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1.080 Q 40
YB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治金行业标准
YB/T4858—2020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used refractory material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
2021-04-01实施
2020-12-0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85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
标准研究院、湖南湘钢瑞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嘉严、雷中兴、万媛媛、李燕京、王晓远、刘利华、尹超男、章荣会、徐吉龙、高长贺,
罗江华、闫昕、宋连足、李洪波、占华生、李勇伟、邓乐锐、蔡么兵、孙枫、颜浩、何枫、吴小文、黄朝晖、房明浩、 闵鑫、刘艳改。
YB/T4858—2020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警告:本标准不涉及危险废弃物,如涉及到危险废弃物的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基本原则、主要工序的技术规范与要求及再生料利用与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用后耐火材料的回收、储存、再生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45不定形耐火材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1556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18930耐火材料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89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用后耐火材料 used refractorymaterial 工业窑炉炉衬及其运行维护耐火材料用后残余物,也包括产品出厂后在运输周转、砌筑施工过程中
产生的残废品等不能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 3. 2
回收recycling 将用后耐火材料进行合理收集、预栋选分类与集中管理的过程。
3. 3
再生reproducing,recycled 对回收的用后耐火材料进行除杂、破碎、整形、纯化等工艺技术处理,以达到再利用的过程。
3. 4
杂质impurity 用后耐火材料中含有的影响再生生产以及再生利用性能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熔渣、非同质火泥、非
同质浇注料、变质层等。 3. 5
假颗粒falseparticles 是指再生耐火材料原料中不同于原生耐火原料骨料的,由微细粉状物因团聚、炭化结合或烧结形成
的颗粒。
1
YB/T 48582020
3. 6
利用 utilization 用后耐火材料经再生处理或加工后的使用。
3.7
回收率 recyclingratio 回收到的用后耐火材料占总投人量的比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项目或产线所用全部、某类材料、某
个部位耐火材料的回收率。计算方法见7.2.1。 3.8
再生利用率 utilizationratio 回收到的用后耐火材料再生出可以利用资源所占回收总量的比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项目或产线
对用后耐火材料的消纳能力。计算方法见7.2.2。
4分类
用后耐火材料一般按照其主要品种进行分类(见表1)。也可以根据回收利用的需要自行分类。
表1用后耐火材料按主要成分的分类
分类硅质黏土质高铝质硅铝质刚玉质
典型材料
硅砖等黏土砖
高铝砖、莫来石砖、莫来石浇注料等
叶蜡石砖、半硅砖等
刚玉砖、刚玉莫来石砖、刚玉浇注料等
炮泥、铁沟料、铝碳(碳化硅)砖、铝碳质滑板砖、铝碳质三大件等
铝碳(碳化硅)质
镁砖、镁质涂抹料、镁钙砖等
镁质镁碳质镁铝质镁铝碳质碳质、碳化硅质陶瓷纤维材料其他特殊成分
镁碳砖等镁尖晶石砖等
镁铝碳砖、镁铝尖晶石碳砖、铝镁碳砖等
碳砖、石墨制品、碳化硅制品等硅酸铝纤维制品、锆莫来石纤维制品等
氮化硅、氧化钙、氧化锆等
5 基本原则
对用后耐火材料进行充分回收、再生利用。可以通过技术与管理手段进行同等级、降档次利用。用后耐火材料作为再生资源利用时,应当满足所生产产品技术质量要求。 2
YB/T4858—202C
6主要工序技术规范与要求
6.1回收
用后耐火材料进行回收时,根据耐火材料来源、成分进行合理收集、预栋选分类和集中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对用后耐火材料应规范设置回收暂存场所,并按材质或用途进行预分抹、分类; b)将预分栋、分类好的用后耐火材料及时转运至后续处理场地; c) 暂存与后续处理场所应符合GB18599规定,现场按照GB15562.2设置标志,
6.2栋选
根据预期用途,对经过初步分类和预分栋的用后耐火材料进行进一步栋选,以剔除可能影响后期使用的物质;选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检验或检测比对,以确定其成分受控。 6.3除杂
清除回收物料表面附着物或变质层,例如附着的渣、火泥、浇注料等。 对于铝碳质、镁碳质、铝镁碳质、镁铝碳质等用后耐火材料可以通过水化分解除掉其中的碳化物,如
Al,C等。 6.4破粉碎及筛分
根据应用要求,对除杂后的材料经破粉碎、磨粉、除铁、筛分等工序加工至需要的粒度,加工过程中注意采取防尘、除尘、降噪措施;可以通过混料机或轮碾机等设备进行颗粒整形,消除结合强度不好的假颗粒。 6.5均化
根据使用需要,可以对回收用后耐火材料经加工得到的再生原料按照成分、粒度规格等技术要求进行均化处理,以获得稳定均匀的物料成分和性能 6.6检验和质量证明
加工好的物料应根据类别、来源等及时编批取样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质量证明。 6.7包装、标识、储存、运输
再生料包装、标识、储存、运输按照GB/T15545要求进行。回收的用后耐火材料近距离运输时应采取遮蔽、防漏撒措施。有特殊要求的按用户要求执行。
7再生料利用与评价
7.1利用
用后耐火材料经再生处理或加工后可以作为耐火原料、冶金炉料用的原料或者其他用途。 用后耐火材料的利用效能可用回收率、再生利用率进行评价
3
YB/T 4858—2020
7.2评价 7.2. 1 回收率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率按式(1)计算。
V= R X100%
...(1)
M
式中: V 一回收率,%; R -回收到的用后耐火材料量,单位为吨(t); M- 投人的耐火材料量,单位为吨(t)。
7. 2. 2 再生利用率
用后耐火材料再生利用率按式(2)计算。
%×100%
P
..(2)
R
式中: P Q--用后耐火材料再生出的可利用量,单位为吨(t); R一回收到的用后耐火材料量,单位为吨(t)。
一再生利用率,%;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
行业标准
用后耐火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YB/T 4858-2020
*
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邮政编码:100009 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155024·2308
x
开本880×1230 1/16 印张0.75 字数14千字 2021年3月第一版 2021年3月第一次印刷
*
统一书号:155024·2308 定价:45.00元
715502"42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