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苏)125-2011
燃油加油机油气回收参数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Gasoline Vapor Recovery Parameters of Fuel Dispensers
2012-04-09实施
2011-10-10发布
江苏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苏)125—2011
燃油加油机油气回收参数校准规范
JJF(苏)125-2011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Gasoline
VaporRecoveryParameters ofFuel Dispensers
本规范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年10月10日批准,并自2012 年04月09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江苏省流量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扬州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不规范委托江苏省流量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负资解释
JJF(苏)125-2011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朱光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黄朝晖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封海兵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侯松梁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吴克(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铁维富 (扬州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JJF(苏)125—2011
目 录
1范围 2引用文献 3术语和计量单位, 4概述, 5计量特性. 5.1外观要求 5.2功能性要求 5.3密封性 5.1液体阻力 5.5气液比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校准用.主要设备 6.3校准月辅助设备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外观检否 7.2功能性检否 7.3密封性 7.4液体阻力 7.5气液比 8校准结果表达. 9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1加油机油气回收系统密封性最小剩余压力限值附录A.2最小剩余压力限值内插公式附录B 外观和功能性检查的参考记录格式附录C 密封性校准的参考记录格式附录D 液体阻力校准的参考记录格式附录E 气液比校准的参考记录格式附录F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附录G 燃油加油机油气回收参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1) (1) (1) (2) (3) (3) (3) (1) (1) (1) (4) (1) (1) (5) (0) (6) (6) 73 (8) 3)
) (1i) (13) 1, (1!) (13) (11) (11)
JJF(苏)125—2011
燃油加油机油气回收参数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了对燃油加汕机汕气回收参数的现场校准,校准的参数主要包括密封性、液体阻力和气液比等。 2 引用文献
本规范小用下列文献 JJG443-2006《燃汕加油机检定规程》 JJF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I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10543-2003 《飞机地加油和排汕月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GB 20952-2007 《加汕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9081-2008 《机动车燃汕加汕机》 HJ/1431-2008 《储汕库、汕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 《江苏省汕气向收装置计带技术服务指南》(2011年版)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1述以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汕气(gasolinevapor) 加汕站加汕、卸油和储存汽汕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非甲烷总烃)。 3.2埋地油罐(underground storagetank) 完全埋设在地面以下的储汕罐。 3.3力/真空阀(pressure/vacuumvalve)又称P/V阀、通气阀、机械呼吸阀,可调节油罐内外压差,使油罐内外气体相通
