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0005-2017 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

Q/SY 10005-2017 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15:35:24



相关搜索: 无线 10005 技术规范 局域网

内容简介

Q/SY 10005-2017 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0005—2017
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2017-06—28发布
2017-0915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10005—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5 规划设计
4.
5.1 总体原则 5.2 架构设计 5.3 地址规划 5.4 覆盖设计 5.5 频谱规划 5.6 质量要求选型要求
6
6.1 无线侧设备要求 6.2 有线侧设备要求 6.3 支撑系统要求配置要求 7.1 一般配置要求 7.2 认证配置要求 7.3 安全配置要求 8 安装要求
8.1 AP安装要求 8.2 天线安装要求 8.3 布线要求 8.4 电源要求· 8.5 标签要求测试要求 9.1 无线侧网络测试 9.2 有线侧网络测试 9.3 支撑系统测试附录A(规范性附录) 无线侧网络测试内容及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支撑系统测试内容及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 测试记录表

9
11 Q/SY1000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信息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
司,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勤生、王伟、徐鹏、魏寒、石国伟、冯梅、马铮铮,吴冬、李志红、叶铭、庞亚宾、王玉珏。邢晶波、柏艳平。
1I Q/SY10005—2017
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从规划设计。设备选型。配置安装及测试等方面,规定了无线局域网建设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总部及所属各企事业单位办公
区域内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部署。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自期的用文件,仅注自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Q/SY1335一2015局域网建设与运行维护规范 Q/SY1344—2010信息系统密码安全管理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保密管理规定中油办[2016】80号
术语和定义
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 中国石油总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为满足企业移动应用接人需求而建设的,基于IEEE802.11协议
族的无线网络。 3.2
接入点 access point (AP) 无线局域网接人设备。
3.3
控制器 access controller (AC) 对AP进行集中配置。管理和控制的网络设备。
缩略语
4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IEEE: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s) PoE:以太网供电(PoweroverEthernet) 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Signal StrengthIndicator)
1 Q/SY10005—2017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 SNR:信号噪声比(SignalNoiseRatio) SSID:无线局域网服务集标识(ServiceSetIdentification)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 WIDS:无线人侵检测(Wireless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 WPA2:Wi-Fi安全接人协议(第2版)(Wi-FiProtectedAccess2)
5规划设计 5.1总体原则 5.1.1无线局域网应与中国石油企业内网。专网物理隔离。 5.1.2无线局域网传输的数据类型应符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保密管理规定》(中油办[2016】 80号)第4章的要求。 5.1.3无线局域网的总体设计原则应符合Q/SY1335一2015中4.1的要求。 5.2架构设计 5.2.1无线局域网系统由无线侧网络。有线侧网络和支撑系统三部分组成。 5.2.2无线侧网络主要负责提供用户终端接人和业务管理控制等功能,由AP,AC和天线等组成 AP通过AC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 5.2.3有线侧网络主要负责无线局域网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以及无线局域网系统与其他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由接人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组成。有线侧网络设计应符合Q/SY1335一2015中4.2 的要求。 