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17.040.30 CCSA50/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554—2023
计量器具环境试验的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2023-12-01实施
2023-05-2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554—202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计量器具的适用要求 4.1 通则 4.2 附加要求 4.3 耐久性误差 4.4 影响量试验 4.5 试验严酷等级 5
2
3
.
适用的环境条件 5.1 通则 5.2 应用条件 5.3 配备校验器的计量器具 5.4 配备耐久性保护装置的计量器具 5.5 电池供电计量器具的要求 6 型式评价 6.1 型式评价申请资料 6.2 通用要求 6.3 计量性能试验 6.4 耐久性试验 6.5 试验大纲 6.6 试验方法 6.7 试验样机数量 6.8 样机试验
10
首次检定试验严酷等级 8.1 通则: 8.2 环境分类和气候试验的严酷等级· 8.3环境分类和机械试验等级 8.4 电磁环境分类和严酷等级
10
10
8
10
10
12
12
I
GB/T42554—2023
16 17 17 17 21 21 22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31 36 38 38 39 41 42 42 43 47 47 47 49 49 49 51
8.5 电池供电的附加说明 9常规性能试验
9.1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9.2 试验注意事项 10 环境气候试验 10.1 静态温度 10.2 湿热 10.3 水 10.4 大气压力 10.5 防尘 10.6 盐雾 11 机械性能试验 11.1 振动 11.2 倾跌与翻倒 12 配线和供电电源的性能试验 12.1 直流电源变化抗扰度(电网供电) 12.2 交流电源变化(电网供电) 12.3 电源干扰 12.4 通过连接外部接线引人的其他干扰 13电磁环境干扰试验
13.1 工频磁场 13.2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 13.3 静电放电抗扰度 14与电池或非电源供电相关的性能试验 14.1 内置电池低电压 14.2 12V和24V车载电池供电附录A(资料性) 耐久性评价 A.1 概述 A.2耐久性保护的特点附录B(资料性) 大气压力试验设备 B.1 简介… B.2大气压力试验所需设备参考文献
=
GB/T4255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计量器具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
究院、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思达特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成都安迪生测量有限公司、浙江松川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成市宇翔实业有限公司、威海市天罡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苍南仪表集团东星智能仪表有限公司、宁波东海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有涛、王锡钢、高峰、彭蕾、牛立娜、李丕想、尹玉国、钟骁、李福增、任海军、 邹子明、付涛、金文胜、林志良。
=
GB/T42554—2023
计量器具环境试验的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计量器具环境试验的环境条件、型式评价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试验严酷等级,给出了常规性能试验、环境气候试验、机械性能试验、电源的性能试验、电磁环境干扰试验、与供电相关的性能试验等在不同试验严酷等级下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计量器具的型式评价和常规测试的环境试验。 注1:本文件不包括对外部影响量无关器具的要求,例如:对于调零装置、累计器等。 注2:本文件不涉及计量器具自身的安全和电磁辐射等方面试验。 注3:本文件不涉及计量器具在不运行时的运输方面试验。 注4:本文件不涉及计量器具的远程协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王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 交变湿热(12h十12h循
环)
GB/T 2423.7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c:粗率操作造成的冲击(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GB/T2423.10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38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 2423.4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
品的安装
GB/T2423.56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和导则 GB/T 17214.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第2部分:动力 GB/T17626.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
扰度试验
1
GB/T42554—2023
GB/T17626.1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横电磁波(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人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
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799.1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 GB/T17799.2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B/Z18039.1 电磁兼容 环境 电磁环境的描述和分类 GB/T 18039.3 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 GB/Z18039.5 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电磁环境 GB/T21437.2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第2部分:沿
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扰性
GB/T21437.3 道路车辆 两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第3部分:对耦合到非电源线电瞬态的抗扰性
GB/T28046.2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部分:电气负荷 JF1001一2011通用计量术语与定义 IEC60512-11-8:1995电子设备机电组件基本测试程序和测量方法第11部分:气候测试
