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T/ZS 0128-2020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慧监测技术规程

T/ZS 0128-2020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慧监测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1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24 16:11:51



推荐标签: 安全 规程 建筑结构 技术 监测 智慧 既有 zs 0128

内容简介

T/ZS 0128-2020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慧监测技术规程 ICS91.080.01 P 30
团体标准
T/ZS 0128-2020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慧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of existing building structural safety
2020-07-30实施
2020-07-20发布
浙江省产品与工程标准化协会 发布 前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文件和《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建设部129号令)文件,为动态了解既有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基础沉降、倾斜变形、结构裂缝及动力特性等变化情况,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的远程化监控,便于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处置,确保既有建筑的使用安全,编制组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经验,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为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验收、监测应用、运行与维护。
本规程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起草单位:杭州市拱墅区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中心
浙江中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拱墅区建筑业管理服务站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市奉化区住房管理和保障中心浙江中检海德标准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童文华 周林霞吴成华 李 峰 陈雪静 葛锦晶 陈祖明 白植树
周温明 柳璐璐 沈 琴 邱宇芃 陈 峰 施 权 洪信春 周竹萌陈俏 洪成都
I 目次
I 总 则. 2 术 语 3 基本规定 4 系统设计
4
4.1 一般规定 4.2 传感器子系统. 4.3 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 4.4 数据传输子系统 4.5 数据存储和管理子系统 4.6 计算分析子系统. 4.7 安全预警子系统安装与调试 5.1 般规定. 5.2 安装, 5.3 调试.
6
.9
.10
..12 .12 14 .14 14 14 ..16 17 ...17 .17 .18 *..20
F
6 验 收
监测应用, 7.1 般规定, 7.2 现场监测 7.3 监测成果 7.4 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运行与维护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
21
K
22
.23
II 1 总则
1.0.1为规范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慧监测,为危险既有建筑后期的处置提供有效支撑,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的智慧监测 1.0.3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慧监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一 2术语
2.0.1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智慧监测intelligentmonitoringfor structural safetyof existing building
通过对既有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基础损坏、上部结构变形反应等现象的周期性检查结合物联网自动监测技术手段,观测、感知建筑物的变形和重要结构部位损坏情况和变化趋势,及时地掌握既有建筑安全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2.0.2监测系统monitoringsystem
由监测设备组成,实现监测功能的软件及硬件集成, 2.0.3监测设备monitoringequipment
智能监测系统中,传感器、采集仪等装置的统称。 2.0.4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
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0.5物联网关IOTgateway
长期连续采集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交换,控制数据传输的装
置。 2.0.6边缘计算edgeofcomputing
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 2.0.7监测频次frequencyofmonitoring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 2.0.8监测预警值alarmingvalueonmonitoring
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或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对表征监测对象可能发生异常或危险状态的监测量所设定的警戒值。 2.0.9变形deformation
建筑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的现象,可分为沉降和位移两大类。沉降指竖向的变形,包括下沉和上升;位移为除沉降外其他变形的统称,包括水平位移、倾斜、挠度、 裂缝、收敛变形、风振变形和日照变形等。
2
上一章:SJG 37-2017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应用工程技术规程 下一章:T/CECS 1007-2022 排水管道垫衬法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J52/T 087-2017 既有建筑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T/CECS 990-2022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检查技术规程 DB4401/T 152-2022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检查技术规程 DB34∕T 3752-2020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程 DB34/T 3752-2020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程 T/ZS 0121-2020 智慧工地评价标准 DBJ/T15-231-2021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结构保护监测技术标准 DBJ33/T 1285-2022 基坑工程智慧监测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