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080.10 CCS G 3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927—2022
塑料 热固性模塑料高温下的短期性能评估
Plastics--Thermosetting moulding materials-Evaluation of short-term
performanceatelevatedtemperatures
(ISO11248:1993,MOD)
2023-04-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92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1248:1993《塑料热固性模塑料高温下的短期性能评估》。 本文件与ISO11248:1993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本文件与ISO11248:199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93412008、GB/T1040.1—2018、GB/T1041—2008分别替换了 ISO178、ISO527-1、ISO604(见4.2,8.1),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471一2008替换了ISO295(见6.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918一2018替换了ISO291(见第7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1026.2一2012替换了IEC216-2(见8.1),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
加可操作性;增加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标准GB/T22567一2008和GB/T1634.2一 2019(见8.4),以明确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富晨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晨诺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上海
欧亚合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托普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惟思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俊尔(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濮阳市恩赢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君扬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双拉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深圳市骏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钧钧、陆奇、朱四荣、沐霖、陆士平、陆齐奥、李杏恩、陈见仁、吴峰、季克均、 杨小燕、章文福、黄瑞杰、王洪水、吴炳垣、秦志红、张春华、彭俊杰、李尚禹、郭迎迎。
I
GB/T41927—2022
塑料热固性模塑料高温下的短期性能评估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在一定高温条件下测定热固性模塑料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热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确定热固性模塑料的相对性能温度(RPT)。RPT对于描述材料在高温下的短期性能是必要的。结合对聚合物材料的长期性能评估,RPT让设计师和工程师更完整了解在高温下使用材料的预期性能。
本文件适用于热固性模塑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12018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ISO527-1:2012,IDT) GB/T1041—2008 塑料 压缩性能的测定(ISO604:2002IDT) GB/T291820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SO291:2008,MOD) GB/T5471—2008 塑料 热固性塑料试样的压塑(ISO295:2004,IDT) GB/T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ISO178:2001,IDT) GB/T1634.2—2019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ISO75-2:2013,
MOD)
GB/T11026.2—2012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IEC60216-2: 2005,IDT)
GB/T22567—2008 电气绝缘材料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试验方法(IEC61006:2004,IDT) ISO10724-1塑料热固性粉状模塑料(PMCs)注塑试样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的
制备[Plastics-Injectionmouldingof test specimensof thermosettingpowdermoulding compounds (PMCs)—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and moulding of multipurpose test specimens]
ISO10724-2塑料热固性粉状模塑料(PMCs)注塑试样第2部分:小板[Plastics一Injection moulding of test specimens of thermosetting powder moulding compounds (PMCs)--Part 2:Small plates]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仪器
4.1烘箱
建议使用带有受控水平或垂直气流的强制通风烘箱。当需要避免材料之间的污染时,可以使用管
1
GB/T41927—2022
式烘箱。烘箱中应配备合适的试样架,并设计成允许气流自然流动。 4.2测试设备
用于测定特定的性能,并应符合GB/T9341—2008、GB/T1040.1—2018、GB/T1041—2008或其他标准的要求。测试设备应包括一个合适的强制通风烘箱或其他合适的装置,以保持试样与在主烘箱 (4.1)中的加热温度相同。
5菜样
采样应按照适用于待测试样性能项目的相应标准进行(见8.1)。
6试样
6.1试样规格应符合待测试样性能项目的相应标准(见8.1)。 6.2试样数量应符合待测试样特性的相应标准。当检测数据出现异常,如采用此特定测试方法的标准偏差超过平均值的20%,则应增加试样的测试数量。 6.3所有试样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修正加工,包括GB/T5471—2008、ISO10724-1和ISO10724-2。 6.4如果试样需要进行后固化处理,则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
7状态调节
待测试样应在GB/T2918一2018规定的23℃和相对湿度50%下调节24h。
8试验步骤
8.1测试的性能在GB/T9341—2008、GB/T1040.1—2018、GB/T1041—2008和其他标准中有相应规定。选择测试性能项目的指南按GB/T11026.2一2012规定进行。
由于热量对不同塑料材料影响可随着被测试性能不同而变化,因此建议至少进行一项机械性能测试,例如弯曲或拉伸强度,或弯曲或拉伸模量,以及一项电性能测试,例如电气强度。可以将与应用相关的附加测试添加到这些最基本测试中。 8.2所有测试均应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见8.1),8.3~8.8中有修改的条文除外。 8.3从所有材料中选取的一组试样应在标准温度和压力(1个大气压,23℃/50%相对湿度)下进行试验。应将这些值作为参考值。 8.4确定初始测试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方法如下:
如果可以进行动态力学分析(DMA)检测,则按照GB/T22567一2008要求,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T。从tan8-温度曲线峰值获得)为初始测试温度;在没有测定T。的情况下,可以按照GB/T1634.2一2019要求,使用负荷变形温度(DTUL)为
-
初始测试温度。
初始测试温度以25整数倍取整,单位为摄氏度(℃),定义为低于但最接近由DMA或DTUL确定的温度。 8.5将试样在初始测试温度下放置24h,并在该温度下的检测夹具中放置15min后进行测试。 8.6如果在初始测试温度下获得的性能值小于参考值的50%,则将测试温度降低25℃,并放置和测试一组新的试样,按8.5要求进行。如果在初始测试温度下获得的性能值大于参考值的50%,则将测试温
2
GB/T41927—2022
度提高25℃,并放置和测试一组新的试样,按8.5要求进行。 8.7继续以25℃为增量,直到获得最少四个数据点,其中至少有一个但不超过两个的数值要小于参考值的50%。 8.8必要时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以获得通过数据点的最佳拟合直线。该直线与对应50%参考值水平线相交点的温度定义为相对性能温度(RPT)。
9精密度
9
测试过程的精密度由相关性能的测试方法确定。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a) 注明采用本文件; b) 被测的塑料材料类型和具体等级; c) 采用的成型步骤、成型参数和成型日期; d) 测试温度和所用烘箱的类型; e) 后固化时间和温度(如果进行),测试的性能项目,试样尺寸和外型,每个温度下的测试样品数
量和测试日期; f) 每个测试性能项目的参考值和RPT,用于确定RPT的数据点图表应包括在报告中;
如果后固化处理,则明确每个后固化样品测试性能项目的参考值和RPT; h) 观察试样外观的变化,如极度收缩、变形、开裂、裂纹和颜色变化等。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