5.2.4支撑系统主要负责无线局域网系统内认证,网管。地址分配等功能,由DHCP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网管系统,审计系统等组成。 5.2.5应根据业务特点、用户规模、安装环境、设备能力等因素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5.2.6应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AC、DHCP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等关键节点宜采用双机备份模式运行。 5.3地址规划 5.3.1用户终端及AP的IP地址应采用动态地址分配,其他设备的IP地址应采用静态地址分配 5.3.2应根据不同的业务。用户类别进行VLAN划分及IP地址段子网划分。 5.3.3应保证网络内部IP地址分配连续性, 5.3.4划分后的IP地址段宜保持可收敛汇总特性,以减少路由条目。 5.3.5划分后的不同IP地址段子网间应保留空隙,为未来扩展预留空间。 5.4覆盖设计 5.4.1覆盖设计前应进行现场无线环境勘测,应与覆盖范围内的其他无线通信网络协同设计,不同的无线局域网络不宜覆盖同一区域。 5.4.2应结合建筑物结构特点进行设计,不宜影响建筑物原有结构和装饰。 5.4.3应结合设备能力、用户分布、流量预测、频率干扰,并发用户数等因素进行AP和天线的部署方案设计。 5.4.4应结合AP数量、并发用户数、设备能力流量预测、网络架构以及系统扩容需求等因素进行 2 Q/SY10005—2017
AC容量规划。 5.4.5在大型会议室,报告厅等人员密集场所部署时,宜选用支持更多用户终端数量的大容量AP:并在满足信号覆盖的前提下,宜采用调整AP功率,交错使用信道,适当遮挡AP信号等措施,减少 AP间的相互干扰。 5.4.6 使用无线局域网进行室内定位时,AP部署宜采用三角形均匀分布,且不应使用智能天线。 5.5 频谱规划 5.5.1 无线局域网应使用2.4GHz或5GHz频段,且宜优先选用5GHz频段。 5.5.2 2.4GHz频段可用带宽为83.5MHz,划分为13个信道。其信道划分及配置见图1和表1。 5.5.3 为控制信道间干扰,选用的2.4GHz信道中心频率间隔不应低于25MHz,相邻区域频率配置时宜选用1,6,11信道。
2.417 2.427 2.437 2.447 2.457 2.467
u
10
8
13
2
12
O
11
2.4122.422
2.432 2.442 2.452 2.462 2.472 (GHz) 图1 2.4GHz频段信道划分图
表1 2.4GHz频段信道配置表中心频率。GHz
信道标号
信道低端/高端频率,GHz
2.412 2.417 2.422 2.427 2.432 2.437 2.442 2.447 2.452 2.457 2.462 2.467 2.472
2.401/2.423 2.406/2.428 2.411/2.433 2.416/2.438 2.421/2.443 2.426/2.448 2.431/2.453 2.426/2.448 2.441/2.463 2.446/2.468 2.451/2.473 2.456/2.478 2.461/2.483
1 2 3 4 n 6 7 8 9 10 11 12 13
5.5.4 5GHz频段可用带宽为325MHz,划分为13个独立信道。其信道划分及配置见图2、图3和表2。
3 Q/SY10005—2017
40 5.200 5.220 5.240 5.260 5.280 5.300 5.320 5.350 (GHz)
44
52
60
36
48
56
1
5.150
5.180
图2 5.15GHz~5.35GHz频段信道划分图
1 161 5.805
1
153 5.765
157 5.785
165 5.825
149 5.745
5.725
5.850 (GHz)
图3 5.8GHz频段信道划分图
表2 5GHz频段信道配置表
信道低端/高端频率,GHz
信道标号
中心频率,GHz
5.180 5.200 5.220 5.240 5.260 5.280 5.300 5.320 5.745 5.765 5.785 5.805 5.825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149 153 157 161 165
5.170/5.190 5.190/5.210 5.210/5.230 5.230/5.250 5.250/5.270 5.270/5.290 5.290/5.310 5.310/5.330 5.735/5.755 5.755/5.775 5.775/5.795 5.795/5.815 5.815/5.835
5.5.5 AP的频率配置应避免同频干扰及邻频干扰。 5.5.6 AP在选择信道带宽模式时,应兼顾信道带宽和可用信道数量。 5.6 质量要求 5.6.1办公室,会议室等重点覆盖区域用户终端的RSSI应大于一70dBm,走廊,中厅等公共覆盖区域用户终端的RSSI应大于-75dBm。 5.6.2办公室,会议室等重点覆盖区域用户终端接收SNR应大于24dB,走廊中厅等公共覆盖区域用户终端接收SNR应大于20dB。 5.6.3使用无线局域网进行室内定位时,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位置都应至少存在3个强度大于-75dBm的信号。 5.6.4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用户终端至AC的平均包延时应小于10ms,丢包率应小于1% 5.6.5用户终端在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移动时,应能在AP间无缝漫游。 4
上一章:Q/SY 10006-2017 炼化物联网系统建设规范 下一章:Q/SY 10004-2016 移动应用平台接入规范

相关文章

Q/SY 10335-2020 局域网建设与运行维护规范 Q/SY 1335-2010 局域网建设与运行维护规范 Q/SY 10333-2021 广域网建设与运行维护规范 Q/SY 1333-2015 广域网建设与运行维护规范 YD 5215-2015 无线局域网工程验收规范 MH/T 9008.3-2016 机载无线局域网娱乐系统 第3部分:客舱无线接入点规范 GB/T 32420-2015 无线局域网测试规范 YD 5214-2015 无线局域网工程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