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140.90 Q 78
团体标准
T/GDASE0027—2021
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范:电引驱动
电梯
Specification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traction lifts
2021-9-18实施
2021-09-18发布
发布
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风险评价组织及人员 4.1风险评价组织 4.2风险评价人员 5风险评价程序 5.1评价通则 5.2前期准备 5.3评价主题 5.4风险分析 6风险降低措施, 7风险评价报告附录A(规范性)电引驱动电梯使用管理评价项目附录B(规范性)日常维护保养评价项目附录C(规范性)电引驱动电梯设备本体相关评价项目 C.1通则 C.2井道、机房和滑轮间. C.3层门和轿门 C. 4 轿厢和对重 C.5悬挂装置和补偿装置 C.6防止轿厢超速和意外移动的措施 C. 7 导向系统 C.8缓冲器 C.9驱动主机和相关设备 C.10电气设备 C.11电气控制系统附录D(资料性)电梯历史运行表现调查附录E(资料性)电引驱动电梯风险评价报告参考文献
II
3
8 9 10 10 10 12 14 15 18
20 .. 21 22 25 26
28 29 35
T/GDASE 002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香港机电工程署、澳门发展及质量研
究所、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深圳市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蒂升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菱王电梯有限公司、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普、罗志群、刘力基、陈志伟、谢文浩、谭立武、叶志伟、彭
啸亚、潘海宁、任馨、王泽伟、卫展豪、陈凡、张寿林、林曼青、下灵伟、贺云朗、刘强周国强、吴开斌、苏健、林众、崔天柱、王姝、李桃艳、张炜宁、梁志坚、何建新、张剑斌、肖卫成、张新红、廖迪煜、伍军、张鹏飞、李国强、尹潘勇、彭浩、骆兆、何长辉、 刘英杰、代清友、余昆。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T/GDASE 0027-2021
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范:电引驱动电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用曳引驱动电梯的风险评价组织及人员基本要求以及评价程序,提供了电引驱动电梯的评价项目、单项风险等级评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评判等指引。
本文件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6.0m/s的电引驱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对于额定速度大于6.0m/s的电引驱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可参照本文件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斜行电梯、杂物电梯和家用电梯。
本文件应用在湾区时需因应当地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而调整,以作出风险评价结
论。
注:杂物电梯是指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提升装置。具有一个轿厢,由于结构和尺寸关系,轿厢内不允许人员进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4一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20900一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IS014798:
2006,IDT
GB/T248042009 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GB/T31821一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2008、GB/T20900—2007、GB/T24804—2009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在用电梯existinglift 已投入使用的电梯。 [来源:GB/T24804—2009,3.2]
3. 2
设备本体及配套Installationandassociatedbuildingworks 涉及安全运行及作业人员安全的电梯整机、零部件及相关机房、井道、土建等。
3.3
危险hazard 潜在的伤害源。 [[来源:GB/T20900—2007,2.5]
3. 4
风险risk
1
T/GDASE0027-2021
伤害发生的概率与伤害的严重程度的综合。 [来源:GB/T20900—2007,2.10]
3.5
情节scenario 危险状态、原因和后果组成的先后次序[来源:GB/T20900—2007,2.14]
3. 6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 系统地运用可获得的信息识别危险和评估风险的过程。 [来源:GB/T20900—2007,2.11]
3.7
风险评定riskevaluation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的过程。 [来源:GB/T20900—2007,2.13]
3.8
探测度detectivity 电梯安全要求或保护措施出现异常时被及时发现的程度。
3. 9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overalsafetystandard 基于设备本体及配套涉及的评价项目,确定的电梯整机安全状况分级。
3. 10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按照本文件的评价程序,结合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情况,对设备本体及相关项目
开展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定,确定电梯整机安全状况等级,并提出风险降低措施的全过程。
4风险评价组织及人员
4.1风险评价组织
