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100.50 CCSQ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477.22-202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22部分:固化特性的测定
Test method for building sealants--Part 22:Determination of curing behaviour
(ISO 19861:2015,Buildings and civil engineering works—Sealants-
Determination of curing behaviour,MOD)
2023-04-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3477.2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1347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的第22部分。GB/T1347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一第2部分:密度的测定; ——第3部分:使用标准器具测定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方法;
-第4部分: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第5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
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第7部分:低温柔性的测定;
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第9部分:浸水后拉伸粘结性的测定;第10部分:定伸粘结性的测定;第11部分:浸水后定伸粘结性的测定;
一第12部分:同一温度下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
第13部分:冷拉-热压后粘结性的测定; -第14部分:浸水及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第15部分:经过热、透过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曝露后粘结性的测定;第16部分:压缩特性的测定;第17部分:弹性恢复率的测定;第18部分:剥离粘结性的测定;第19部分:质量与体积变化的测定;第20部分:污染性的测定;第21部分:人工加速气候老化后颜色变化的测定;第22部分:固化特性的测定;第23部分:人工加速气候老化下拉伸-压缩循环后耐久性的测定。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9861:2015《建筑和土木工程密封胶固化特性的测定》。 本文件与ISO19861:2015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
表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19861:2015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1)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B。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改为《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22部分:固化特性的测定》; —将ISO19861:2015中5.2.2的"0O"更改为"AO”;一将ISO19861:2015中6.2.2b)的"基材”更改为“试验杯”; —将ISO19861:2015中9.2关于获取更多数据点代替线性内插法的建议性说明列入本文件9.2
的“注”。
I
GB/T13477.22—202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原
思蓝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广东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苏州华天密封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通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林丽、胡慧莹、王小会、尹蕊、杨秀丽、王世展、李桂妃、陈义仁、蒋金博、 吴国芳、向华。
=
GB/T13477.22—2022
引言
建筑密封材料是能承受接缝位移以达到气密、水密目的而嵌人建筑接缝中的一类功能性建筑材料,对提高建筑物的密封、节能、防水、隔音、防尘等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响应国家优先发展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规划纲要,规范产品质量,引导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建筑密封材料标准体系。GB/T13477是建筑密封材料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以采用与ISO/TC59/SC8对应的国际标准体系文件为主,已经发布和实施了23个部分。
GB/T13477是指导我国建筑密封胶产品性能测试的基础性和通用性的试验方法标准,旨在为产品标准制定者、生产者、研发者提供技术支撑。GB/T13477分为5类,分类及已发布和实施的部分构成如下:
试验条件类(第1部分),规定试验基材等条件;施工性能类(第3部分~第6部分、第22部分),规定产品的挤出性、适用期、表干时间、流动
-
性、固化特性等测定方法; -物理/力学性能类(第2部分、第7部分、第16部分、第17部分、第19部分),规定产品的密度、 低温柔性、压缩特性、弹性恢复率、质量与体积变化等测定方法;与基材的粘结性能类(第8部分第14部分、第18部分),规定产品的拉伸粘结性、定伸粘结性、浸水后粘结性、拉伸-压缩后粘结性、剥离粘结性、高/低温处理后粘结性等测定方法;耐久性/美观类(第15部分、第20部分、第21部分、第23部分),规定产品的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污染性、积尘性、外观变化等测定方法。
本文件是GB/T13477的第22部分,属于施工性能类,规定了密封胶固化特性的测定方法,为选择、评价密封胶的固化特性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好地促进贸易、交流与技术合作。
=
GB/T13477.22—202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22部分:固化特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和土木工程用密封胶固化特性测定方法的原理、试验材料和器具、通则、试件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表示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建筑和土木工程用密封胶的固化特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目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人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531.1—2008,ISO7619-1:2004,IDT)
GB/T14682建筑密封材料术语(GB/T14682—2006,ISO6927:1981,NEQ)
3术语和定义
GB/T1468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将待测密封胶置于固化环境中制备成试件,以单组分密封胶记录其固化深度达到2.0mm时的时间,多组分密封胶记录其硬度达到最终硬度33%时的时间,表征密封胶的固化特性。
5试验材料和器具
5.1单组分密封胶 5.1.1试验杯:塑料或金属材质,内径35mm~75mm,深35mm~50mm,壁厚1mm~3mm。宜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材质。 5.1.2测厚仪:分度值为0.01mm,压力为(22士5)kPa,压足直径为10mm。 5.1.3刮刀:用于修整试验杯表面。 5.2多组分密封胶 5.2.1制样装置:由非吸收材料平板(如金属板或玻璃板)和能制成密封胶试样的模框组成。所制密封胶试样厚度至少6mm、宽度50mm、长度300mm。 5.2.2 2邵氏硬度计:符合GB/T531.1的硬度计。能使用A标尺测量。对于A标尺测量值低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