第8节:测试11h沙尘(Electromechanicalcomponentsforelectronic equipment—Basictestingpro- cedures and measuring methods—Part 1l:Climatic tests—Section 8:Test 11 h—Sand and dust)
IEC61000-4-19:2014电磁兼容第4-19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2kHz~ 15okHz差模传导骚扰和通信信号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一Part4-19: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Test for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fferential mode disturbances and signalling in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2 kHz to 15o kHz, at a.c. power ports)
OIMLV1:2013 国际法制计量术语词汇(InternationalVocabularyofTermsinLegal Metrology)(VIML)
3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
JJF1001一2011和OIMLV1: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
电子计量器具electronicmeasuringinstrument 使用电子手段和(或)装备有电子装置,对电量或非电量进行测量的计量器具。 注:只要是涉及法制计量的辅助装置,都视为计量器具的一部分。
3.1.2
模块 module 执行特定功能或多功能,并可根据规定的计量和技术性能要求进行单独评价的装置。 注: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计量器具(如计价秤、电能表)或计量器具的一部分(如打印机、指示器)。
3.1.3
装置device 可识别的计量器具或计量器具的一部分,或系列计量器具的一部分,其具有特定的功能或多功能注:装置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计量器具(如计价秤、电能表),也可以是计量器具的一部分(如打印机、指示器)。电子
装置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是一个模块。
2
GB/T42554—2023
3.1.4
测量误差 measurement error 测得的量值减去参考量值。 注1:测量误差的概念在以下两种情况均可使用:
a) 当涉及存在单个参考量值时,如用测量不确定度可忽略的测量标准进行校准,或如果约定量值是给定
的,这种情况测量误差是已知的; b) 如果假设被测量使用唯一的真值或范围可忽略的一组真值表征的,测量误差是未知的。
注2:测量误差与产生的错误或过失容易混淆。 [来源:JJF1001—2011,5.3]]
3.1.5
示值 indication 由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给出的量值注1:示值可用可视形式或声响形式表示,也可传输到其他装置。示值通常由模拟输出显示器上指示的位置、数字
输出所显示或打印的数字、编码输出的码形图、实物量具的赋值给出。
注2:示值与相应的被测量值不必是同类量的值。 [来源:JJF1001—2011,7.1]
3.1.6
示值误差 error of indication 计量器具示值与对应输人量的参考量值之差。 [来源:JJF1001—2011,7.32]
3.1.7
最大允许误差 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 对给定的测量、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由规范或规程所允许的,相对于已知参考量值的测量误差的
极限值。
[来源:JJF1001—2011,7.27] 3.1.8
固有误差 intrinsic error 在参考条件下确定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误差。 [来源:JJF1001—2011,7.30]
3.1.9
初始固有误差 initial intrinsic error 在性能试验和耐久性评价之前确定的计量器具固有误差
3.1.10
偏差 fault 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与固有误差的差值。 注1:偏差是一个电子计量器具中包含的数据意外变化的结果。 注2:“偏差”是一个数值,以测量值或相对值表示,例如用百分比表述。 [来源:OIMLV1:2013.5.12
3.1.11
偏差极限 faultlimit 非异常偏差的最大值。 [来源:OIMLV1:2013,5.13]
3.1.12
异常偏差 significantfault 偏差超过适用的偏差限值。
3
GB/T42554—2023
注:对于特定类型的计量器具,一些偏差超过了偏差限值可能不是一个异常偏差。这种例外应予以说明(如适
用),例如,以下一个或几个偏差是可以接受的: a)源于计量器具或其检查设备是同时产生且相互独立的原因引起的偏差; b)表明不可能在任何测量中出现的偏差: c)在指示过程中的瞬时变化,不能作为测量结果被解释、存储或传输的暂时性偏差; d)引起测量结果变化的偏差,其严重程度足以引起注意;如适用,可以规定这些变化的性质。
【来源:OIMLV1:2013,5.14]
3.1.13
耐久性误差 durabilityerror 计量器具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固有误差和初始固有误差的差值。 [来源:OIMLV1:2013,5.16]
3.1.14
异常耐久性误差 significant durability error 超过了标准中规定值的耐久性误差注:一些耐久性误差超过规定值可能仍然被接受。这种例外应予以说明(如适用),例如,以下一个或几个偏差是可
以接受的: a) 无法作为测量结果解释、存储或传输; b) 示值表明不可能执行任何测量; c) 示值显而易见是错误的; d)由于适当的耐久性保护设施的故障引发的不能被检测到的耐久性误差。
[来源:OIMLV1:2013,5.17] 3.1.15
影响量 influencequantity 在直接测量中不影响实际被测的量,但会影响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量[[来源:JJF1001—2011,4.8]
3.1.15.1
影响因子 influence factor 计量器具的额定工作条件范围内的影响量。 注1:额定工作条件由相应标准规定。 注2:由影响因子造成的示值变化认为是误差而不是偏差。 [来源:OIMLV1:2013.5.18
3.1.15.2
扰动 disturbance 在规定的限定值范围内,但超出计量器具的额定工作条件之外的影响量。 注1: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扰动现象进行限制范围规定注2:扰动通常具有随机性。 注3:计量器具的额定工作条件范围不包括特定的影响量,则该影响量就是一种扰动。 [来源:OIMLV1:2013,5.19]
3.1.16
额定工作条件 ratedoperatingcondition 为使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按设计性能工作,在测量时需满足的工作条件。 注:额定工作条件通常要规定被测量和影响量的量值区间。 [[来源:JJF1001—2011,7.9]
3.1.17
参考工作条件 reference operating condition 为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性能评价或测量结果的相互比较而规定的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