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1/T 1955-2022 古建筑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石结构

DB11/T 1955-2022 古建筑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石结构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07.4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1-26 09:20:31



相关搜索: 结构 11 db 古建筑 加固 技术规范 1955 1955

内容简介

DB11/T 1955-2022 古建筑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石结构 ICS91.080 CCS P 20
DB11
北華京市地 電方标准
DB11/T 1955—2022
古建筑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石结构
Technical code for maintenance and strengthening of ancient buildings
stone structures
2022-07-01实施
2022-03-24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1955—2022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I
2
3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5 程序. 6 勘查. 7 安全评估, 8 维护. 9 加固. 10验收. 附录A(资料性) 石结构材质鉴定和性能测试附录B(资料性) 古建筑石结构维护方法附录C(资料性) 石构件受弯加固法参考文献.
4
2
3
b
6
7
11 12 15 17 19 DB11/T195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玲、张涛、徐福泉、张文革、张中俭、张兴、居敬泽、孙淼、王嵩、张晓波、 吴婧姝、王丹艺、胡睿、付永峰、杜德杰、夏艳臣、岳明、李博。
II DB11/T1955—2022
古建筑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石结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建筑石结构的勘查、安全评估、维护、加固、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下列古建筑的石结构维护与加固: a) 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 b)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建筑。 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9056 古建筑砖石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702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JGJ123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TG/TJ2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WW/T 0007 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 WW/T0028 砂岩质文物防风化材料保护效果评估方法 DB11/T1190.2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第2部分:石质构件 DB11/T1828 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勘查 reconnaissance and survey 对场地地质、岩土、环境、结构体系、保护现状和主要病害等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编制成果文
件,为后期保护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资料的活动。
[来源:GB/T39056-2020,3.1.8]
3. 2
病害disease
1 DB11/T1955—2022
在长期使用、保存过程中,古建筑石结构在材料、结构构造、外貌形态上发生的一系列引起古建筑石结构损坏的现象。 3. 3
损伤damage 由于荷载作用、环境侵蚀、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等对结构构件造成非正常的位移、变形、开裂及材
料的破损和劣化等损害。
[来源:GB/T39056-2020,3.1.10]
3.4
风化weathering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导致的古建筑石结构表面破坏现象。
3. 5
非结构病害unstructured disease 通过维护手段可处理,对安全稳定性不产生影响的石结构损坏现象,
3. 6
结构病害 structural disease 必须通过加固手段进行处理,对安全稳定性产生影响的石结构损坏现象。
4基本要求
4.1古建筑申石结构的维护与加固应坚持不改变原状、最低限度干预、保护文化传统、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的原则。 4.2古建筑中石结构的维护与加固应在古建筑残损现状勘查的基础上,对结构病害进行安全性评估,研究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根据勘查及评估结果进行维护或加固;对非结构病害可根据病害类别进行维护。 4.3勘查宜采用无损或微损探测、原位测试与取样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式进行。 4.4勘查应在初步分析造成文物病害主因的基础上进行,病害主因与地基、基础(含台基)无关时,可只进行主体结构勘查;病害主因与地基、基础有关联时,应同时进行地基与基础勘查和主体结构勘查。 4.5维护与加固施工期间若发现与之前勘查结果不一致时,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勘查。 4.6石结构的维护与加固应综合考虑其文物价值及文物结构的安全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替换下的原构件应保留; b) 发现隐蔽部位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或所处的环境条件存在有害因素时,应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c) 通过加固可继续使用的构件应保留; d) 新增加固部分,应易于拆除且不损伤古建筑原有部分; e) 更换的构件需注明更换日期,标注位置不应影响外观: f) 应使用原材料及原工艺,当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时,应做相关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
宜的方法。
4.7技术资料应真实反映维护与加固过程,存档备查。
2
上一章:DB32/T 4117-202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下一章:DB32/T 4118-202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GB 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165-2020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古建筑与木质文物维护指南:木结构防腐及化学加固 [陈允适,李武] 砖墙结构加固喷射C30细石混凝土强度配制与配合比设计 DBJ/T 13-264-2017 福建省石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DB11/T 689-2016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旧建筑物的检测加固与维护 DB11/T 2006-2022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勘察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