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 020 E 12
7
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979--2011
天然气藏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gas pool
2011-09-29 发布
2012-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979--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在SY/T6168一1995《气藏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10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外相
关资料。
本标准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永新、万玉金、杨希翡。
I
GB/T 26979--2011
天然气藏分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藏单因素分类和多因素组合分类系列与指标,同时规定了组合分类的原则和命名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藏的分类。
2天然气藏分类目的
使气藏类别系统化、系列化,更好地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服务。
3天然气藏分类原则
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对天然气藏进行分类。
4天然气藏分类内容
4.1天然气藏单因素分类系列及指标 4.1.1按气藏圈闭因素分类
天然气藏按圈闭类型可分为四类10亚类,见表1。
表1 按圈闭因素划分
类构造气藏
亚 类背斜气藏断块气藏透镜体气藏岩性封闭气藏生物礁气藏不整合气藏古潜山气藏古岩溶气藏多裂缝系统气藏单裂缝系统气藏
岩性气藏
地层气藏
裂缝气藏
4. 1. 2 按储层因素分类 4. 1. 2. 1 依据储层岩石类型划分,见表2。
1
GB/T 26979-—2011
4. 1.2.2 依据储层物性划分,见表3。 4. 1.2.3 依据储层储渗空间类型划分,见表4。
表 2气藏按储层岩类的划分
类碎屑岩气藏
亚类砂岩气藏砾岩气藏石灰岩气藏白云岩气藏泥岩气藏页岩气藏火山岩气藏侵人岩气藏
碳酸盐岩气藏
泥质岩气藏
火成岩气藏变质岩气藏煤层气气藏
表3 气藏按储层物性的划分
类有效渗透率
高渗气藏 >50
中渗气藏 >5~50
低渗气藏
致密气藏 N0.1 特低孔气藏
>0.1~5
mD 类孔隙度 %
高孔气
中孔气藏 >10~20
低孔气藏 >5~10
Λ5
>20
表 4气藏储渗空间类型特征表
特 征
类孔源型
储集空间孔隙以孔隙为主以孔洞为主以裂缝为主裂缝
渗滤通道喉道喉道裂缝裂缝喉道裂缝裂缝
裂缝一孔隙型裂缝一孔洞型孔隙一裂缝型
裂缝型
4. 1. 3 按驱动因素分类
气藏按驱动方式可分为三类,其类型划分见表5。
2
GB/T 26979—2011
表 12气藏按埋藏深度分类
气中部埋藏深度
类浅层中浅层中深层深层超深层
m <500
500~<2 000 2 000 ~<3 500 3 500~ <4 500
≥4 500
4.2天然气藏组合分类 4.2.1组合中因素、指标的使用原则 4.2.1.1圈闭因素
圈闭因素在组合中一般使用其亚类进行类型划分和命名。 4. 2. 1. 2 凝析油含量
对凝析气藏,只有当凝析油含量大于250g/m时才使用凝析油含量指标对其定量命名,一般只命名为凝析气藏即可。 4.2.1.3组分因素
组分因素参与组合,仅针对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达到中等指标以上及含氮量大于或等于 0.1%的气藏使用。 4.2.1.4压力因素
压力因素仅用于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9、大于等于1.3的气藏。 4.2.2气藏组合命名规则 4.2.2.1当单个因素(或指标)足以反映气藏主要开发特征时,用单因素对气藏进行命名、分类。 4.2.2.2当单个因素(或指标)不足以反映气藏主要开发特征时,用两种及以上因素(或指标)对气藏进行组合命名、分类。
组合分类时,对天然气藏开发影响大、能描述气藏主要特征的因素作为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作为次要因素。二元以上结构组合命名时,采用多因素主、次命名法,次要因素在前,主要因素在后,依序排列。 4.2.2.3在组合命名时,除单因素内部指标组合外,二元结构组合中,储层、驱动因素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个;三元以上结构组合命名中,则储层、驱动因素均应包括。当一个气藏同时具有多种特征时,二元以上结构组合命名则选用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和效果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进行组合。 4.2.2.4在组合命名中,当使用内部组合式单因素名称进行组合时,其组合结果可视为全称;若使用单因素中单一指标组合时,组合结果可视为简称。二者可同时使用,但在同一文件中,应在首次出现时使用全称。
示例:全称:中渗砂岩、边水弱水驱、带油环高含凝析油气藏;简称:中渗弱水驱高含凝析油气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