的阀门。
3.4液体阻力(dynamicbackpressure) 凝析液体滞留在汕气管线内或因其他原因造成气体通过管线时的阻力。
3.5密封性:(vaporrecovery system tightness)
汕气回收系统在定气体用力状态下的密封程度。单位Pa。 3.6气液比(airtoliquidvolumeratio)
JJF(苏)125—2011
加油时收集的油气体积(A)与同时加入油箱内的汽油体积(L)的比值。 3.7真牢辅助(vacuum-assisted) 加油机油气回收系统中利用真牢发生装置辅助回收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 3.8气液比调整器(airtoliquidvolumeratioregulator)安装在燃油加油机油气向收系统内,调节油气体积比例,控制油气流量的装置。
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3.9汕气同收检测仪(gasolinevaporrecoverydetectors)加油机油气回收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主要利用压力、流量以及两者之问间的
对应关系,可分别检测B加油机油气回收系统的密封性、液体阻力和气液比等要技术参数的·种测量仪器。
3.10汕气排放处理装置(gasolinevaporemissionprocessingequipment)针对加汕油气回收系统部分排放的油气,通过采用吸附、冷凝、膜分离等方法对
这部分排放的油气进行可收处理的装置。
4概述
汕气回收系统由加油机、同轴加汕软管、油气回收型加油枪、真窄泵、气液比调整器、拉断阀、问气管、埋地汕罐、P/V阀等部件组成。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利用加汕枪上的回气孔通过回气管回到埋地油罐内,达到油气回收的1的。1作原理见图1。
P/V阀
加油机
汽车
真空泵
埋地油罐
加汕枪 输油管道
油气管道
油气管道
图1工作原理图
(注:真空泵外置时为集中式油气回收系统,内置时为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
2
JJF(苏)125—2011
其系统中涉及到的密封性、液体阻力、气液比等参数为影响油气回收效果的主要技术指标。
5计量特性
5.1外观要求
加油机汕气同收系统安装应符合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要求,无渗漏,无腐蚀,相关电气设备应有防爆标识及防爆合格证,用于校准工作的预留接口应符合现场校准要求,回气管及油气回收1艺管线应与设计要求相致。若油气回收管线上使用了单向阀或采用的真空辅助装置使气体在装置中不能反向导通而影响整个系统,进行密封性校准时,应设置·段带有切断阀的短接管路。
油气回收系统中使用的各种调节阀性能应完好,能白由调节且在使用中无泄露现象产生。 5.2功能性要求 5.2.1加装油气回收功能的燃油加汕机,其最大流量应不小于20L/min,并能保证加油机的准确度要求。 5.2.2同轴加油软管及组件,对于最大流量大于60L/min的加汕机软管内容积的变化不应超过40mL。最大流量不大了60L/min的加油机软管内容积的变化不应超过20mL。
同轴加油软管及组件应有良好的导静电性能,导电性能应符合GB10513-2003中第 11项的规定。 5.2.3燃油加油机指示装置的显示值不得出现“提枪走字”现象。 5.2.4燃油加油机加装电子式油气向收系统后应不影响加油机的防作弊功能,且不影响加汕机的计量性能。 5.2.5带有油气回收功能的加油枪,其油气回收口与油枪l口的距离应≥35mm,H油枪在1作中,不得出现频繁跳枪或注油不停止现象。 5.2.6如果加油机所配加油枪具有多档位功能,应对各档进行气液比校准和加油机计量性能检测。采用“-泵带四枪”的油气回收系统,三支枪同时被校准的抽检比例不低于50%;“.泵带多枪(>4枪)”的油气回收系统,四枪同时被校准的抽检比例不低于50%,并且要求气液比和加油机的计量性能均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5.2.7燃油加油机与油气回收系统应能同步启动,进入作运行状态。 5.2.8分散式油气回收系统中的真空泵1作时,不应对加油机正常运行生影响,引起
3
JJF(苏)125—2011
作电压变化的范围在(187~242)V之间,其实际1作点电压波动值≤1%。 5.2.9气液比调整器应功能正常且无泄露
对于安装机械式气液比调整器的油气回收系统,首先检查该系统中的于动调节阀(油气比例阀)或油气微量调节阀是否使用正常,若气液比校准值不在规定的气液比限值范围内,应使专业工具进行汕气流量调节,也可按微调阀旋钮的指示方向按需调节,确保正常的汕气回收。
对」具备电子式油气回收功能的燃油加油机,安装真窄泵电脑板时不得破坏加油机整机的防爆特性,通过专用软件可对气液比进行调节。 5.2.10采用电子式汕气向收方式的燃汕加油机,应提供所载软件是否符合要求的测评报告。 5.3密封性
对加油机汕气回收体统施加不大于550Pa的1作压力,其系统密封性压力校准值应大了或等」附录A规定的最小剩余压力限值。 5.4液体阻力
以规定的流量向加油机油气回收系统内充入氮气,产生的液体阻力值经校准应不大丁表1规定。
表1
通入氮气流量
最人液体阻力值
L/min 18.0 28.0 38.0
Pa 40 90 155
5.5气液比
燃油加油机在最大流量下的气液比4, 经校准,应符合1.0≤
A
≤1.2的要求。
L
注:对于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的,应增加一个流量点的气液比校准。
(注:A—油气体积,I汽油体积)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