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773—2013
医用射线后装近距离治疗辐射源
Medical Radiation Source for -ray Afterloading Brachytherapy
2013-08-16实施
2013-02-16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G 773—2013
医用射线后装近距离治疗
辐射源检定规程
JJG 773—2013 替代JJG773—1992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Medical Radiation
Source for -ray Afterloading Brachytherapy
归口单位:全国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湖北省人民医院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规程委托全国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G 773—2013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周迎春(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毛定立(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名兆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马长征(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徐利明(湖北省人民医院)
徐涛(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鲁向(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JJG773—2013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术语: 3.2计量单位 4. 概述· 5 计量性能要求, 5.1剂量重复性. 5. 2 剂量误差 5.3 源的等效活度. 5.4辐射方向性·· 5.5源传输到位偏差 6通用技术条件 6.1 设备标牌 6.2 显示· 7 计量器具控制 7. 1 检定条件. 7. 2 检定项目.. 7. 3 检定方法 7. 4 检定结果的处理· 7. 5 检定周期附录A 电离室线度修正因子附录B 水中吸收剂量与照射量转换因子Cx及与空气比释动能转换因子Cxk 附录 C 后装治疗常用核素照射量率常数t和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k 附录 D 水介质衰减和散射修正因子S(r) 附录E 水模体中测量支架附录F 医用射线后装近距离治疗辐射源检定记录格式式样附录G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式样
(IⅡ)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7) (7) (8) (9) (10) (11) (12) (13) (15)
.
.
I
J.JG773—2013
引言
本规程依据JJF1002一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编写。 本规程替代JJG773一1992《近距离射线后装治疗辐射源》。 本规程与JJG773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依据JJF1002一2010的要求,增加了引言;增加电离室线度修正的定义(见3.1.5);并在吸收剂量计算公式中,修改剂量梯度修正因子为电离室线度修正因子(见7.3.2.1及附录A);修改了放射源随机选择的多(放射)源系统的后装辐射源输出剂量重复性的要求,从5%修改为不大于3.0%(见5.1.2);增加了辐射方向性的要求和检定方法(见5.4及7.3.4);修改了模体及测量支架要求(见7.1.2.2);增加了吸收剂量误差检定中对施用器种类的要求,规定“检定时,施用器必须至少包括软管施用器和一种金属施用器”(见7.3.2.5);源传输到位偏差的检定方法中,对于用慢感光胶片的方法,修改了原规程的描述,使检定具有可操作性,同时通过规定放射源形成的影像尺寸以规范成像质量,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见7.3.5.1);增加了典型放射性核素的空气比释动能转换因子C的数值查询(见附录B)。
JJG773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G773—1992。
II
JJG773—2013
医用射线后装近距离治疗
辐射源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医用射线后装近距离治疗辐射源(剂量率范围约为0.01Gy/min~ 5Gy/min)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本规程不适用于医用中子近距离后装治疗辐射源、医用贴敷治疗辐射源和粒子植人治疗辐射源等的检定。
