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
ICS 91.080.40 CCS P 25
DB37
山埗东埗省地 方 電标准
DB 37/T 2365—20** 代替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post-install pull-out method
20**-**-**实施
20**-**-**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236520**
目 次
前言引言,
I T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符号... 拔出法检测仪器 5.1技术要求.. 5. 2 拔出仪... 5.3钻孔机. 5.4磨槽机. 5.5锚固件...
N
5
6检测技术 6. 1 一般规定 6.2 钻孔与磨槽 6.3 拔出检测, 6. 4 异常现象及处理. 6.5 钻芯修正
测强曲线. 7. 1 适用条件 7. 2 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7. 3 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
7
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7.4
8
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 8.2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 8.3 变异系数限值 8.4 混凝土强度推定 8.5 异常构件处理附录A(规范性) 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 附录B(规范性) 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C(规范性) 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附录D(规范性) 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附录E(规范性) 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 下限系数附录F(规范性) 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8. 1
13 16 18 20
22
-
DB37/T 2365—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7/T2365一2013《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与DB37/T2365 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术语中工程质量检测(见2013年版的3.7)、结构性能检测(见2013年版的3.8)、复检
(见2013年版的3.9)、重新检测(见2013年版的3.11);
b) 增加了收集资料中混凝土搅拌单位(见6.1.1); c) 更改了检测前仪器设备检查内容(见6.1.2,2013年版的6.1.2); d) 修改表2中注1、注2、注3的内容(见6.1.4表2,2013年版的6.1.4表2); e) 增加了测点距构件边缘最大距离要求(见6.1.5);
删除了6.6注意事项,将相关内容放入引言中(见引言,2013年版的6.6); g) 更改了按批抽样检测变异系数限值(见8.3.2表3,2013年版的8.3.2表3); h) 删除异常构件重新组批要求(见8.5.2,2013年版的8.5.2、8.5.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
-DBJ14—BG6—99、DBJ14—028—2004、DB37/T2365—2013
II
DB37/T 2365—20**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文件。
新建工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应按GB50204和GB/T50107执行,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文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强度的依据。
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采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III