风险评价组织应具有与评价工作相适应的人员、仪器设备和质量保证体系。 4.2风险评价人员 4.2.1从事电梯风险评价工作的评价人员应有5年(含)以上电梯检验检测、设计、制造、 安装或修理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 4.2.2风险评价组织应组成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应由3名(含)以上符合4.2.1条件的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应指定评价小组组长,组长应至少具有电梯检验师或港澳相关注册工程师资格,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熟悉电梯的技术要求、相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 b)掌握电梯风险评价程序和流程; c)不受任何偏见影响; d)具有保障风险评价公正实施的组织能力: e)当评价不能达成一致时具有仲裁能力。
5风险评价程序
2
T/GDASE 0027-2021
5.1评价流程
风险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准备前期事项、确定评价主题、实施风险分析、 开展风险评定、判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提出风险降低措施、出具风险评价报告。
成立评价团队
备好仪器设备
准备前归事项
查阅技术档案
沟通注意事项
确定评价主题
(5. 3)
历史运行表现(5.4.4.1)
识别风险情节 (5. 4. 1)
伤害严重程度(5.4.4.2)
发生概率等级(5.4.4.3)
使用管理评价
维护保养评价
设备本体及配套评价
(5.4. 2)
(5. 4.3)
544
探测难易程度(5.4.4.4)
★
单项风险等级(5.4.4.5)
风险降低措施
单项风险类别(5.4.4.6)
(第6章)
安全状况等级(5.4.4.7)
由县研价报告
图1 风险评价流程
5.2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包括成立评价小组、备好仪器设备、查阅技术档案、沟通注意事项等。 5.3评价主题 5.3.1风险评价包括以下主题:
a)使用管理; b)维护保养: c)设备本体及配套。
5.3.2评价组织应与委托方协商确定评价目的,明确评价主题,评价主题应包括5.3.1c),还可以包括5.3.1a)、5.3.1b)的一个或多个。 5.4风险分析 5.4.1风险情节识别
应根据本文件5.3确定的风险评价主题,逐项对以下风险评价项目进行情节识别,必要时,可增加其他项目:
a)使用管理的风险评价项目见附录A: b)日常维护保养的风险评价项目见附录B; c)设备本体及配套的风险评价项目见附录C。
5.4.2使用管理评价
根据使用管理评价项目(见附录A)结果,综合评判电梯使用管理状况,评判等级为: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表A.1中7项全部符合,“二级”为表A.1中1~2
3
T/GDASE 0027-2021
项不符合,“三级”为表A.1中3项及以上不符合,或者运行状况为差,或者近三年平均每年维修费用超过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的期望,业主认为应更新或改造而不是继续目前的状况。表1给出了使用管理评判等级相应的评价结论。
表1使用管理状况评价结论
一级
二级
三级
使用管理状况评判等级
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予以 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予以
改进,落实改进和复查时限和责任
风险评价结论
宜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进
改进
5.4.3维护保养评价
根据维护保养评价项目(见附录B)结果,综合评判电梯维护保养状况,评判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表B.1中6项全部符合,“二级”为表B.1中1~2 项不符合,“三级”为表B.1中3项及以上不符合。表2给出了维护保养评判等级相应的评价结论。
表2维护保养状况评价结论
一级
二级
三级
维护保养状况评判等级
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予以 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予以
改进,落实改进和复查时限和责任
风险评价结论
宜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进
改进
5.4.4设备本体及配套风险等级 5.4.4.1电梯历史运行表现
在对设备本体进行单项风险等级评定前,应对电梯历史运行表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可作为评价项目失效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及其风险类别的依据。
注:附录D给出了电梯历史运行表现的调查内容指引。
5.4.4.2伤害的严重程度
通过考虑对人身、财产或环境造成的伤害,严重程度应被评价为下列之一: a)程度1:高一一死亡、系统损失或严重的环境损害; b)程度2:中一一严重损伤、严重职业病、主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 c)程度3:低一一较小损伤、较轻职业病、次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 d)程度4:可忽略一一不会引起伤害、职业病及系统或环境的损害。
5.4.4.3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通过考虑每一项安全要求或保护措施发生失效的概率和对应危险情节发生的概率,并
结合暴露于危险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以及影响、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所规定的因素,评价伤害发生的概率。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被评价为下列之一:
a)等级A:频繁一一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经常发生; b)等级B:很可能一一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会发生数次: c)等级C:偶尔一一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至少发生一次; d)等级D:极少一一未必发生,但在使用寿命内可能发生; e)等级E:不大可能一一在使用寿命内很不可能发生; f)等级F:几乎不可能一一概率几乎为零根据附录D的调查结果,电梯历史运行表现差的可以视严重程度调整评价项目伤害发
生的概率等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