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6501/T 040-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指南

DB6501/T 040-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06 08:07:45



相关搜索: 海绵 db 生物 设施 技术指南 城市建设 040 6501 乌鲁木齐市

内容简介

DB6501/T 040-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指南 ICS13.020 CCS P 41
DB6501
乌鲁木齐市地 方标准
DB 6501/T 040—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生物滞留设施技
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 of bioretention system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Urumqi
2022-12-15发布
2023-01-01实施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501/T040—2022
目 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基本规定 5.1纵向结构和附属设施 5.2生物滞留设施的分类 5.3生物滞留设施的选型 5.4设计的基本要求 6设施规模 7设施设计 7.1进水口 7.2预处理 7.3蓄水层. 7.4覆盖层, 7.5种植土层 7.6过渡层 7.7排水层, 7.8排水管 7.9防渗层和隔离层 7.10溢流井 7.11植物选型附 录 A (资料性) 生物滞留设施纵向结构的主要功能,附 录 B (资料性) 生物滞留设施典型结构图. 附 录 c (规范性) 降雨量附 录 D (规范性) 暴雨强度公式附 录 E (资料性) 各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附 录 F (资料性) 初期雨水径流水质参考值参 考 文 献
II
A
c
Y
8
10 1o 10
2
13
14
15 16 17 18
1g 20
1 DB 6501/T 04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心)、乌鲁木齐市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乌鲁木齐市建筑市场运行服务中心、乌鲁木齐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民、黄鸥、杨京生、孙亮、刘晓龙、马正慧、王国惠、闫玉慧、赵强、未碧
贵、高蕾、刘玉东、徐海源、马龙、马勤、张曼、徐玮、马林斌、李雪、李俊辉。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乌鲁木齐市水磨沟
区新兴街29号)、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33号)、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
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电话:0991-4619200,传真:0991-4619200,邮编:830000。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33号),电话:0991-2815191,传真:
0991-2819924,邮编:830000。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电话: 010-82216600,传真:010-82216600,邮编:100082。
II DB6501/T040—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乌鲁木齐市生物滞留设施的基本规定、设施规模、设施设计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划内生物滞留设施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176 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GB/T 31755 5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T50123 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1222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 GB/T5134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GB/T 51403 3生活垃圾卫生填理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55027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 CJ/T 340 绿化种植土壤 T/CUWA40052 2雨水生物滞留设施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生物带留设施bioretentionsystem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渗滤、净化径流雨水和雪融水的设施。 [来源:GB/T39599-2020,定义3.1.2,有修改]
3. 2
雨水花园raingarden 利用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洼地形种植耐旱耐涝植物的生物滞留设施。
3. 3
生物滞留带bioretentionzone 设在市政道路红线范围内或两侧地势低凹区域,收集汇流道路雨水和雪融水的生物滞留设施。
3. 4
高位花坛highplanter 利用高于地面的花坛收集汇流屋面雨水和雪融水的生物滞留设施
1
上一章:DB61/T 1571-202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下一章:DB6501/T 039-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透水铺装技术指南

相关文章

DB6501/T 039-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透水铺装技术指南 DB6501/T 038-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技术导则 DB6501/T 035-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图集 DB6501/T 037-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运行维护规程 DB6501/T 036-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 DB6501/T 041-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验收规程 DB22/T 5172-2024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标准 DB/T 29-275-2019 天津市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