18657.1一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顿格式 GB/T18657.2—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GB/T26831.1一2011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第1部分:数据交换 GB/T26831.3一2012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第3部分:专用应用层 GB/T26831.4一2017社区能源计量抄收系统规范第4部分:仪表的无线抄读 ETSIEN300220-1:2012电磁兼容性与无线频谱问题(ERM);短距设备(SRD);用于25MHz~
1000MHz频率范围、最大功率为500mW的无线装置第1部分:技术特征和测试方法(Electromag 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ERM);Short Range Devices(SRD);Radio equip- menttobeused inthe25MHzto1oooMHzfrequencyrangewithpowerlevelsrangingupto 5o0mW;Part 1: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st methods)
ETSIEN300220-2:2012电磁兼容性与无线频谱问题(ERM);短距设备(SRD);用于25MHz~ 1000MHz的率范围、最大功率为500mW的无线装置;第2部分:非一致性目的的辅助参数(Elec 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Short Range Devices (SRD);Radio equipment tobeused in the25MHz to1 ooo MHz frequency rangewithpower levels ranging upto 500 mW;Part 2:Harmonized EN covering essential requirements under article 3.2 of theR&TTE Di- rective)
ETSIEN301489-1:2011电磁兼容性和无线频谱方法(ERM);无线设备和服务的电磁兼容性 (EMC)标准;第1部分:公共技术要求(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andRadiospectrumMatters (ERM);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standard for radio equipment and services;Part 1: Commontechnicalrequirements)
RFC1662July1994类HDLC顿,附录C.快速顿校验序列(FCS)实现(HDLC-likeFraming,Ap- pendixC.FastFrameCheckSequence(FCS)Implementation)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GB/T26831.5—2017
3.1
主站 primary station 在一个简单网络中控制所有数据交换的网络节点。该网络有一个中心节点、多个远程节点,并采用
非平衡数据传输。
注:通常,主站控制网络内所有的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单元是一种主站。
3.2
从站 secondarystation 层次网络中的一种节点,能够接收来自中心节点(即主站)的命令和请求,并把响应数据回传给中心
节点。
注:仪表是从站。
3.3
上行传输 upstream 从仪表到数据采集单元方向的数据传输。
3.4
下行传输 downstream 从数据采集单元到仪表方向的数据传输。
3.5
中继 relaying 将信息从一个逻辑网络向另一个逻辑网络的传送。 注:连接两个逻辑网络的中间节点实现的一种功能。
3.6
网关 gateway 数据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连接两个或多个逻辑网络,这些逻辑网络使用不同的协议或模式。
3.7
路由器 router 数据通信网络中的中间节点,连接两个或多个逻辑网络,这些逻辑网络使用相同的协议和模式。
3.8
节点node 网络中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单元。
3.9
端节点 endnode 仪表或数据采集单元。
3.10
中间节点 intermediatenode 网络中处于数据采集单元和仪表之间的节点。
3.11
跳转 hop 一组数据从一个节点向毗邻节点的传送,它是端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步骤之一。
3.12
顿frame 由报头和报尾(可选)封装起来的用户数据集合。 注:对于基于GB/T18657.1的协议,顿由一个起始字符和紧随的最多16个数据块组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