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42568-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服务参考框架

GB/T 42568-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服务参考框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8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5 14:49:43



相关搜索: 互联网 平台 工业 参考 服务 框架 框架 42568

内容简介

GB/T 42568-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服务参考框架 ICS35.240.01 CCS L 6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568—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服务参考框架
IndustrialinternetplatformMircoservices referenceframework
2023-12-01实施
2023-05-2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568—202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参考框架 4.1 通则 4.2 用户视图 4.3 功能视图 4.4 用户视图和功能视图之间的关系 5用户视图
3
4
5.1 概述 5.2 工业微服务客户 5.3 工业微服务提供者 5.4 工业微服务协作者 5.5 共同关注点功能视图·
17 21 21 23 34
6
6.1 分层框架 6.2 功能组件附录A(资料性) 工业微服务“服务访问”形式提供参考案例参考文献
37 GB/T4256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赛西信息技
术有限公司、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赛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品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云数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冠群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丽蕴、王泽胜、杨鹏、王永霞、张林凤、刘娇、李婷婷、李强、钟红艳、文礼、 谢海琴、沈洪才、赵华、吴涛、陈世超、李硕、程海旭、刘晨、陈行、王川、刘冠军、邵恺杰、焦典、李江涛、 赵赫、任涛林、杨威、熊刚、常城、李智琪、孟祥振。 GB/T42568—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服务参考框架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微服务的参考框架,包括部署视图、用户视图、功能视图、访问逻辑视图,规定了各视图的相关陈述条款。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微服务的设计、实现、部署、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400—2015 信息技术 云计算 概览与词汇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3.1术语和定义
GB/T32400一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云计算 cloudcomputing 种通过网络将可伸缩、弹性的共享物理和虚拟资源池以按需自服务的方式供应和管理的模式。 注:资源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应用和存储设备等。 [来源:GB/T32400—2015,3.2.5]
a
3.1.2
云服务 cloud service 通过云计算已定义的接口提供的一种或多种能力,[来源:GB/T32400—2015,3.2.8]
3.1.3
微服务 microservices 可独立部署,并提供可实现某应用中特定功能的服务的制品。 [来源:ISO23167:2020,3.15,有修改]
3.1.4
工业微服务 industrial microservices 可实现工业场景中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模式的微服务。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I: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1 GB/T42568—2023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 DevOps:开发和运营(DevelopmentandOperations) G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IT:信息技术(InternetTechnology) OSS: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SupportSystem) PIl:个人身份信息(PersonallyIdentifiableInformation) QoS: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SLA: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 Web:万维网(WorldWideWeb)
4参考框架
4.1 通则
本文件采用视图方法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参考框架进行描述,包括部署视图、用户视图、功能视图、访问逻辑视图等4个不同的视图,4个视图存在依赖关系,用户视图的活动依靠功能视图的组件实现,功能视图的组件访问依靠访问逻辑视图的服务访问方式,访问逻辑视图的服务访问方式对应部署视图中不同应用场景的部署方式,见图1。
用户视图
功能视图
部署视图
访问逻轩视图
图1 不同视图的关系
本文件包含了对用户视图和功能视图的详细描述,访问逻辑视图和部署视图的描述.根据不同使用
场景下特定的工业微服务技术架构、访问和部署方式确定。附录A中介绍了部分服务访问方式的案例可供参考。
4.2 用户视图
4.2.1概述
工业微服务用户视图涉及以下实体: a)工业微服务活动; b)工业微服务角色和子角色; c)工业微服务参与方; d)共同关注点。 用户视图所定义的实体之间的关系,工业微服务参与方、关注点、角色、子角色、活动的表述图形见
图2。 2 GB/T42568—2023
参与方
关注点
角色
角色
子角色
子角色
活动
活动
活动
活动
图2用户视图实体
4.2.2工业微服务活动
工业微服务活动是一组特定工业微服务任务的集合,至少有一个目标并能交付一个或多个结果,工业微服务活动通过功能组件来实现。 5.2、5.3、5.4、5.5给出工业微服务活动及其详细描述。
4.2.3工业微服务角色和子角色
工业微服务角色是一组具有共同目标的工业微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但不限于: a)工业微服务客户:使用工业微服务的参与方; b) 工业微服务提供者:提供工业微服务的参与方:
工业微服务协作者:为工业微服务客户、工业微服务提供者的活动提供支撑或辅助功能的参与方;工业微服务子角色指某个特定工业微服务角色的工业微服务活动的子集;
c)
d
e)某个工业微服务角色的工业微服务活动可被本角色下的不同子角色所共享。 5.1给出工业微服务角色和子角色的描述。
4.2.4工业微服务参与方
工业微服务参与方是一个或一组自然人或法人,不论该法人是否注册。工业微服务参与方是工业微服务的利益相关方。
在给定的时间点,工业微服务参与方可承担多个角色,也可承担某个角色的指定子集。任何微服务参与方至少需要承担一个角色才能成为利益相关者。 4.2.5共同关注点
共同关注点指需要在不同角色之间协调并一致实现的行为或能力,共同关注点可被多个工业微服务角色、活动或组件所共享,且对这些工业微服务角色、活动产生
影响。
3 GB/T42568—2023
共同关注点适用于多个不同的角色 4.3功能视图
4.3.1概述
功能视图是构建工业微服务系统所必需功能的视图。本视图的实现与具体技术实现无关。功能视图描述了支持工业微服务活动所必需功能的分布。
功能视图还定义了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这些功能对外发布的功能接口。 功能视图涵盖以下工业微服务概念: a)功能组件; b)功能层; c) 跨层功能。 功能组件、功能层和跨层功能的概念如图3所示。
跨层
功能纽件
功能组件
功能组件
功能组件
图3功能视图
4.3.2功能组件
一个功能组件是参与某一工业微服务活动所需的,通过实现支撑的功能构建组件,工业微服务的能力完全由一组已经实现的功能组件所定义。 工业微服务功能组件见6.2。
4.3.3功能层
功能层是一组提供类似功能或服务于共同目标的功能组件的集合。 功能架构可部分层次化。
4.3.4跨层功能
跨层功能提供跨越多个功能层次能力的功能组件。跨层功能可进行分组。 工业微服务跨层功能见6.1.4。
4.4用户视图和功能视图之间的关系
图4给出了用户视图的角色在工业微服务中涉及的活动,以及实现活动需依赖功能视图中各功能层功能组件的对应关系。
4 GB/T42568—2023
黔层功能
功能组件
角色
功能纸件
功能组件
活动
功能组件
图4从用户视图到功能视图
5 用户视图
5.1概述
工业微服务相关活动分为三组:使用服务的活动、提供服务的活动和支撑服务的活动在任意给定的时间点,一个参与方可承担多个角色。当承担一个角色时,参与方可限制其只承担本
角色的一个或多个子角色。
工业微服务用户视图定义了工业微服务客户、工业微服务提供者和工业微服务协作者三种主要角色。
工业微服务用户视图及其角色组成如图5所示。
上一章:GB/T 42569-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开放应用编程接口功能要求 下一章:GB/T 42563-2023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OPC统一架构与时间敏感网络融合映射

相关文章

GB/T 42568-2023 工业互联网平台 微服务参考框架 正式版 GB/T 35121-2017 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参考功能框架 GB/T 40212-2021 工业机器人云服务平台分类及参考体系结构 GB/T 40210-2021 增材制造云服务平台参考体系 GB/T 35301-2017 信息技术云计算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 GB/T 35301-2017 信息技术 云计算 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 GB/T 34046-2017 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参考体系结构 GB/T 19659.5-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 第5部分:基于HDLC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