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4/1466-2011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6-2011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05 15:23:49



推荐标签: 标准 节能 设计 db 34 居住 1466 安徽省 1466

内容简介

DB34/1466-2011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
J11810-2011
DB34/1466-2011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11-08-08 发布
2011-08-10实施 目

1总则 2术语: 3室内热环境节能设计计算指标 4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节能设计
6
7
4.1居住区规划节能设计 4.2节能设计规定性指标· 4.3围护结构建筑设计 4.4特殊建筑和部位的节能设计:
1
:8 12 17 18 21 21 :22 :24 ·30 ·31 :31 ·33 ·35 ·37 ·40 42 ?46 ?51 .·53
5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 6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
6.1一般规定· 6.2采暖 6.3空调· 6.4通风.
7给水、热水供应节能设计
7.1给水 7.2热水供应
8电气节能设计附录A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 附录B建筑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附录C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附录D玻璃及外门窗的传热系数附录E建筑外门窗的物理性能分级:附录F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附录G墙体、屋面构造和保温材料在不同使用场合入,S的计算值54 附录H安徽省室外主要气象参数·
·57 ·72 .74 75
附录丁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一览表表式本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 前言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安徽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相关法规、
政策和技术规范、标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按照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标函 2009|573号文件《关于申报2010年度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兄弟省市有关标准,在总结安徽省具体工程实践、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热环境节能设计计算指
标,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节能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给水、热水供应节能设计,电气节能设计等。
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
解释,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
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肥市环城南路 28号,邮编23000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肥市建设委员会
参编单位:安徽省气候中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绿色和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3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俊贤 朱兆晴 陈国林 刘兰
刘静 甄茂盛 高 松 任禄汪军 吴常军 孙卫心 王慧王东红 张永炜 吴必文 刘朝永高峰 孙妍妍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刘明明 苏继会 张庆宇 潘日兴
姜长征 廖绍峰 周小荔
4 1 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冬李采暖和
夏季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节能省地型居住建筑,建设节约型和
谐社会,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进行节能专项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可参照本标准。 1.0.3本省范围内的居住建筑必须采取节能设计,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应将采暖、空调总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0.4安徽省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5
上一章:DG/TJ08-2057-2020 公交场站规划用地标准 下一章:DB11/T 1815.1-2021 地下工程建设中管线保护技术规程 第1部分:供热管线

相关文章

DB34/1467-2011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 891-202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64/521-202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4/1466-2019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3 1015-201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2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64/521-201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