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22281.2-2011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 第2部分:数据处理

GB/T 22281.2-2011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 第2部分:数据处理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3-21 16:10:46



相关搜索: 通信 状态监测 数据处理 机器 机器 部分 22281

内容简介

GB/T 22281.2-2011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 第2部分:数据处理 ICS 25. 040. 40 N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281.2---2011/1SO 13374-2:2008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第2部分:数据处理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Data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Part 2 : Data processing
(ISO 13374-2:2008,IDT)
2012-05-01实施
2011-12-30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2281.2--2011/1SO 13374-2:2008
目 次
II IV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CM&D信息体系结构要求· 3.1 概述
3.2 语义定义要求 3.3 概念信息模型要求 3.4 实现数据模型要求 3.5 参考数据库要求 3.6 数据文档定义要求 3.7 兼容性规范 CM&D处理体系结构要求· 4. 1 概述 4.2 数据采集(DA)块 4.3 数据操作(DM)块 4.4 状态检测(SD)块 4.5 健康评价(HA)块 4.6 预后评估(PA)块 4.7 提出建议(AG)块 4.8 块配置· 4.9 外部系统· 4.10 数据归档 4.11 技术显示 4.12 信息表达 4.13 兼容性规范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兼容性规范附录B(资料性附录) UML、XML和中间件的参考资料参考文献
4
PP.
10
11
11 11 11 11
14 19 27 GB/T 22281.22011/1SO 13374-2:2008
前言
GB/T22281《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 1 部分·总则; -第 2部分:数据处理; 第3部分:通信要求。 本部分为GB/T2228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3374-2:2008《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
第2部分:数据处理》(英文版)。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22281.1-2008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第1部分:总则
(ISO 13374-1:2003,IDT)
本部分的技术内容和组成结构与ISO13374-2:2008《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第2部分:数据处理》(英文版)相一致,只在需要的地方,做了个别编辑性修改:
—将“ISO13374-2"改为"GB/T22281的第2部分或GB/T22281的本部分”; —删除了ISO13374-2:2008的前言,按照我国国家标准重新起草了前言;将本部分中出现的已转化为国家标准的国际标准编号改为国家标准编号,未转化的国际标准
保留;一在附录 B中增加了表 B.1、表 B.2和表 B.3,将B.2.2、B.3.2和B.4.2的词汇分别置于表格中,便于查看。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清华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雪芹、黎晓东、杨书评、黄双喜。
EI GB/T 22281.2-2011/IS0 13374-2:2008
引言
目前为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CM&D)编写的各种计算机软件系统,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集成工作,就无法便利地进行数据交换或以即插即用方式操作。这便难以将各个系统集成,并且难以为用户提供个统一的机器状态视图。GB/T22281的第1部分至第3部分的目的在于提供若干开放的CM&D 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要求,以便在没有专门平台或硬件协议的情况下,CM&D信息也能够通过各种软件包得以处理、传送和显示。
V GB/T 22281.2--2011/1S0 13374-2:2008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第2部分:数据处理
1范围
GB/T 22281 的本部分详细说明了开放的状态监测和诊断(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CM&D)体系结构需要符合的参考信息模型和参考处理模型的要求。软件设计人员需要信息模型和处理模型,以便充分描述所有的数据处理要求。GB/T22281的本部分有助于CM&D系统的互操作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81.1一2008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第1部分:总则 (ISO 13374-1:2003,IDT)
ISO/IEC 14750:1999信息技术开放式分布处理接口定义语言(Inlormation technology- Open Distributed Processing---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
3CM&D信息体系结构要求
3.1概述
个信息体系结构描述了一个给定系统或应用的所有的数据对象及其特征(或属性)、特征数据类型、数据对象关系、参考数据和数据文档。-个开放的CM&D信息体系结构规范应描述图 1中所示的五层中的每一层的内容。
层5
数据文档定义
层 4
参考数据库
层3
实现数据模型
层 2 层1
概念性信息模型
语义定义
图1CM&D信息体系结构层次 1
GB/T 22281.2—2011/ISO 13374-2 :2008
3.2语义定义要求
为了使应用此信息体系结构的各方能够便于理解,一个开放的CM&.D信息体系结构规范应为该系统中的每个主要数据对象提供一组语义定义。可以使用非形式描述语义,例如,数据对象的英语定义;也可以使用本体方式进行形式描述,例如,万维网联盟(W3C)建议的资源描述格式(RDF) 3.3概念信息模型要求
个概念信息模型(conceptual information model)是与CM&D有关的所有基本数据对象以及它们的主要特征(也称“属性”)、特征数据类型对象相关系和对象或关系约束的综合定义。个开放的 CM&D信息体系结构规范应提供非专用的概念信息模型(有时叫模式"),其与如何物理存储或访问数据无关。此概念信息模式缔出了各种数据元素结构的蓝图,有助于系统集成以及数据完整性。使用概念性模式,可以验证实现数据模型。
统一建模语言(UML)己藏为软件业的主要建模语言并且现在已经成寿国际准 ISO/IEC19501。 UML包括用于信息建模的标推化类图表示法(关于UML的补充信息参见附B)。 3.4 实现数据模型要求
以概念信息模型为基础,实元素的精确表示法。 个开放的实现数据模梨
atamode)提供了应传递戴存储的数据
plementatror
盗影全
D信息体系结构规范应提供 共一个符合其概念效据模型的开放的
一个开最的M&D实现效据模型应该可以集成多种 来源的机器信意,并支持对等的警据库,可以有用户定义的查找条目,以及便用标推化时间裁和工程单位。该模式应
的企业、站点及数据库分层结构中包括机器的设
或数据源标识符,虞区分从不同物理位留获取的数据。 该模式还施段(服务段位置)品全系统唯一标识符。同时,该模式宜支持资产专) 标识符以便在部分分层结构中监测和追踪个体部件。

