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2195-2013 航空轮胎使用与保养

HG/T 2195-2013 航空轮胎使用与保养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1 16:09:45



推荐标签: hg 航空 轮胎 保养 2195

内容简介

HG/T 2195-2013 航空轮胎使用与保养 ICS 83.160.20 G 41 备案号:40344—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2195—2013 代替HG2195—2001
航空轮胎使用与保养
Service and maintenance for aircraft tyre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3发布 HG/T219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2195-2001《航空轮胎使用与保养》,与HG2195 :-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 在轮胎的保管4.1.1中增加了“库房内不允许有产生臭氧的设备或其他引起电火花或静电放
电的设备。”的要求。
.-将轮胎的检查与装配的部分条款作了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4.2.1.4内胎的更换要求。
在4.3轮胎的更换与使用4.3.1中增加了i)情况下需更换轮胎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空轮胎分技术委员会(SAC/TC19/SC2)归口。 本标准委托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空轮胎分技术委员会(SAC/TC19/SC2)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萍。 本标准于1991年12月23日首次发布,2001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HG/T21952013
航空轮胎使用与保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轮胎(以下简称轮胎)的保管、装胎前的检查、装配、充气及使用维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轮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26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9745航空轮胎 GB/T9746航空轮胎系列 GB/T13652航空轮胎表面质量
3术语和定义
GB/T6326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要求 4.1轮胎的保管 4.1.1轮胎应存放在库房内,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库房内不允许有产生臭氧的设备或其他引起电火花或静电放电的设备。 4.1.2轮胎在库房内应距离热源1m以上,防止轮胎局部受热,并不得与油类、易燃物品、化学腐蚀品以及其他易使橡胶变质的物品混放。 4.1.3轮胎应沿行驶面单层竖直放置,不得平放堆叠或穿心悬挂,存放的轮胎至少每季度转动一次支点。 4.1.4轮胎应按生产和人库时间分批存放,先生产的、先人库的先使用。 4.1.5轮胎的使用保管期按GB9745的规定执行。 4.2轮胎的检查与装配 4.2.1装胎前检查 4.2.1.1轮胎的规格、层级、额定速度以及轮辋必须符合相应机种。 4.2.1.2轮胎的充气内压、额定负荷等应符合GB/T9746的规定。 4.2.1.3轮胎的表面质量应符合GB/T13652的要求 4.2.1.4如需装内胎,检查内胎,有打折、砂眼、裂口损伤、气门嘴断裂或损伤任一现象,应更换内胎。 4.2.2轮胎的装配 4.2.2.1装胎场地应保持清洁、无油污。装胎时应防止各类杂质进入胎内。 4.2.2.2要使用专用装胎设备和工具,防止在装胎过程中损坏轮胎。 4.2.2.3装配有内胎轮胎时,可在内胎表面均匀地洒上少量滑石粉,并将气门嘴置于外胎的轻点位置。 4.2.2.4装配无内胎轮胎时,应检查轮胎密封层和轮辋密封圈有无损伤或扭曲,并使轮胎的轻点与轮
1 HG/T2195—2013 辆上的轻点间隔180° 4.2.3轮胎的充气 4.2.3.1轮胎应充氮气,气体不得带有油液和水分。 4.2.3.2有内胎轮胎充气时,为防止内胎打折,在开始充气时应缓缓进行,使内胎充分伸张,然后继续充气至规定的内压,不得欠压和超压。 4.2.3.3无内胎轮胎充气时,应首先充气至额定充气内压,在室温停放12h后,补充充气至额定充气内压,再在室温下停放24h,其内压下降率不应大于5%。 4.2.3.4轮胎充气后,其内压必须用气压表测量,充气公差为0~十5%。 4.3轮胎的更换与使用 4.3.1在航线使用的轮胎,每次飞行前都应对轮胎进行检查,当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轮胎。
a)J 胎面、胎侧、胎肩部位有非表面性的气泡 b) 胎面、胎侧及花纹沟有深人到胎体帘布层的裂口和割口。 c) 当横向割口从一个花纹沟横跨花纹到达另一花纹沟时,制口深度在基地时已大于4mm,应更
换轮胎;割口深度在基地以外小于5mm且无轮胎更换时,允许飞回基地后更换轮胎;割口深度在基地以外已大于5mm时,应更换轮胎。
d) 拉伤伤口直径大于3mm并已深人到胎体帘布层。 e) 胎侧或胎肩部位的裂口已深人到胎体帘布层。 f) 胎面花纹沟底部的裂口已透过补强帘布层。 g) 胎面花纹块上部的裂口/割口已延伸到花纹块下面。 h) 胎面掉块长度大于花纹块宽度且达到花纹沟底部。 i) 局部磨损露出胎体帘布层。 j) 胎冠和胎侧部位脱层。 k) 检查发现轮胎充气内压的降低是由于轮辋热熔塞的熔化引起的。 1) 飞机中止起飞或非正常着陆。 m) 胎圈钢丝拉出。 n) 轮胎过热灼伤及由于接触化学药品腐蚀或油物溶胀。
4.3.2 如有翻新要求,当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轮胎,以利于翻新。
a) 无补强层的轮胎,磨平花纹即更换轮胎;有补强层的轮胎,磨损补强层帘线更换轮胎。 b) 在花纹块以内,其横向裂口/割口长度尚未大于25mm,且未露胎体帘布层。
4.3.3 飞机滑行所经过的跑道或地面应保持干净,防止石块等杂物拉扎轮胎。 4.3.47 在正常情况下,飞机应避免作持续长距离滑行,以防止轮胎因生热过高引起爆破。 4.3.5车 轮胎在承受工作载荷时,轮胎的内压会自然产生高于初始内压4%的压力,此时不得放气,若不足4%,应补充充气;轮胎在承受负荷下充气时,其内压应比规定的无负荷内压大4%。 4.3.6轮胎使用时,由于温度升高会引起内压升高,此时不允许调低气压。 4.3.7在飞机停放期间,轮胎的充气内压应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如停放期超过一个月,至少每月转动一次支点,防止轮胎因局部变形而影响使用安全。 4.3.8轮胎在使用中,应避免受油类污染,若轮胎已沾上油类,应及时清除干净。
2
上一章:HG/T 4385-2012 有机硅洗浆消泡剂 下一章:GB/T 5476-2013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法

相关文章

GB/T 9768-2017 轮胎使用与保养规程 HG/T 2485-2011 航空轮胎气门芯 摩托车使用与保养 电梯安全使用与维修保养技术 汽车使用、维护与保养技术 第二版 汽车的使用与保养维修500答疑 汽车使用与保养 [夏英慧,初宏伟 主编] 2011年版 新编国内外小型汽车的使用·保养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