2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 JJF1035电离辐射计量术语及定义 GB4075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 GB9706.13一2008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自动控制式近距离治疗后装设备
安全专用要求(IEC60601217:2004,IDT)
GBZ121一2002后装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术语和计量单位
JJF1035《电离辐射计量术语及定义》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术语 3.1.1后装技术afterloadingtechniques
预先在病人需要治疗的部位正确地放置施用器,然后将贮源器内放射源输人施用器内实施治疗的技术。 3.1.2射线后装近距离治疗rayafterloadingbrachytherapy
采用后装技术,依照临床要求,使丫放射源在人体自然腔、管道或组织间驻留或运动而达到预定的剂量及其分布的一种放射治疗手段。 3.1.3施用器radiationsourcesapplicaton
预先放人人体腔、管道或组织间,供放射源驻留或运动:并实施治疗的特殊容器,
又称施治器。例如针、管或具有其他特殊形状的施用器。 3.1.4 贮源器 store container of radiation sources
贮存后装治疗用放射源的容器。 3.1.5电离室线度修正correctionofionizationchamberdimension
在剂量场中,由于距离点源太近,电离室不能被看做点探测器所进行的修正,这种修正主要与电离室空腔的最大尺寸及点源至电离室的距离有关。
1
JJG773—2013
3.1.6(放射)源的等效活度approximateactivityoftheradioactivesource
在距放射源相同距离处,当密封放射源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与同种核素裸源产生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相同时,则把裸源的活度称为该种核素密封源的等效活度。有时也称为表观活度。 3.2计量单位 3.2.1吸收剂量单位:戈瑞,符号:Gy; 3.2.2长度(距离)单位:厘米或毫米,符号:cm或mm; 3.2.3时间单位:分钟或秒,符号:min或s; 3.2.4温度单位:摄氏度,符号:℃; 3.2.5气压单位:千帕[斯卡],符号:kPa。
4概述
医用射线后装近距离治疗辐射源(以下简称后装辐射源)采用后装技术,将放射源传输到预定位置按预计剂量进行照射。该剂量必须经过预先测量。它包括单(放射)源系统、源可单独选择的多(放射)源系统及源随机选择的多(放射)源系统的后装辐射源。
医用射线后装近距离治疗辐射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操作控制系统、源驱动系统、贮源器和放射源几个部分组成。临床主要应用于腔内肿瘤的放射治疗。
5计量性能要求
5.1剂量重复性 5.1.1单(放射)源及源可单独选择的多(放射)源系统的后装辐射源,其剂量重复性不大于1.0%。 5.1.2放射源随机选择的多(放射)源系统的后装辐射源,其剂量重复性不大于3.0%。 5.2剂量误差
在水中指定位置,选用标准或常用的施用器,后装辐射源的吸收剂量与实际测量结果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士6%。 5.3源的等效活度
对于单(放射)源及源可单独选择的多(放射)源系统的后装辐射源,放射源厂家提供的源活度与测得的源等效活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士10%。 5.4辐射方向性
对于单(放射)源及源可单独选择的多(放射)源系统的后装辐射源,不超过 ±2.0%;
对于放射源随机选择的多(放射)源系统的后装辐射源,不超过土士3.0%。
5.5源传输到位偏差
后装辐射源的射线源传输到施用器内驻留位置的偏差不超过土1mm。
2
JJG773—2013
6通用技术条件
6.1 设备标牌
应清晰标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厂商及生产日期。 6.2显示
放射源起动、传输、驻留及返回工作贮源器的源位显示与治疗通道、照射总时间及倒计数时间的显示,必须清晰、明确。
7 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7.1检定条件 7.1.1环境条件
温度:(15~35)℃;大气压强:(86~110)kPa;相对湿度:30%~75%。
7.1.2检定设备 7.1.2.1电离室剂量计
检定用的电离室剂量计须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附有半值层不低于 1.5mmCu的X射线和Co射线校准因子,其所配电离室的基本特性见表1。
表1电离室特性要求
极化效应 ≤0.2%
旋转影响不超过士0.5%
内腔直径 ≤7 mm
内腔长度 <24mm
电离室形状
圆柱
7.1.2.2模体及测量支架
模体应使用水或水等效材料,其体积不小于Φ20cm×15cm,水模体中测量支架的材料应使用聚苯乙烯或有机玻璃材料,测量支架结构见附录E。 7.1.2.3其他计量器具
检定用的其他计量器具列于表2。
表2检定用其他计量器具
名称计时器温度计气压计卡尺直尺湿度计
测量范围 (0~10 000)s (0~50)℃ (86~110)kPa (0~200)mm (0~200)mm 30%~100%
最小分度值 0.01 s 0.5℃ 0.1 kPa 0.1 mm 0.5mm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