在该模式中置规定存储企业站点、站点数据库、过程或机器段信息(诸如物方驱动类型、安装类型和联轴器类型资产橡牌数据(包括诸如额定转速、额定功率、品牌及型隽以及轴承或其他部件信息的条目)、量测位置、数据测量源、变送器、变送器方位、工程单位、信号处理唇缩放类型(signalpro- cessing post-scaling types)排序列表以及警报的基本框架。在数据层,该模贰宜支持下列格式:对历史单值数字数据的传输、快速傅里呼变换(FFT)频谱数据、固定百分比频(CPB)频谱、时域波形、样品试验数据、温度记录图像和二进制大对象。通过Gregoriank公元纪年或 CE)日历和基于世界标准时间 (UTC)的GB/T7408-2005(参见参考文献[1)且存储地方时区偏移的词法表示法,该模式宜支持- 个引用了特定时间实例的日期/时间符号。
可以使用各种模式定义来详细说明本规范。在科学编程领域,文件描述模式格式(file description schema format)已使用多年。它映射为 ASCI或二进制数据文件格式,这些文件可以输出或输人计算机系统。发布的-个完整的记录格式描述详细说明了文件所包含的数据区、这些数据区相对于其他数据区的推确位置、数据区是ASCII码格式还是二进制格式,以及每个数据区的确切数据格式一实浮点、整数、字符、可变字符串。
关系信息模式格式(relational information schema format)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语言。关系描述法类似于定义了下述各项的蓝图:存放数据的各种“空间的名称”(或数据库表名)、表内数据的 “内容”(或列)、每个数据列准确的数据格式(科学浮点、整数、可变字符串等)、数据列是否可以为空或不为空(非空)以及每个数据行的唯一标识键(主键)。通过包含“引用”(外键),个表单便可与另表单
2
上一章:GB/T 18726-2011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 下一章:GB/T 26804.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功能模块模板 第1部分:处理器模板通用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GB/T 25742.2-2013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 第2部分:数据处理 GB/T 25742.3-2018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第3部分∶通信 GB/T 25742.3-2018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 第3部分:通信 GB/T 22394.2-2021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判读与诊断技术第2部分∶数据驱动的应用 GB/T 22394.2-2021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判读与诊断技术 第2部分:数据驱动的应用 GB/T 25742.4-2022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 第4部分:表示 GB/T 25742.1-2010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 第1部分:一般指南 GB/T 42193.7-2022 道路车辆 车辆和外部设备之间排放相关诊断的通信 第7部分:数据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